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综合研究 黄典诚 扫描版
文章类别:
快捷索引
:
切韵综合研究
概述:
《切韵综合研究》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切韵综合研究》原书久佚,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但其系统保留在其增订本《广韵》中流传至今。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参见四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
《切韵综合研究》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从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废。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等一脉相承的增补,一直是官方承认的正统。
切韵综合研究
作者简介:
黄典诚(1914~1994年),字伯虔,笔名黄乾,漳州城区人,祖籍南靖湖山村。福建省立龙溪中学(今漳州一中)毕业后,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民国26年(1937年)毕业,获文学士学
位。毕业后回漳州任福建省立龙溪简易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次年2月,回国立厦门大学中文系任助教。民国28年8月升任讲师,民国34年8月任副教授。1955年发生“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因与时称“集团”“骨干分子”耿庸同乡而又友善受到株连,至1980年胡案平反,终于得到公正待遇。1981年晋升教授。1982年11月应聘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讲学,后仍回厦门大学任教授。
黄典诚曾经师从学周辨明博士,时周为厦大文学院院长,对语言学很有研究。黄典诚深得其传,对古音、方言多有创见,讲课深入浅出,娓娓动听。他先后任中国语言学会、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中国方言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顾问,《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委员,中文信息研究会厦门分会理事长。80年代至90年代漳州各县普遍修纂地方志,在《方言》分志编纂中,多得到他的指导。
由于闽南话多存古音,没有轻唇音,泥日声母不分,和河洛语音有密切源流关系,为寻找语源,黄典诚曾前往河南进行实地调查。他认为闽南话源出河洛,后分播到南洋和台湾。借语言寻根证明闽南与台湾、南洋华侨的血统联系,意义重大。
1994年黄典诚以中风久治不愈病逝于厦门大学寓所。享年80岁。主要著作有《训诂学概论》、《语言学概要》、《诗经全译新注》、《中国第一部韵书——切韵》、《〈切韵〉性质的探讨》、《台湾祖根在中原(以音韵为证)》、《反恨赋笺释》、《鹧鸪赋笺释》、《黄道周》(剧本)等。主编《普通话闽南话辞典》。
切韵综合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切韵》的体例
第二章 《切韵》的前奏
第三章 《切韵》的根源
第四章 《切韵》的增减
第五章 《切韵》的表格
第六章 《切韵》的重纽
第七章 《切韵》的性质
第八章 《切韵》的旁证
第九章 《切韵》的拟音
第十章 《切韵》的分衍
附录 《切韵》反切异文类聚
切韵综合研究 【注】
《切韵综合研究》从网络收集,免费分享!对您有助,是本站最大的荣幸。
《切韵综合研究》禁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您喜欢《切韵综合研究》,请耐心下载,ED2K资源需要有人做种,有时冷门资源需挂机等待。有特别需要的请去论坛求助资源,推荐大家用百度云盘共享。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切韵综合研究 黄典诚 扫描版 → http://www.books51.com/323078.html |
下一篇: 切韵研究 邵荣芬 扫描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