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索引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中文名: 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

原名: China:Fragile Superpower

作者: (美)Susan.L.Shirk

图书分类: 政治/军事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英)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 出版公司

书号: ISBN 978-0-19-530609-5

发行时间: 2007年08月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文

简介

IPB Image

内容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美国作为冷战后的唯一的超级大国,出于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的本能忧虑,无疑最为关注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对国际秩序将带来的各种可能影响。

《脆弱的超级大国》研究的问题是,作为崛起中的大国的中国与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21世纪是否必然发生冲突,成为敌人?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崛起的大国可能引发战争。谢淑丽写作此书的出发点是探讨如何避免中美两国之间发生战争。谢淑丽是从一个美国学者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崛起问题的。毫无疑问,在中国人看来,她的预言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不过,《脆弱的超级大国》确实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的国内政治状况可能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谢淑丽指出,在当今的中国,公众舆论与政府关于美国、日本、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观点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这三个方面的政策是中国外交中最为敏感的问题。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内政外交的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一方面,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升高。外交议程不断扩大,除传统的安全问题外,与普通民众利益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国内的利益主体已经多元化,大众政治也正在兴起。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政治后果是,内政外交界限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分明,外交可能成为内政问题,内政也可能成为外交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决策者在进行外交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阅读《脆弱的超级大国》,对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如何摒弃“受害者”的心态,保持一个清醒、冷静、理性和健康的心态,妥善处理内政外交问题是必要和有益的。

媒体评论:

回想过去几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大事,的确犹如走钢丝一般,经济依旧迅猛发展,中国人在世界各地以有钱人自居、出入赌场、高级酒店,购买奢侈品,好像一夜之间世界各地突然冒出来黑头发黑眼睛的富豪,让世界刮目相看。然而,百姓们却经过了惊心动魄的日子,房价飞涨、物价飞涨、股票飞涨,一切似乎疯狂、宏观调控似乎失去作用。有人开始怀疑政府的能力。西方人眼中看来,所谓:“强大而脆弱的大国”。中国过去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欧洲耗费了两个世纪才取得,这个成就似乎惊人,可是仔细想起来,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似乎充满了种种危机,结构失衡、人口素质、信仰缺失等问题,困扰着大国的良性发展,也许不能解决妥善,则会瞬间失去平衡。这需要领导人高瞻远瞩,需要正确的战略决策。

“中国:强大而脆弱的大国”  

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本年度最后一期刊登系列文章,介绍中国过去30年发展历程,评述中国未来走向。在文章作者之一法里德·扎卡里亚看来,对中国成为全球大国,继先前颇多预兆之后,时下已“不再是一种预测,而是一种现实”。扎卡里亚认为,世界可能在2008年目睹中国走上全球舞台的中心。以中国为“封面报道”题材,《新闻周刊》国际版的开篇文章由扎卡里亚撰写,题为“一个强大而脆弱超级大国的崛起”。
  
论地位:重要性全球排名第二:议及中国“强大”之处,扎卡里亚称,在一系列问题上,中国已经成为就全球重要性而言排名第二的国家。以2007年为例,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美国,对美国而言则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首次遭到其他国家超越;而且,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在5类基本食品、能源和工业制成品中,4类的消费量美国居中国之后。他写道,“无论是在贸易和全球气候升温问题,还是苏丹达尔富尔和朝鲜问题,中国都已成为新的变量,没有中国参与就不可能形成持久解决方案”。
  
作者还引述学者劳伦斯·萨默斯近期提出的一个观点,即工业革命时期,欧洲人一生中生活水准提高程度大约为50%;而现在,以中国人为主的亚洲人一生中生活水准提高程度大约为100倍。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方面,中国过去20年取得的成就,欧洲耗费了两个世纪才取得。
  
与30年前相比,4亿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相当于上个世纪全球脱贫人口总数的大约75%。此外,作者认为,中国民众个人权利迄今为止扩大的程度,足以获得持有理想主义观点的美国国父们赞许。议及中国“脆弱”之处,扎卡里亚借用了女学者苏珊·舍克以中国为题材一本新作的书名,即《脆弱的超级大国》。
  
扎卡里亚认为,之所以“脆弱”,与中国超常发展直接相关。他写道,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现代史上第一个这样的国家——既按照综合国力衡量堪称富国,又按照人均国力衡量属于穷国”。他注意到,中国自视为发展中国家,有着几亿农村人口。
  
论中美:中国不是美国的威胁:同样由认知差异使然,扎卡里亚写道,一些美国学者和参与政策制订的知识分子以及少数五角大楼高层职业军人把中国发展视为给强国之间不可避免地爆发冲突甚至战争埋下了种子。
  
依照他的判断,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美中之间冲突和竞争不可避免,但是否会恶化为更严重境地,在相当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两国领导层今后十年间作出的政策选择。
  
论及美中关系前景,现任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同一期《新闻周刊》国际版发表文章,题为“一场我们大家都能赢的竞赛”。布隆伯格开篇写道:“中国过去20年间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令人着迷却依然令人看不透的故事。不少美国政客玩弄选民的经济不安全感,把中国当做替罪羊,暗示中国是我们(美国)出现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美国)繁荣的威胁。”而“以我在私营企业从业35年以及管理美国最大城市(纽约)6年的经验,”他告诉读者,“我相信,中国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一个机遇,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好机遇”。他认为,美国应该认识到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同时也懂得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并非两败俱伤的“零和游戏”。正像美国经济发展有益于中国,中国经济发展也有益于美国。他指出,美中之间应相互学习,而“不应以威逼或胁迫方式促使对方采取行动”。在他看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提醒人们,还需付出更多努力,以建立一个人们彼此尊重政治、哲学和宗教差异的健康社会。他的结论是,相对于中国,美国依然有内在优势,只是不能止步不前。 
   
以奥运为契机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封面刊印的人物是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为何以体育切入中国话题,扎卡里亚在文章中透出些许信息。按照他的说法,中国在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的进程中主办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犹如一些西方国家习惯上“为初入社交圈举办晚会”。而且,斯塔尔认定,中美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对抗也不像当初美苏之间那么紧张和激烈。

以上文字引自新华社特稿

附录一则书评: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双层博弈”——《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评介
1. http://ias.cass.cn/show/show_mgyj.asp?id=1101 

作者介绍:

(美)Susan.L.Shirk 暂无详细

内容截图:

IPB Image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标签: ,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248056.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 (China:Fragile Superpower)扫描版 (美)Susan·L·Shirk → https://www.books51.com/24805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