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索引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中文名: 增修历史感应统记(白话语译)

作者: 许止净

图书分类: 历史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富智之声出版社

书号: 无

发行时间: 1995年

地区: 台湾

语言: 繁体中文

简介

IPB Image

内容介绍:

关于《历史感应统记》
  
  一、《历史感应统纪》一书的编辑和流通
    1924年9月到10月间,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争夺上海而爆发战争。前清翰林魏梅荪居士(1862~1933),在上海避难,念民生之苦,是因为将吏为争权夺利而发动战争。因此从明颜茂猷撰写《迪吉录》中摘录36条关于将吏不好杀和好杀的因果报应事迹,写信告诉印光大师希望尽快流通,以劝将吏熄灭战争。印光大师给他寄了一本《二十四史感应录》,劝他遍阅二十四史,多请人手,选择显著的因果报应事迹编辑一本书,作为天下后世一切各界之殷鉴,书成之后,准备刊印几万册。魏梅荪居士听后十分高兴,曾经多次跟印光大师商量编辑办法,但因为年老精神不给,又无力请人代劳,结果怅然中止。这是后来聂云台居士请许止净居士编辑《历史感应统纪》的一个发起因缘。
    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阴历九月的时候,机缘成熟,上海聂云台居士,请许止净居士(1876~1938年)编辑,并奉太夫人命,供其薪水。许止净居士也是前清翰林,文笔非常好,佛学也有根底,民国十一年拜见印光大师后,即受大师委托编辑完成《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这次接受聂云台居士的委托,历时一年又十个月,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阴历八月的完成了《历史感应统纪》的编辑。当时,印光大师本来计划闭关的,但聂云台居士在庐山养病,不能料理排印流通等事。印光大师因感这本书完成了自己的宿愿,所以推迟原计划,便留在上海和德森法师一起料理该书的校对和排印流通等事,直到腊月圆满,排印了三号字和四号字两种版本,各印两万部。并亲为该书作序及撰写回向偈。《历史感应统纪》出版后,许止净居士又进行修订,增补一万多字,改名为《增修历史感应统纪》,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刻印出版。

    二、《历史感应统纪》一书的内容
    许止净居士自叙说:“《历史感应统纪》所选事迹,上自有虞,下迄明代。叙事千有余条。传记后加以评点。上引圣贤言论以明其理,旁采说部纪载以证其事。更为提倡佛教。进以第一义谛。凡二十余万言。其中善者升。恶者降。或于其身。或于其子孙。灿若列星。昭然在目。”
    印光大师介绍说:“此取《二十四史》因果报应之事迹,令人以古为鉴。此书一部,有两部之用,前有目录,又一分类表。如孝,凡全书中孝子,均按书卷数、页数列之,不孝弟、不恭等共二十四类,如欲取材,即可向某类中查,按卷页即可立见。”
    总之,全书内容都是正史记载的史实。正如著名书法家、画家王一亭、居士所题:“自唐虞以至有明因果报应之真相。”

    三、《历史感应统纪》一书的价值和意义
    印光大师对《历史感应统纪》一书作了高度评价,他开示说:
    “历史者,古今治乱贤愚之陈迹也。感应者,古今得失吉凶之征验也。历史多矣,孰能一一遍读。故特撮取感应事迹之显著者,统而纪之,以贡同伦,用作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鉴。庶可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矣。” 
    “《历史统纪》一书,无论信佛谤佛者,皆肯看,以其是史鉴中事。即以因果为虚妄,彼固欲充空壳子,好于人前作大通家,若能看,则未免随之而化。较比一切善书,为得实益,为最切要。惜人不介意,若介意,则即愚即智,即狂即圣矣。”
    “此书除非不看,看则皆可获益。”
    “此书可以作挽回世道人心之据。”
    “此书于世道人心大有关系,乃许止净于《二十四史》中采其感应事迹,加以评论,洵为劝善最有力之书。以其事皆属正史中事,彼邪见人不敢谓为虚构故也。”
    “此乃《二十四史》感应事迹,兼以许止净之评论,足可挽回世道人心。以故光不惜精力,为之设法传布也。”
    “此书乃采《二十四史》之感应事迹,又复加以评语。俾合佛所说之三世因果。倘一阐提辈不肯寓目,则无如之何。若一寓目,当必有改邪归正之一日。以故光不惜辛勤,为之料理也。”
    从以上印光大师的开示可以看到,《增修历史感应统纪》一书是教育因果事理,挽回世道人心,劝善最有力之书。

内容截图: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IPB Image

目录

历史感应统纪自叙
历史感应统纪发刊序
历史感应统纪回向偈
凡例
《史记》
帝舜

成汤
武丁
武乙
帝纣
后稷
周公
宣王
幽王
鲁桓公
夷伯
季桓子
齐襄公
齐懿公
齐庄公
崔杼、庆封
宋桓公
宋襄公
宋景公
卫宣公、惠公、懿公
卫庄公
虞叔
晋桓叔、庄伯、潘父
虞公
晋献公、惠公
晋申生
晋文公
冀缺
赵盾
魏颗
荀偃
晋景公
晋三郤
栾黡、栾盈
吴季札
吴夫差
蔡哀侯
蔡景侯
楚屈建
楚灵王
楚平王
伍子胥
曹伯阳
郑子臧
郑子皮、乐罕
伯有、驷带
郑子产
秦缪公
秦始皇
赵简子
知伯
商鞅
孙膑、庞涓
白起
王翦
黄歇
吕不韦
豫让
李斯
西门豹
汉吕后
曹参
张良
韩信
张苍
袁盎
石奋
直不疑
田蚧
李广
《前汉书》
楚王戊穆生
刘辟疆
江充
息夫躬
献王德
王子建
燕王旦
广陵王胥
苏武
儿宽
朱买臣妻
贾捐之
霍光
金日碑
疏广
于定国父
丙吉
王尊
黄霸
韩延寿
任延
文翁
朱邑
龚遂
王温舒
义纵、宁成
严延年
王贺
……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55203.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白话语译) 扫描版 许止净 → https://www.books51.com/5520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