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索引


概述:

鸣虫文化,源远流长。我国人民很早就注意到鸣虫的特征、斤将其引入生活。《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诗句:“五月斯螽动股,六门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楚辞》已把人的情感与鸣虫交融在一起:“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这些仍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景况依史载,唐代始人工畜养鸣虫逐步推广开来。《开元天宝遗事》云:“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用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至宋而元明清,千百年来,人们于鸣虫之选、饲、养、斗等方方面面,形成一整套文化,而鸣虫用具,尤为鸣虫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别致的一丛小花。


内容截图

网盘立即下载本书

点此下载最新期刊杂志

我的PDF图书馆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标签: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279637.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幽谷鸣秋:鸣虫具收藏 张连桐 扫描版 → https://www.books51.com/27963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