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1942)
文章类别:
快捷索引
◎译 名 卡萨布兰卡
◎片 名 Casablanca
◎年 代 1942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爱情
◎语 言 英语/国语
◎字 幕 中英文
◎IMDb评分 8.8/10 (102,108 votes)
◎片 长 102Min
◎导 演 迈克尔·柯蒂斯 Michael Curtiz
◎主 演 亨弗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保罗·亨里德 Paul Henreid
克劳德·雷恩斯 Claude Rains
康拉德·维德 Conrad Veidt
悉尼·格林斯特里特 Sydney Greenstreet
◎简 介(欢迎添加剧情与评论,起码可以评个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人雷克·布莱恩在卡萨布兰卡开了一家非常受欢迎的夜总会。玩世不恭的雷克拥有两张宝贵的通行证。纳粹少校史特劳塞因追踪捷克地下阵线领导人维克多·拉塞罗而来到卡萨布兰卡,当地警察局长雷诺竭力取悦纳粹少校。雷克偶然发现维克多的妻子伊丽莎竟是自己昔日的挚爱,两人昔日在撤离时在火车站失散。
伊丽莎了解到雷克能帮助自己和维克多离开卡萨布兰卡,于是请求雷克帮助,而此时雷克的心情却极为复杂。但后来雷克知道当年伊丽莎没有到火车站与自己一起走的原因后,最终决定帮助他们。
◎幕 后
影片背景
1942年华纳兄弟公司请罗纳德·里根(没错,就是后来的里根总统)和安·谢里丹在一部二战的影片中担任男女主角。因剧本的问题,两人均退出了剧组,替代他们的是褒曼和亨弗莱·鲍嘉。他们成功地刻画了发生在战争期间的动人故事。虽然剧本一改再改,但褒曼和鲍嘉的表演令世人难忘。那个曾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剧本成为好莱坞不朽的名片的蓝图。《卡萨布兰卡》获得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
《卡萨布兰卡》拍摄于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白热化阶段。本片可说是适时诞生的佳作,一经放映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萨布兰卡这个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片中被假想成二次大战时,正如片子一开头所介绍的那样,在卡萨布兰卡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做交易。在这徨乱的中,一间美国人所开的里克酒店成为故事的中心。人们在这里探听消息,等候班机,外表只是个夜总会的酒店,里面却暗藏着赌场、黑市买卖、各种阴谋伎俩,甚至还有个法国革命领袖…
导演解读
好莱坞类型片技艺师迈克尔·寇蒂斯 ,迈克尔·寇蒂斯一生共拍摄了169部电影,而除了有早期在匈牙利和奥地利拍摄的60部外,大多数是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安德鲁·沙里斯曾说:“当人们谈到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典型的华纳公司的影片时,一般都是谈到那一时期某一部典型的寇蒂斯的影片。”虽然被叫做“拼盘导演”,然而他所拍摄的类型片,许多被认为是好莱坞的重大作品:如《蜡像馆的秘密》(1933)、《胜利之歌》(Yankee Doodle Dandy)(1954)等。
明星解读
瑞典美人褒曼
可以说,除了精彩的台词之外,使得本片成功的主要因素是鲍嘉和褒曼的精湛表演,而本片也成为褒曼事业上走向辉煌的重要里程碑。之后,1944年,褒曼凭借《煤气灯下》(《郎心似铁》)获得了她演艺生涯里的第一个奥斯卡金像奖。而《美人计》、《圣女贞德》等影片也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褒曼因与罗伯特·罗塞里尼之间的关系而令举世哗然,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她被逐出了好莱坞。褒曼为她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付出了她7年的黄金时光。直到1957年,褒曼才终于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1…>>>详细介绍
冷血硬汉鲍嘉
在《卡萨布兰卡》中他对英格丽·鲍曼说再见,在《马耳他之鹰》中他是硬汉派侦探山姆·斯派德,因《非洲女王号》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虽然扮演的都是硬汉形象,但鲍嘉本人却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他踏上演艺的道路是因一个偶然:他的邻居出现在一出非百老汇的戏剧中,鲍加被表演吸引,因此当上了制景工。在担任了一系列小角色之后,他开始在全城到处应聘各种角色。他以守时和随时做好准备而著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鲍嘉演出了大量在纽约上演的戏剧…
乱离中的爱情
影片根据舞台剧《人人都去里克酒店》改编,但是,直到接近拍摄最后,也都没有决定到底伊尔莎最后的选择会是谁,她的眼神,因此飘忽不定。然而,这种不确定,却正适合了片中所表达的情感,观众们也可以出于自己去想象觉得她在爱着谁。在混合着危险的异国情调的浪漫中,男女主角在乱世重逢,亨佛莱·鲍嘉硬汉式的沧桑,和英格丽·褒曼沉默中的娇柔,各自都有着身不由己的无奈和矛盾…
1942年11月8日,盟军部队挺进卡萨布兰卡,而当时影片预期在翌年春季上映,于是制片方建议改动影片结尾情节,以与现实中的事态发展相吻合,但被华纳兄弟公司老板杰克·L·华纳拒绝,因为与影片故事背景相矛盾。最终,华纳终于妥协,制片人开始着手准备重拍结尾,但在克劳德·雷恩斯(Claude Rains)动身前,雷恩斯所属公司的老板大卫·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预览了影片并催促华纳公司将原封未动的电影尽快上映。华纳公司认为计划可行,于是让影片在纽约于11月26日首映。
当时,英格丽·褒曼的演出合同归大卫·塞尔兹尼克所有,于是本片制片人哈尔B·沃利斯(Hal B. Wallis)委托两位编剧菲利普G·爱泼斯坦和朱利叶斯J·爱泼斯坦去说服塞尔兹尼克出借英格丽·褒曼。在向塞尔兹尼克讲述了大约20分钟故事情节后,朱利叶斯放弃道:“这是什么糟糕玩意!”塞尔兹尼克于是答应让英格丽·褒曼出演本片。
因为影片是在二战期间拍摄,所以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天黑后在机场拍摄,于是剧组改在摄影棚中拍摄,飞机的图像是用纸板制成的,而且为了让纸板飞机体现出真实飞机的尺寸,剧组让一些身材不高的孩子扮演机场的地勤人员。
其中的歌曲《时光流逝》早已脍炙人口,经典台词之多堪与莎翁名剧媲美,如褒曼对钢琴师说的“Play it, Sam”。但这部名垂影史的佳作有一大部分是现编现拍的。50周年纪念版包括一部关于本片的纪录片,由鲍嘉遗孀劳伦·白考解说。本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1972年伍迪·艾伦喜剧《北非幻影》(Play It Again, Sam)基本上拿本片开玩笑,鲍嘉亲自客串了一把。
◎花 絮:
·米歇尔·摩根(Michèle Morgan)提出的片酬为55000美元,但制片人沃利斯嫌高,因为英格丽·褒曼只要25000美元。
·制片人沃利斯最初希望由赫蒂·拉马尔(Hedy Lamarr)扮演伊尔莎,但当时她和米高梅签约,而且她不愿拍摄未完成的剧本。
·曾有人向米高梅推荐本片剧本,但米高梅老板不愿支付5000美元,而华纳兄弟公司老板不惜支付2万美元来购得剧本。
·在片中饰演山姆的多利·威尔森(Dooley Wilson)是名专业鼓手,钢琴的琴声是由配音完成的。
·因为导演迈克尔·柯蒂斯的匈牙利口音很重,于是在影片拍摄期间曾闹出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
·扮演施特拉瑟的康拉德·维德(Conrad Veidt)因憎恶纳粹而在德国戏剧界闻名,后来他为了躲避党卫军的追杀而匆忙逃往国外。
·在片中扮演纳粹的部分演员是逃出德国的犹太人。
·“Here’s looking at you, kid”在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百佳电影台词”排行榜上名列第5,“Louis,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名列第20,“Round up the usual suspects”名列第32,“We’ll always have Paris”名列第43。
·亨佛莱·鲍嘉的妻子Mayo Methot频繁指责他与英格丽·褒曼有婚外情,而且曾闯进他的化妆间吵闹。
·在片中扮演保加利亚人妻子的乔伊·佩奇(Joy Page)是华纳兄弟公司老板杰克·L·华纳的继女。
·片中演员只有多利·威尔森(Dooley Wilson)曾去过卡萨布兰卡。
·在《娱乐周刊》评选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单中,本片名列第3。
·由于战争爆发,很多欧洲影人进入好莱坞,在本片的演员阵容中,只有三位演员是在美国出生的。
·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时,华纳公司老板杰克·L·华纳上台领奖,令影片制片人哈尔B·沃利斯非常气氛,不久之后便离开了华纳公司。
·影片故事之所以被设置发生在卡萨布兰卡,是因为卡萨布兰卡是难民逃出纳粹占领的欧洲的重要中转站,制片方最初设定的地点是里斯本。
·威廉·惠勒曾是本片导演的人选。
·影片的拍摄投入为95万美元,超出预算10万。
·罗斯福总统在赴卡萨布兰卡同邱吉尔参加战时会议后,要求在白宫上映本片,在西班牙语中,“casa blanca”意味着“白宫”。
·英格丽·褒曼认为自己的左侧轮廓更完美,所以影片中她的大多镜头都是在左侧取景。
◎精彩对白:
Captain Renault: Rick, there are many exit visas sold in this café, but we know that you’ve never sold one. That is the reason we permit you to remain open.
雷诺:里克,这家夜总会售出过很多出境签证,但我们知道你从未染指。这是我们允许你继续开业的原因。
Rick: Oh? I thought it was because I let you win at roulette.
里克:哦?我想是因为我让你在赌桌上赢钱。
Captain Renault: That is another reason.
雷诺:那是另外一个原因。
Rick: Well, I was wondering…
里克:我一直想知道……
Ilsa: Yes?
伊尔莎:什么?
Rick: Why I’m so lucky. Why I should find you waiting for me to come along.
里克:为什么我如此幸运。为什么我会发现你在等我出现。
Ilsa: Why there is no other man in my life?
伊尔莎:为什么我的生活中没有别的男人?
Rick: Uh-huh.
里克:啊哈。
Ilsa: That’s easy: there was. And he’s dead.
伊尔莎:很简单,他死了。
Victor Laszlo: I know a good deal more about you than you suspect. I know, for instance, that you’re in love with a woman. It is perhaps a strange circumstance that we both should be in love with the same woman. The first evening I came to this café, I knew there was something between you and Ilsa. Since no one is to blame, I – I demand no explanation. I ask only one thing. You won’t give me the letters of transit: all right, but I want my wife to be safe. I ask you as a favor, to use the letters to take her away from Casablanca.
维克多:我比你想的还了解你。比如说,我知道你和一个女人相爱,而且或许我们爱的是同一个女人。在我来夜总会的第一个晚上,我就知道你和伊尔莎有些什么。既然不必责怪谁,我也不需要任何解释。我只要求一件事。你可以不给我通行证,但我希望我的妻子安全离去。我请你帮个忙,让她离开卡萨布兰卡。
Rick: You love her that much?
里克:你那么爱她?
Victor Laszlo: Apparently you think of me only as the leader of a cause. Well, I’m also a human being. Yes, I love her that much.
维克多:显然你认为我只不过是地下党的领导人。我还是个人,是的,我很爱她
Ilsa: Kiss me. Kiss me as if it were the last time.
伊尔莎:吻我。就像最后一次吻我。
◎穿帮镜头:
·在机场的镜头中,施特拉瑟少校的肩章时有时无。
·里克拿到通行证后揣进右侧衣兜,而后来却从左侧衣兜掏出。
·片头地图中显示的地点并非是卡萨布兰卡。
·施特拉瑟应该是盖世太保,却穿着德国空军的军装。
百度云盘 & 迅雷 & ED2K & 磁力BT & 在线观看,注册后直接可见福利!
欢迎观赏,请发扬P2P精神,DL后暂时不要删除和改名与移动。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1942) → http://www.books51.com/13320.html |
下一篇: 青山翠谷[高清MKV版]
[卡萨布兰卡]:此情可待成追忆
英格丽.褒曼走进卡萨布兰卡的里克酒馆时,黑人歌手山姆认出了她,当然褒曼也认出了他,后来褒曼让山姆弹唱那首《时光流转》,山姆不愿意唱,因为他的老板不让他唱这首歌,在褒曼的再三要求下,山姆只能勉强为之。 “一定要记住,吻依然是吻,叹息也只不过是叹息,时光流转,一切依然…..”随着山姆的歌声,是褒曼的一个长长的特写。那时候的褒曼真是漂亮,眼睛如秋水般清澈,再加上那个年代的摄影技术不高,黑白的影像总是虚虚乎乎朦朦胧胧的,使得褒曼周身都泛着一层淡淡的光,宛若女神下凡。 这时候,享弗莱·鲍嘉从门外走了进来,听到了山姆正在弹唱《时光流转》,冲过来便吼道:“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永远也不要唱这首歌!”,此时,鲍嘉还没意识到褒曼就在他的面前,而当他抬起头来,发现自己分手多年的恋人,就在卡萨布兰卡,就在这家里克酒馆,就在自己的面前时,褒曼正看着他,眼神中没有惊愕,仿佛早已是预料到的情景,仿佛鲍嘉不是从门外走进来的,而是从她的回忆中走出来。 这就是电影《卡萨布兰卡》里,这对银幕恋人分手若干年后第一次相遇时的情景。 短短的几秒钟,四目相对,无语。 黑白电影总是有一种魅力,让我们与电影保持了一种距离,我们想要进入那个世界,却发现它是黑白的,与我们周身的色彩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只能乖乖的欣赏它。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那是一种很纯粹的审美。 《卡萨布兰卡》拍摄于1942年,初衷是为了向那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致敬,可是后来,人们都把它当成一部经典的爱情片来看。据说《卡萨布兰卡》的剧本改动了很多次,即使在拍摄过程中还在不断的改,因此造成了制片人、编剧和导演经常大吵大闹,演员经常不知道明天的戏该怎么演。也正是剧本的原因,原定的男女主演罗纳德.里根和安·谢里丹均退出了剧组,所以才造就了英格丽.褒曼和享弗莱·鲍嘉这对银幕情侣。更有人说《卡萨布兰卡》是用最烂的剧本拍出了最好的电影。 时隔67年,现在的观众再来看这部电影,尽管故事情节已不再那么新鲜,非好莱坞式的结局已不再有那么多的颠覆意义,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它作为经典的魅力。尤其是褒曼和鲍嘉的眼神,褒曼的时而坚定,时而犹豫,时而陷于回忆中,时而又不得不挣扎于现实中,鲍嘉眼神中爱与恨的交织,分手多年后恋人再相见时复杂心情,全部饱含在这眼神交换的那一刹那。 还记得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家里有一本好莱坞四五十年代影星的黑白挂历,特别的大,里面就有一张《卡萨布兰卡》的剧照,当时年纪小,还没看这部电影,甚至都不知道画上的那两个人是谁,可是那对眼神,却始终吸引着我,我知道那眼神里肯定有一段无法言说的故事,而今天,才明白了这段故事背后的意义。 褒曼和鲍嘉演绎的那段爱情,已经超越了刻骨铭心而幻化成永远的经典。尽管深爱着褒曼,鲍嘉最终还是让她和另一个男人走了。在那个战争背景里,我们可以把鲍嘉的行为上升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因为褒曼和那个男人都是“地下党”,鲍嘉帮助他们逃离了法西斯“魔爪”,然而把这部影片当作经典爱情影片的观众,更愿意相信正是鲍嘉的放弃,使他们的爱如此隽永,也使这部影片历经半个多世纪,仍然感动着人们。 战争是永远都不会成为经典的,只有爱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也不只是拥有,有时也意味着放弃。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可是付诸实际时却是多么的艰难,或许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变得这么复杂。 《卡萨布兰卡》上映40多年后的一天,有一位叫帕帝•希金斯的歌手与一位女孩在看这部电影时坠入爱河,后来希金斯写了一首歌,这就是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的常常被收在欧美十大金曲卡带里的那首《卡萨布兰卡》,当然它也常常被收在十大欧美电影主题曲的VCD里,至今很多人还以为这就是电影《卡萨布兰卡》的主题歌,其实这只是个误会。关于帕帝•希金斯这位歌手,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他的曾曾祖父就是德国诗人歌德。 在《卡萨布兰卡》这首歌里,希金斯不仅写了他和女孩在看电影时坠入爱河的情景:“我坠入了爱河 ,与你一起看《卡萨布兰卡》 ,沉浸在露天汽车影院后排 ,摇曳的灯光中……”还写了女孩离他而去时的心伤:“我想,我俩的爱情故事永远不会,在银幕上演,但是看到你离我而去,情伤尤痛……”更写了他等待女孩以及渴望女孩回到他身边时的焦灼心情:“失去你的叹息,温情不再有,回到我的身边来,随着卡萨布兰卡,时光虽流逝,对你的爱恋却与日俱增……” 看来与电影中褒曼和鲍嘉的爱情一样,希金斯与那个女孩的爱情也未必圆满,卡萨布兰卡或许是一座记忆之城,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栖息于此,供人们遥拜,时光流转,一切依然。正如看过《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和听过《卡萨布兰卡》这首歌的人,未必去过真正的卡萨布兰卡。 此情可待成追忆,竟是永远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