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霍尔 Annie Hall (1977)
文章类别:
快捷索引
◎译 名 安妮·霍尔
◎片 名 Annie Hall
◎年 代 1977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喜剧/剧情/爱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语字幕
◎IMDb评分 8.2/10 (85,352 votes) top 250: #142
◎文件格式 X264 + AC3
◎视频尺寸 1024 X 554
◎文件大小 1.42 G
◎片 长 01:33:24
◎导 演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主 演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Alvy Singer
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Annie Hall
保罗·西蒙 Paul Simon ….Tony Lacey
科琳·杜赫斯特 Colleen Dewhurst ….Mrs. Hall
克里斯托弗·沃肯 Christopher Walken ….Duane Hall (as Christopher Wlaken)
迪克·卡维特 Dick Cavett….Himself
约翰·格洛弗 John Glover ….Actor Boyfriend
杰夫·高布伦 Jeff Goldblum ….Lacey Party Guest
比佛莉·德安姬罗 Beverly D’Angelo ….Actress in Rob’s TV Show
西格妮·韦弗 Sigourney Weaver ….Alvy’s Date Outside Theatre
沃尔特·伯恩斯坦 Walter Bernstein ….Annie’s Date Outside Theatre
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 ….Truman Capote Look-Alike (uncredited)
Tony Roberts ….Rob
卡洛·凯恩 Carol Kane ….Allison
谢莉·杜瓦尔 Shelley Duvall ….Pam
珍妮特·玛戈林 Janet Margolin ….Robin
Donald Symington ….Mr. Hall
Helen Ludlam ….Grammy Hall
Mordecai Lawner ….Mr. Singer
Joan Neuman ….Mrs. Singer (as Joan Newman)
Jonathan Munk ….Alvy Singer – Age 9
Ruth Volner ….Alvy’s Aunt
Martin Rosenblatt….Alvy’s Uncle
Hy Anzell ….Joey Nichols (as Hy Ansel)
Rashel Novikoff ….Aunt Tessie
Russell Horton ….Man in Theatre Line
Marshall McLuhan ….Himself
Christine Jones ….Dorrie
Mary Boylan ….Miss Reed
Wendy Girard ….Janet
John Doumanian ….Coke Fiend
Bob Maroff ….Man #1 Outside Theatre
Rick Petrucelli ….Man #2 Outside Theatre
Lee Callahan ….Ticket Seller at Theatre
Chris Gampel ….Doctor in Brooklyn
Mark Lenard ….Navy Officer on Dick CavettShow
Dan Ruskin ….Comedian at Rally
Bernie Styles ….Comic’s Agent
莎莉·哈克 Shelley Hack ….Street Stranger (as Shelly Hack)
Albert Ottenheimer ….Street Stranger
◎简 介(欢迎添加剧情与评论,起码可以评个分)
神经质的纽约喜剧家阿尔维·辛格在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后,遇到了一心想成为歌星的姑娘安妮·霍尔,他们之间渐渐产生了恋情,但安妮的父母却不喜欢阿尔维。在阿尔维的鼓励下,安妮开始学习声乐,并且进步很快,但他们的关系却经历了一个波折,后来又重归于好。安妮的歌越唱越好,引起了唱片商托尼的注意,在托尼的邀请下,安妮来到了好莱坞灌制唱片。阿尔维意识到了安妮的离去,他来到洛杉矶,向安妮求婚,但却被安妮拒绝了。在生活和事业上渐渐成熟的安妮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一句话评论
A nervous romance.
◎幕后制作
典型的伍迪·艾伦式高智商喜剧片,是一部半自传片,描写一个发生在大都市的反传统模式的爱情故事。影片通过一个神经质纽约男人缺乏安全感、又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之间矛盾不已的性格,贬抑了知识分子的犬儒流弊。这是人格悲剧的根源,也是片中笑话层出不穷的源泉。男主角对周围世界及大小事物的评价引发了喋喋不休的独白和对白,乃影片的精华所在。安妮的打扮随着影片的流行掀起一股时尚潮流。本片荣获第5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这可视为一部已进入反小资境界的小资影片。
◎花 絮
·一些在电影中本打算用上的神秘谋杀题材,被伍迪·艾伦转用到了他的下一部电影《曼哈顿神秘谋杀》(Manhattan Murder Mystery,1993),在该片中同样与黛安·基顿联袂演出。
·伍迪·艾伦吸可҉卡因打喷嚏这场戏是个意外事件,并没有写在剧本上。在电影试映时,观众看到这段暴笑不止,导演于是决定保留这一段。为了弥补因为观众笑得太长时间而错过了接下来的几个笑话,不得不增加电影胶片的长度。
·艾伦本来是把该片设计为一个神秘的谋杀案,刚开始也是这么拍摄的,爱情故事只是陪衬的情节。在剪辑时,艾伦发现所有最好的胶片都是爱情故事,于是他就把这部电影重新剪辑成了一部爱情喜剧。
·黛安·基顿的真实名字是黛安·赫尔,她的昵称是安妮。
·安妮的所有穿戴,在当时引发了一场时尚风暴,都是黛安·基顿个人的服装。
·艾尔维和安妮期待看到的电影是英格玛·伯格曼的《面对面》(Face to Face,1976),这也是对伍迪·艾伦影响最大的电影之一。
·艾尔维和安妮从来没有对彼此说过”我爱你”,两人曾经说过的最亲密的话,要算艾尔维说爱也不能足够强烈表达他心中的感觉。
·在教室闪回的场景里,有个老师在黑板上写”12月1日,星期二”,12月1日是伍迪·艾伦的生日。
百度云盘 & 迅雷 & ED2K & 磁力BT & 在线观看,注册后直接可见福利!
欢迎观赏,请发扬P2P精神,DL后暂时不要删除和改名与移动。
安妮·霍尔 Annie Hall (1977) → http://www.books51.com/13308.html |
下一篇: 窈窕淑女[高清]
《安妮霍尔》我看了两遍. 第一遍我看了小字幕版本的,第二遍我看了大字幕版的.看完以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看完第一遍后会“雾煞煞”了. 看《安妮霍尔》,看伍迪艾伦的所有片子,对于观众,字幕是最最重要的,没有了字幕,伍迪艾伦的片子就等于是“哑剧”了,即使角色们在叽里呱啦的说个不停,我们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因为,我们的眼睛跟不上他们“碎碎念”的速度,我们愚昧的大脑跟不上伍迪艾伦的台词艺术.
迈克尔贝的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画面剪接上.每秒一个画面,这是为了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让战争场面,激斗场面来得更加刺激.而伍迪艾伦,我认为他是爱情喜剧片中的“迈克尔贝”,他的每部片子,每秒都在说话,每格都有字幕. 但同样是在视觉上带给我们感官刺激,小老头与壮汉却存在差别,差别就在于壮汉只懂得秀肌肉,而小老头却可以逗你玩儿~
当我在看《安妮霍尔》第二遍时,我竟把它看成了一部“偶像剧”,我大抵是把伍迪艾伦扮演的辛格看成了道明寺,或者是黄泰京了,看的当然不是脸蛋了. 为了把辛格这个有点精神质的纽约喜剧家看透,我从他身上找出了一个替代品,“道明寺”(这类人物),的确,当我用一个思想简单的人物去深究思想复杂的人物时,我确实把辛格看明白了一点. 当我以替代品去看人物时,我又用“偶像剧”的壳去看《安妮霍尔》,此时的我才发现,挖掉《安妮霍尔》复杂的肉体,它的壳就是一部简简单单的少女“偶像剧”.
一个爱情故事,一个关于控制欲的故事.
辛格的的确确很复杂,他懂很多,他也很会说话,和他一起参加辩论赛,我们都会卷铺盖走人.他在社会上,在人际关系上,是处于强势的.他也很简单,他一直考虑死亡的问题(他害怕死亡),他厌恶宗教,厌恶政治,厌恶诗歌,他到底还是“单纯”的.电影给我们的辛格,是一个在爱情上控制欲极强的人,他要求他的女朋友陪他去看纳粹片,他要求他的女朋友去上“成人教育”的课程,他要求他的女朋友要读关于“死亡”的书,表面上,他在爱情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实际上,他是弱势的,他是一个处于社会的矛盾体,他愤世嫉俗,他也随波逐流. 他让女友上“成人教育”课,可又因为教授暧昧的问题,自己又陷于嫉妒,与女友大吵.他和别的女人上床,又会回来帮安妮打蜘蛛;他不让女友和他同住……
从那些辛格的话来看,也不难看出他那“控制欲”的强大,“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爱上了白雪公主,而我却偏偏爱上了那个巫婆”为什么他爱上了巫婆? 他所需要的是让“女孩依赖自己”,让女友成为一个他所希望的人.“我不加入和我一样的俱乐部”也体现了辛格在爱情上的强势态度. 当然,这句话是在开头,当他经历那场与安妮的爱情后,最后关于“鸡与蛋”的笑话,才是真正的爱情之道.
鸡需不需要蛋?蛋真的那么重要吗?那颗蛋可以挽回一切吗?
分析一下辛格,其实就是”道明寺”,就是“黄泰京”,他们在社会上处于强势地位,在爱情上,却是麻木,控制力强,爱嫉妒的.但辛格毕竟是辛格,他懂得放开,懂得生活之道,这大概是与那些强势公子所不同的吧.
当然,《安妮》也创造了一种新镜头,就是让人与摄像机说话,这种手法打破了现实框架,使得电影可以穿梭现实与超现实之间,可以临时把提到的人物叫出来,可以与观众说话,可以回到过去的情景……这种新手法,是可以提升幽默程度的(现在搞笑电影都会用这招 ).另外,电影中还使用了字幕反映人物心理的手法,就是人物在对谈的时候,字幕打出他们此时内心的OS. 从这些电影手法来看,伍迪艾伦的片子还是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
碎碎念的艺术,是属于伍迪艾伦的.伍迪艾伦的电影,我们可以不要音乐,不要《悲情城市》中摆了 10几分钟的画面,我们只需要那些幽默逗趣又富有哲理深思的话儿 .
看伍迪艾伦的电影,其实就是在看一本书,只不过,很短,每次都是9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