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索引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整理&发布 by http://www.books51.com: : : 闲情偶寄

作者:  [清]李渔

译者:  李树林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书号: 9787536694590

发行时间: 2008年6月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IPB Image

目录

声容部
选姿
小序
肌肤
眉眼
手足
态度
修容
小序
盥栉
薰陶
点染
治服
小序
首饰
衣衫
鞋袜
附 妇人鞋袜辨
习技
小序
文艺
丝竹
歌舞
颐养部
行乐
小序
贵人行乐之法
富人行乐之法
贫贱行乐之法
家庭行乐之法
道途行乐之法
春季行乐之法
夏季行乐之法
秋季行乐之法
冬季行乐之法
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






沐浴
听琴观棋
看花听鸟
蓄养禽鱼
浇灌竹木
止忧
小序
止眼前可备之忧
止身外不测之忧
调饮啜
小序
爱食者多食
怕食者少食
太饥勿饱
太饱勿饥
怒时哀时勿食
倦时闷时勿食
节色欲
小序
节快乐过情之欲
节忧患伤情之欲
节饥饱方殷之欲
节劳苦初停之欲
节新婚乍御之欲
节隆冬盛暑之欲
却病
小序
病未至而防之
病将至而止之
病已至而退之
疗病
小序
本性酷好之药
其人急需之药
一生钟爱之药
一生未见之药
平时契慕之药
素常乐为之药
生平痛恶之药
饮馔部
蔬食
谷食
肉食
居室部
房舍
窗栏
联匾
山石
器玩部
词曲部
演习部
附录一 余怀序
附录二 凡例七则(四期三戒)
后记

[免责声明]本论坛资源信息均来自Internet,请下载完在 24小时内删除。
如有因使用该书籍引发的各种法律纠纷及相关连带问题与本论坛无关,均由下载者自行承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书籍,谢谢。

内容介绍

《闲情偶寄》,顾名思义,“闲情”泛指“休闲生活的情趣”,“偶寄 ”则是一种没有任何思想羁绊的散漫式的记述方式。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力求把生活艺术化,把艺术生活化,正因为如此,他不仅把戏剧艺术很自然地纳入休闲生活的情趣范畴,同时将美容、服饰、建筑、装潢、雕饰、居室、家具、古董、美食、园林、游玩、养生等,也归入休闲生活的情趣范畴。这些内容,历来被中国传统的文人所蔑视。李渔自言:“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因此,李渔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中是罕见的,他一生以戏剧、小说为创作领域,从司空见惯的平常生活中揭示出美,力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他的成就也有别于其他文人而独具特色。

中华五千年第一风流才子、“湖上笠翁”李渔一生跨明清两代,撰述颇丰,声名昭著,毁誉不一。其寄情传世之作《闲情偶寄》则顺从物性,集中体现其毕生情趣与文墨修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是您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最佳读本。 当我们感到生活像一杯白开水一样淡然无味时,不妨读读李渔的《闲情偶寄》;当我们感到自己就像一棵青菜一样毫无特色之时,也不妨读读李渔的《闲情偶寄》。掩卷沉思,相信我们会由衷地感叹:李渔给了我审美的眼光,我用它来发现生活中的美而摒弃忧伤。

作者介绍

李渔(1611—1680),字笠翁,浙江省兰溪县下李人。他的父亲李如松是商人,因此他出生于江苏如皋,在异乡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代。十八岁时,回到家乡兰溪。二十七岁时曾考入府庠,但在后来的几次乡试中都名落孙山。顺治八年(1651),李渔举家移居杭州,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康熙五、六两年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对其细心调教,以后携带二姬为首的一帮美女,常年巡回于各地达官贵人之间作娱情之乐,并且在此时完成了《闲情偶寄》一书。

内容截图

IPB Image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54342.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闲情偶寄 [清]李渔 → https://www.books51.com/5434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