快捷索引

概述1:

绝大多数人缺乏的并不是改变事物的勇气,而是改变事物的技巧。

世界上最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之一就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一小部分行为科学理论家和实践者已经发现了一种几乎可以改变任何事物的力量——影响力。

概述2:

绝大多数人缺乏的并不是改变事物的勇气,而是改变事物的技巧。

世界上最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之一就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一小部分行为科学理论家和实践者已经发现了一种几乎可以改变任何事物的力量——影响力。

我们没有意识到,穿越成功和失败的线索就是我们的影响力。如果我们早就意识到这点,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寻求更新、更好的方法来提高影响力。
如何阅读《影响力2》

如果你已经读过了《影响力》,请先翻到本书的“影响力学习地图”,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重点阅读;也可先翻到附录中的“影响力自我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发现需要重点学习和改进的部分。

如果你希望从本书开始了解影响力,请从第1章到最后一章都仔细阅读。
如果你喜欢更为严谨和理论化的架构,《影响力》更适合您;如果你是一位管理者,在本书的每章中,都有改善企业和管理者影响力的案例。

如果你是新闻媒体从业者,请重点阅读第6章和第7章,了解“意见领袖”和“社会资本”的力量。

如果你是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或医疗工作者,请重点阅读第4章到第6章以及第8章,了解影响力在完善医疗体制,控制疾病蔓延,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等方面的广泛而有效的运用。


作者: [美]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约瑟夫·格雷尼 (Joseph Grenny)大卫·麦克斯菲尔德 (David Maxfield)让·麦克米兰 (Ron McMillan)艾尔·斯维斯勒(Al Switzler) 著
出版社: 湛庐文化
副标题: Influencer:The Power To Change Anything
译者: 彭静
出版年: 2008-7
页数: 205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湛庐文化· 商业智慧
ISBN: 9787300094243


编辑推荐:

《影响力》畅销不衰,特别奉送:影响力学习地图 影响力自我测试

长踞亚马逊网络书店管理类图书榜首

众多影响力大师鼎力推荐

世上的每个人都想拥有影响力。可以用来改变他人,也可以用来扭转自己。如果说,爱是人类永远的话题,那么,影响力也可说是人类恒久的追求。

如此说来,书架上仅有一本堪称圣经的西奥迪尼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与它紧紧挨着的就应该是你手上的这本《影响力2 》。

这本书已经在各种畅销书排行榜上盘踞了很久了,作为中文版的出版商,每天看到它恣意徜徉在各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真是莫大的刺激。想让它尽快变成方块字的欲望中交缠着巨大的压力,恨不得手持一根仙女棒,口中默念“影响力,影响力,影响力……”,倏地一下,这“改变一切的力量”就先将自己从英文版变成了中文版。

如同《影响力》一样,我们为中文版特别编制了“影响力学习地图”,这次是以彩色插页的形式呈现在书中,拜托读者不要再以为是作者所为,两本书中的“影响力学习地图”都是小编的点滴心血汇聚而成。

除此之外,小编还特别把此书英文网站中的“影响力自我测试题”翻译成中文,方便中国的读者们使用,希望大家获得了“附加价值”之后,能够感到些许窃喜。
目录也为读者大人们重新“丰富”过了,喜欢理论部分的读者和喜欢案例部分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还觉得不过瘾的读者,希望成为超级影响力大师的读者,可以在本书的英文网站上获取进一步的“加强训练”,那里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影响力策略计划”的模版以及包含15道思考题的“影响力一周强化训练”。

祝你的影响力之旅丰硕而愉快,早日成为影响力大师!你的故事和成功经验,就是我们翘首企盼的影响力新作!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会员福利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942.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影响力2 – 科里·帕特森 → https://www.books51.com/94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已有 2 条评论

  1. books51
    2017/06/26

    很实用的指导,如何培养自己的习惯,如何改变别人的行为

    语言显得略微的有点冗长, not a big deal, the ideas are good. The flow is slightly messed up by switching from concept to example, and back to concept again,但是没有到让人不能follow的地步。 总体觉得书的语言非常的endearing,内容也还是很实在很convincing的。
      
      跟这本比较类似: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157059/,如果读过switch可能就不需要读这本了。 不过这本书后面有些网络资源,非常可用,可能比switch要更容易应用到自己生活中。
      
      另外跟名字非常类似的一本”Influence”相比,那深度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了。不过那本更侧重营销,这本更侧重应用在自己周围生活的方方面面(I like that the author used the weight loser’s example a lot) 😛
      
      以下是简略笔记:

    人们不去做某事,未必是因为不想做,经常是因为没有能力,不知道如何去做到。

    怎么才能知道什么行为能造成想要的影响?
      1. 注意过程/行为,不要把行为跟“结果”混淆。
      2。寻找成功人士的行为,找闪光点(see Heath兄弟的book2),
      3。从中找到high leverage 行为,
      4。做对比试验证实这些行为的确可以导致自己想要的结果。

    大多数时候,生动形象的故事,比统计数据更能打动人,因此要创造要么要让亲自体验某事情的好处,要么要制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故事来从感情上打动对方 Vicarious experience。
    (vicarious这个词有点生僻,就是live one’s own life through someone else的意思,我给翻译成身临其境了。)
    通过故事,可以达到从理解,到相信,到产生动力和欲望去改变的目的。
    如何去讲故事呢?

    首先是要讲述整个的事件,前因后果都讲清楚,不要掐头去尾冷不丁来个结论,这样别人当然就没有办法接受。
    然后提供能改变的希望。如果听了让人觉得事态过分严重,绝望,就适得其反了。
    把故事跟个人经验结合起来。多少统计数据也没有有血有肉的人能真正打动人。

    听过了故事,人们一般有2种想法:我愿意去做吗?有能力去做吗?

    书中提供了影响力的6种来源,复杂的问题经常需要结合使用各种来源一起上,才有效果。单独拿出一种来,恐怕就不够。

    6种影响力的来源分别是:

    1。 个人动力: 让对方觉得做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利。
    2。 个人能力:用各种技巧超越自己的极限
    3。 社会动力:利用群众监督
    4。 社会能力:发挥人多力量大(智力也比较高)的优势
    5。 环境动力: 合理的奖惩系统
    6。 环境能力: 设计合适环境来帮助克服自制力的不足,记忆的不足等等。

    具体说:

    1。 个人动力:想办法让本来不想做的事情显得其实也不坏。这方面研究很多,比如”Finding Flow”一书里面提到的:稍微超越自己能力,但是又可以努力一下达到的境界,及时的反馈,专心的投入,就可以给人很美好的感觉 flow experience。人们可以主动的重写stimulus 和response 之间的反馈关系,把好的感觉根想要promote的行为联系起来(利用人喜欢把邻近发生的事情作为因果关系联系在一起的fallacy),把想杜绝的行为根不好的感觉联系起来。方法包括先试试再说,包括把行为搞的根游戏一样, 比如对付拖延类书籍经常讲的,不要用娱乐去“奖励”自己的拖延,要用娱乐去奖励自己完成了的任务。又比如减肥,开始的时候不想锻炼,就把锻炼跟自己长期的目的结合考虑,觉得自己能做到这些就是很牛叉的人了。到了后期锻炼成了习惯就把锻炼本身带来的快乐尽量放大。最后,一定要让人觉得是自己自主自愿选择做出这些行为,而不是被迫的,不然就前功尽弃了。

    2。 个人能力:自制力不是天生而是可以训练和锻炼出来的。特别是deliberate practice (the Talent Code)里面有更详细的介绍,就是说要在自己能力的边缘练习,不断稍稍的提高难度,并且还有明确可以衡量的标准,最好能有专家当场指出错误立刻加以改正。Rosetta Stone的语音训练里面似乎就是有让人跟读,然后系统判断是否准确的训练?That’s deliberate practice. 有非常专心和专注注意到底那里做的好,那里做的不好这样的训练,可以不需要冗长的训练就达到飞速的提高。当然任何事情掌握起来都有一个过程,要学习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同时要学习预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expect setbacks,不要以为可以一帆风顺。从一开始就做好心理准备会出现困难,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是没能力做好了:

    这里作者讲了几条非常实用的小技巧我觉得值得单独拿出来说:

    人思维有2套系统,一套是可能的快速反应,amygdala, “reptilian brain”,一套是慢慢仔细思考,frontal lobe. 一般在该快速反应的时候不反应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是该仔细思考的时候没思考,跟着本能就跑了。
    这时候解法是,去想任何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调动frontal lobe. 要发火的时候先去解题(hahaha how geeky is that),想强迫症的做某事情的时候先等15秒。减肥者把想吃的零食放在不能轻易看见的地方。
    还有就是让理智跟情感去争论,cognitive reappraisal,一条条反驳自己想做某不该做的事情的理由。有这个拖延,front lobe will have time to respond.

    3。 社会动力:从众心理,盲从权威等心理可以被利用来为自己服务。有时候,不需要一堆人来表示异议,只要有一个人肯出头,剩余的人经常也会follow suit. 如果要影响很多人,那一定要从正确的那个人开始。不要去找标新立异不受大众欢迎的那个人来代表改变的开始。要找大家都尊重和信服,都去咨询的那个牛人,就是Gladwell的Tipping point里面说的information maven。
    然后要调动群众监督,建立彼此支持的系统 social support system,比如大家一起减肥的小组。

    4。 社会能力:人多力量大。这条可以参见The wisdom of crowds. 虽然black swan里面NNT又说大众的估计不过是朝同一个方向产生偏差而已 their biases tend to cluster. 但是在推动改变的时候,follow这条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5。 环境动力(系统动力):首先要奖励行为,而不是光奖励结果。然后正面反馈(奖励)要合理,适度,及时。尽量少用惩罚。但是非用不可的时候不可手软,否则威胁惩罚就失效了。

    6。 环境能力(系统能力):这个好像是IEOR方面的话题了,优化系统让错误变的不太可能出现。印象最深的是机床为了防止工人被压到手,设计了俩按钮,一边一个,要双手做YMCA的Y字才能启动,这样就不可能压自己的手了(当然还可能压别人的)。The Checklist Manifesto 里面讲了不要依赖人的记性,而是用直白的checklist来防止错误。减肥者要用小碟子吃饭,要把跑步机放在最容易去的地方。想让2人合作,就给他们直接搬到非常靠近的地方。我最喜欢这种内容了,真应该去读统筹。Why we shop里面用大量篇幅讲了如何研究人们的购物习惯,然后商家作出相应位置/灯光等物理方面的调整,就能增加销售的例子。

    结尾的online 资源:
    influencerbook.com提供具体可以操作的worksheet。

    写完笔记,我发现其实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读,更加值得亲自使用。

  2. books51
    2017/06/26

    很好的一本书

    书中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把理论详细的分析。深入剖析了消灭麦地那龙线虫等成功案例中所用到的影响力的方法。

    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我并不需要用影响力来管理其他人,但我可以用影响力的方法来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和思考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没事看看不错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