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诵读白云出岫朗读版 11月12日更新[MP3]
文章类别:
- 21 12 月, 2023
- 0 条评论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资源信息:
这是白云出岫20年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使用的教材,那时就有同学拿了录音机让我把课文录下来,晚上睡觉前当催眠曲听。20年过去了,这本教材还在用,应该还有需要用这些声音来催眠的学生吧?
录的比较仓促,未及校对,大家使用时,如发现错误,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快修正的。
如果你用的不是五版教材,有缺的篇目,请把电子版发给我(最好是照片或扫描),也可以补录。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伤寒金匮温病合集中,除所提到的三大经典的诵读外,还包括《难经》、《汤头歌》、《标幽赋》等中医歌括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温病条辨》为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吴瑭撰,嘉庆三年(1798)完成,前后化了六年时间。刊行之后,为医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达五十余次之多,并有王孟英、叶霖等诸家评注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今之温病学教材,取该书之说亦最多。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乾,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而分银翘散作辛凉平剂、桑菊钦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气分病变遣方用药层次清晰、条理井然。叶天士之验方,在吴瑭手中一经化裁,便成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诸名方。足知吴瑭此书,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是经心用意,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
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在医药界流传颇广,影响很大,是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中医启蒙读物。该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四百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内容简要,押韵和谐,便于记诵,不失为初学者之良师益友。
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
根据中医药大学学生的要求,增加《濒湖脉学》七言第三版,此版与原录版略有不同.
原版 第三版
【数】主病诗:只将心肾火来医 只将君相火来医
【洪】主病诗:火热炎炎心病居, 相火炎炎热病居,
寸洪在左主心炎,寸洪时金不堪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
【芤】寸芤失血病心忡,关里逢芤呕吐红 寸芤积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肠胃痈
【弦】肝胆脉弦阴阳分 弦应东方肝胆经,
【散】散居两尺元气乱 散居两尺魂应断
【代】代脉都因元气衰 代脉之因脏器衰
更新:
08年10月9日,增五版教材《医古文》课文朗读01_30课。
08年10月17日,增五版教材《医古文》课文朗读31_60课。
08年10月17日,增五版教材《医古文》课文朗读61_90课。
08年11月12日,《濒湖脉学》七言诀更正一字
杀毒:瑞星2008 无毒
版本:20.48.42
在线时间:早六点至晚十二点
同类文章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851142.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中医经典诵读白云出岫朗读版 11月12日更新[MP3] → https://www.books51.com/851142.html |
上一篇: 就是要开运 kaiyun 更新至2008.11.11(10.30换挡)[RMVB]
下一篇: 王牌大明星更新至2008.11.11(10.30冰鱼版已撤,换为黑亮版)[RMVB]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