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扫描版 章太炎 讲授,钱玄同 记录,朱希祖 记录,周树人 记录
文章类别:
快捷索引
作者: 章太炎 讲授
钱玄同 记录
朱希祖 记录
周树人 记录
译者: 顾问:陆宗达
顾问:章念驰
主持整理者:王宁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书号: 9787101063790
发行时间: 2008年12月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繁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章太炎先生是清学的殿军人物,也是现代学术的开创者之一。这份《笔记》,是章太炎研究《说文》的直接成果,反映了章太炎建立的以《说文》学为核心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的思路与方法,并反映了三位整理者向章太炎学习《说文》的经历,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一部难得的原始资料,不仅具有文献学的价值,同时也具有学术史与文化史的意义。书末附字头索引,方便查阅。
编辑推荐
本书为章太炎先生1908年在日本讲授《说文解字》时学生们所作的笔记辑录。计有朱希祖的笔记三套、钱玄同的笔记两套、周树人(鲁迅)的笔记两套。各套内容均按原稿整理,记录了章太炎先生研究《说文》的具体成果,反映了太炎先生创建的以《说文》学为核心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的思路与方法,也记载了三位原记录者像太炎先生学习《说文》的经历。竖排繁体字。
前言
这部《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是太炎先生一九〇八年四月至九月在日本讲授《说文解字》的课堂实录,根据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鲁迅)三人现场所记和事后整理的笔记整合在一起编排。这份《笔记》记录了太炎先生研究《说文》的具体成果,反映了太炎先生创建的以《说文》学为核心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的思路与方法,也记载了三位原记绿者向太炎先生学习《说文》的经历,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难得的原始资料。为了使更多的读者了解章太炎先生二十世纪初在日本讲《说文》的背景,认识太炎先生《说文》学的重大意义,了解本书材料的真实性和整理的过程,在本书付梓之时,我们需要作一些必要的说明。
一
章太炎(一八六八——一九三六),初名学乘,改为炳麟,又曾名绛,字枚叔,太炎本是他的别号,章氏的弟子、后学和仰慕者都以这个别号相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这位中国思想史、学术史和民主革命史上的巨擘,生活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覆灭的前夜,世界的进步与中国政治、经济的腐朽、落后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在遭受清王朝的阉割篡改和西化的冲击而面临危机。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家肩负着完成革命和推进国学的双重任务曜上时代的高峰,他一方面以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激越的思想站在反对民族压迫、推翻封建帝制救亡圆存的斗争前沿,另一方面又以自己创新的国学思想与实践站在走向峰巅的干嘉经学、史学、文笔和“小学”的学术制高点上。
内容截图
目录:
前言
凡例
部首
第一篇 上
一部
上部
示部
三部
王部
玉部
气部
士部
丨部
第一篇 下
屮部
艸部
莀部
茻部
第二篇 上
小部
八部
采部
半部
牛部
犛部
告部
口部
凵部
叩部
哭部
走部
止部
必部
步部
此部
第二篇 下
正部
是部
是部
彳部
亍部
廴部
廷部
行部
齿部
牙部
足部
疋部
品部
龠部
册部
第三篇 上
阴部
舌部
干部
谷部
只部
冏部
句部
丬部
古部
十部
睾部
言部
誩部
音部
辛部
辛部
奖部
吸部
双部
共部
昊部
舁部
臼部
展部
爨部
第三篇 下
革部
鬲部
弼部
爪部
乳部
同部
又部
斗、部
史部
支部
丰部
聿部
童部
隶部
取部
臣部
殳部
毅部
几部
寸部
皮部
甓部
支部
教部
卜部
用部
爻部
妓部
第四篇 上
曼部
目部
阳部
眉部
盾部
自部
白部
鼻部
醑部
留部
羽部
隹部
奁部
萑部
丰部
苜部
羊部
葬部
瞿部
雠部
鑫部
息部
岛部
第四篇 下
苹部
苒部
幺部
比部
玄部
玄部
予部
放部
受部
奴部
步部
死部
丹部
骨部
肉部
筋部
刀部
第五篇 上
第五篇 下
第六篇 上
第六篇 下
第七篇 上
第七篇 下
第八篇 上
第八篇 下
第九篇 上
第九篇 下
第十篇 上
第十篇 下
第十一篇 上
第十一篇 下
第十二篇 上
第十二篇 下
第十三篇 上
第十三篇 下
第十四篇 上
第十四篇 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字头索引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扫描版 章太炎 讲授,钱玄同 记录,朱希祖 记录,周树人 记录 → https://www.books51.com/236672.html |
下一篇: 神秘的鬼魂世界 扫描版 赖亚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