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中文名: 化学丛书
英文名: Chemistry Books
别名: 化学丛书
版本: PDF文档,长期更新中
地区: 大陆,美国
对白语言: 普通话,英语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概述:

***********************************************************************************************

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
无机化学丛书 简介
《无机化学丛书》为一部中型参考书,共十八卷,分为41个专题.前十卷为各族元素分论,后八卷为无机化学各重要领域专论.
第一卷 稀有气体、氢、碱金属
http://www.hgeb.com/pic/200473194552.jpg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冯光熙,黄祥玉,申泮文
目录:
1.1绪言
参考文献
1.2单质
2.1发现史
2.2存在和分布
2.3物理性质
2.4分离方法
2.4.1从空气中提取希有气体
2.4.2从天然气中提取氦
2.4.3从合成氨尾气中提取希有气体
2.4.4氡的提取和纯化
2.5分析测定
2.5.1质谱分析
2.5.2色谱分析
2.5.3其他分析方法
2.6希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2.6.1氦
2.6.2氖
2.6.3氩
2.6.4氪和氙
参考文献
1.3氙的化合物
3.1制备希有气体化合物的早期工作
3.2包合物
3.2.1同水形成的包合物
3.2.2同氢醌形成的包合物
3.2.3同苯酚和氟代苯酚形成的包合物
3.2.4其他包合物
3.3复合氟化物
3.3.1XePtF6
3.3.2XePtF6型化合物
3.4卤化物
3.4.1氙-氟平衡体系
3.4.2四氟化氙
3.4.3二氟化氙
3.4.4六氟化氙
3.4.5氟化氙的比较和总结
3.4.6氯化物和溴化物
3.5氧化物和氟氧化物
3.5.1三氧化氙
3.5.2四氧化氙
3.5.3四氟一氧化氙
3.5.4其他氟氧化合物和氧化物
3.6氙化合物的水溶液化学
3.6.1Xe(II)的水溶液
3.6.2Xe(IV)的水溶液
3.6.3Xe(VI)的水溶液
3.6.4Xe(VIII)的水溶液
3.7氙的复杂化合物
3.7.1氟化氙的加合物
3.7.2氟氧化氙和氧化氙的加合物
3.7.3氙的其他复杂化合物
参考文献
1.4其他希有气体化合物
4.1包合物
4.2氪的化合物
4.2.1二氟化氪
4.2.2二氟化氪的加合物
4.2.3氪的其他化合物
4.3氡的化合物
4.3.1氟化氡
4.3.2氡的其他化合物
4.4合成其他希有气体化合物的可能性
4.4.1氦化合物
4.4.2氖和氩的化合物
参考文献
1.5希有气体化合物中化学键的性质
5.1实验结果
5.1.1分子的几何构型和晶体的性质
5.1.2核磁共振谱
5.1.3电子顺磁共振谱
5.1.4M?issbauer谱
5.1.5升华热和其他数据
5.2理论解释
5.2.1杂化模型
5.2.2相关效应模型
5.2.3分子轨道法
5.2.4价键法
5.2.5目前的难点――XeF6的分子结构和价键性质
参考文献
1.6希有气体化合物的应用
6.1原子能
6.1.1反应堆工艺
6.1.2核燃料工业
6.1.3放射性氡的处理和氡化合物的应用
6.2化学和化学工业
6.2.1分析试剂
6.2.2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过程
6.2.3其他
参考文献
2.氢
2.1前言
参考文献
2.2单质氢
2.1发现史
2.2氢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分布
2.3氢气的制备和生产
2.4氢的物理性质
2.5氢的化学性质
2.5.1氢在形成化合物时的成键特征
2.5.2氢同非金属的反应
2.5.3氢同金属的反就
2.5.4氢同氧化物的反应
2.5.5氢同其他化合物的反就
2.5.6氢气的分析
2.6正氢和仲氢
2.3氢原子和氢核
3.1原子氢
3.2氢原子的性质
3.3氢的同位素
3.4有关氢的核反应
2.4氢化物
4.1氢化物按周期系的分类
4.2离子型氢化物
4.2.1活泼金属氢化物的离子模型
4.2.2离子型氢化物的制备
4.2.3离子型氢化物的物理性质
4.2.4化学性质、用途和安全操作
4.2.5氢化铍和氢化镁
4.3过渡金属氢化物和边界氢化物
4.3.1概论
4.3.2希土金属氢化物
4.3.3锕系元素氢化物
4.3.4其他过渡元素氢化物
4.3.5边界氢化物
4.3.6过渡金属合金氢化物
参考文献
2.5配位氢化物
5.1金属铝氢化物
5.1.1历史发展
5.1.2氢化铝锂(四氢合铝酸锂)LiAlH4
5.1.3氢化铝钠(四氢合铝酸钠)NaAlH4
5.1.4其他金属铝氢化物
5.1.5配位铝氢化物的热分解
5.2金属硼氢化物MBH4
5.2.1碱金属硼氢化物
5.2.2硼氢化铍和硼氢化铝
5.2.3硼氢化铀和硼氢化铝
5.2.4其他硼氢化物
5.2.5金属硼氢化物的光谱性质
5.3过渡元素的氢配位化合物
5.3.1一般介绍
5.3.2过渡金属氢配位化合物的一般制备方法
5.3.3氢配位体的本性
5.3.4过渡金属氢配位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研究
5.3.5过渡金属氢配位化合物在催化中的作用
5.3.6有各种烃类参与的催化反应举例
参考文献
2.6氢键
6.1共价型氢化物中的氢键
6.2氟化物
6.3酸式盐
6.4关于氢键的理论
参考文献
3.碱金属
3.1碱金属元素概论
参考文献
3.2锂
2.1发现史
2.2存在和分布
2.3锂的核性质
2.4金属锂的性质
2.4.1物理性质
2.4.2化学性质
2.5锂的提取工艺、金属锂的制备及应用
2.5.1锂的提取工艺
2.5.2金属锂的制备
2.5.3金属锂的应用
2.6锂的重要化合物
2.6.1锂和其它金属所生成的化合物
2.6.2氢化锂LiH
2.6.3卤化锂
2.6.4锂的氧化物
2.6.5氢氧化锂LiOH
2.6.6硫化锂、氮化锂和碳化锂
2.6.7碳酸锂Li2CO3
2.6.8硫酸锂Li2SO4
2.6.9硝酸锂LiNO3
2.6.10锂的磷酸盐
2.6.11锂的若干其它含氧酸盐
2.6.12氨基锂
2.6.13锂的配位化合物
2.6.14有机锂化合物
2.7锂的毒性
2.8锂的分析
参考文献
3.3钠、钾、铷、铯和钫
3.1发现史
3.2存在与分布
3.3金属的冶炼、制备及应用
3.3.1钠
3.3.2钾
3.3.3铷和铯
3.4核性质
3.4.1钠
3.4.2钾
3.4.3铷
3.4.4铯
3.4.5钫
3.5金属的性质
3.5.1物理性质
3.5.2化学性质
3.6重要化合物
3.6.1金属间化合物
3.6.2氢化物
3.6.3卤化物
3.6.4氰化物和氰酸盐
3.6.5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
3.6.6氢氧化物
3.6.7硫族化物、氮族化物、碳族化物和硼化物
3.6.8硼酸盐、碳酸盐、硅酸盐和铝硅酸盐
3.6.9亚硝酸盐、硝酸盐和磷酸盐
3.6.10硫酸盐、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
3.6.11次卤酸盐、亚卤酸盐、卤酸盐和高卤酸盐
3.6.12碱金属的有机酸盐和金属有机化合物
3.3.13配位化合物
3.7生物活性
3.8分析化学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分子式索引
……
由于简介很多,故在1楼或者2楼继续贴出.或者在Google上面找介绍.
作者简介:
申泮文院士
http://web.nankai.edu.cn/rencai/yuanshi/spw_p.gif
化学家。广东省从化县人。1940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南开大学教授,无机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储氢材料专题组顾问。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和金属氢化物化学的研究工作。在教学方面,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吸收无机化学发展新成果,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撰写并翻译出版了一批无机化学专著和教科书,多次举办层次不同的无机化学教师讲习班,为发展我国无机化学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在科研方面,创立我国独特的方法合成一系列离子型金属氢化物,以化学方法研究并合成了三类主要的储氢合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镍/金属氢化物可逆电池,不断取得新成果并创建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与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奖。南开大学和山西大学双聘教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青莲院士
http://www.gymzzx.com/chengmz/pic/zhql.jpg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1908年出生于江苏常熟支塘镇,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张青莲进入瑞典斯德哥尔摩物理化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1937年张青莲回国,他历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院士、化学部副主任,国家科委稳定同位素专业分组组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委员。
张青莲专长是无机化学,他长期从事该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同位素化学造诣尤深,主要在同位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动力学效应以同位素的天然丰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张青莲是我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致力于国防现代化事业,对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曾起重要作用,他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国防化工先进工作者称号。张青莲发表了《从事同位素化学研究五十年》和《同位素研究又十年》等学术论文百余篇,并曾主编《化学学报》和《无机化学丛书》18卷。近年来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他主持精密测5种稀有金属元素的原子量,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这是我国对化学元素的自然常数测定的重要贡献,张青莲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张青莲说:“回顾自己多年来所走的路,要说什么特别出色的成就和贡献,我觉得谈不上。但是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努力,甚至也向一些新的领域进取,而且,只要进去,总能有所收获。当然这一切并非没有个人的努力和作用,但也同时有机遇、环境和周围同志们、研究生们的互相合作和支持,要说荣誉,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可以说,祖国壮丽的山川璀璨的文化哺育了我,抗战的艰苦岁月和生活锻炼了我,这是我一生受益不尽的。至于其他,那就是自己的努力、环境、机遇了。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一生看到过屈辱,更看到了胜利,看到过贫穷,更看到了温饱,看到过孱弱,更看到强盛。我的一生无非是这沧桑巨变的一粟而已。生活,在我这一生,应该是喜上眉梢的。”
黄春辉院士
http://xgb.pku.cn/about/yuanshi/hch.gif
黄春辉,女,无机化学家。1933年出生于河北,祖籍江西。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复旦大学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院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春辉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前者内容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
著有《稀土配位化学》(1997)和《光电功能超薄膜》(2001)。此外还参加编写了《无机化学丛书第七卷 钪及稀土元素》,《稀土》等四本专著。发表论文300余篇,并被《Chem. Rev.》等著名杂志他引800余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三等奖各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黄春辉教授已培养出20余位理学博士和5位博士后,其中两位获全国优秀百篇论文(1999,2003),三位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刘元方院士
http://www.ssreader.com.cn/ys/lyyshtml/images/lyf.jpg
刘元方,放射化学家,籍贯浙江镇海,生于1931年2月。1948~1949在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上学,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曾任燕京大学学生会主席。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核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1990~1997),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主席(1993~1995),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1992至今)。
40年来,他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作过许多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在创立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教育事业中作出了贡献。1995年在我国最早开展了热原子化学研究;1960年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台5万转/分浓集235U的气体离心机;利用超铀元素重离子核反应首次直接制得251Bk,解决了从几十种元素中快速分离纯Bk的难题,重制了251Bk的衰变纲图;建立了从核燃料废液中提取Rh,Pd和Tc的优于国外的先进流程;80年代起,系统地开展放射性核素标记抗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成绩优异,其中111In标记化学等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他负责的“从金川矿中提取铑和铱的新方法”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最先从生物体提取与稀土相结合的蛋白质,并测定了分子量与结合常数。
1994年以来,在生物-加速器质谱学研究尼古丁的基因毒性中作出了突出成果。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发表论文70多篇,在生物微量元素化学方面发表论文约30篇;著有“放射化学”(无机化学丛书16卷,科学出版社,1988)等书三种。
戴安邦院士
http://dawww.nju.edu.cn/yuanshi/dab/dab.jpg
戴安邦 (Anbang Dai; A.B.Dai 1901-1999) 无机化学家。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3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科委化学组组员,《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无机化学学报》主编。
他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对硅、铬、钨、钼、铀、钍、铝、铁等元素的多核配合物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硅酸聚合作用理论”的研究,澄清了百年来多种片面和自相矛盾的有关报导,是该领域第一个定量理论,论证了合成氨催化剂活化氮的活性中心是铁原子簇,提出了七铁原子簇活性中心结构模型。
他发表论文240多篇,获1978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全国科学大会奖,1986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0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
-=-=-=-=-=-=-=-=-=-=-=-=-=-=-=-=-=-=-=-=-=-=-=-=-=-=-=-=-=-=-=-=-=-=-=-=-=-=-=-=-=-=-=-=-=-==-=-=-=-=-=-=-=-=-=-=-=-=-=-=-=-=-=-=-=-=-=-=-
高等无机化学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陈慧兰等
简介: 该书是根据国家教委理科教材选题规划编写出版的我国第一本高等无机化学教材。本书从群论等现代结构理论的观点较深入地讨论了一些新型无机化合物,如过渡金属簇合物;硼烷、碳硼烷及其衍生物;夹层化合物等结构、成键。并涉及对一些现代物理研究方法无机化学中的应用。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无机化学发展的新兴领域,反映了当前国际无机化学的面貌和发展趋势。该书具有相当的水平和特色,对于高等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及理论究起了较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
固体化学导论
作者:苏勉曾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无机化学家。1924年8月生。河南省信阳人。1943—1946年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化学系。1948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从1948年到现在历任助教、讲师、教授。其中1963—1965年去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研究所进修。
苏勉曾在1949年10月前曾任著名化学家钱思亮的助教,在50年代初又曾协助曾昭抡和唐敖庆教授讲授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又协助张青莲教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创建我国第一个无机化学专业。随后又和苏联来华专家一起,陆续开设反映当时无机化学发展方向的全部专业化课程,编写了教材,出版了专著,举办了全国性的讲习班,推动了我国无机化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1954—1964年,苏勉曾从事稀有金属氯化、冶金的物理化学研究。他不仅进行了绿柱石、褐钇铌矿、独居石等矿石的氯化工艺研究,而且深入探讨某些氯化反应的热力学。如研究了钬、铒、镱、铪的氯化物与氧化物的平衡以及镧、钇、钽的氧化物与氯的反应平衡,其中氯化铪与氧反应的实验结果,纠正了印度Prakash的理论计算错误,提出了Ta2O5在KCl-NaCl熔盐氯化物物中,FeCl3的存在起着催化氯化作用的新论点。他还系统研究了熔盐氯化中涉及的基础问题,如各种稀土金属氯化物与熔融碱金属氯化物之间的作用和相平衡,以及稀土和钍的氯化物气相水解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这些工作,当时在国内是唯一的,对于我国稀土金属的冶炼和研究起到了理论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8—1991年,苏勉曾的学术活动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敏锐地观察到国际上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固体化学这一新兴学科的重要性,在我国首次建立了无机固体化学三级学科。从1978年起,他在国内首先开设固体化学课程,编写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固体化学导论》专著,合译出版了国际名著《固体化学及其应用》。由苏勉曾倡导在中国化学会组建了无机固体化学与合成化学专业组。由他主持举办了全国固体化学与合成化学学术讨论会和固体化学研讨班,推动了我国无机固体化学的科研和教学的开展。在此期间,他还多次到美国、西欧和苏联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被聘为《电化学学报》( Bulletin of Electro-chemistry)国际编委。
苏勉曾与夫人黄竹坡在北京大学校园
自1980年以来,苏勉曾开展了X射线激发发光和X射线诱导激励发光的研究。光激励发光被认为是当前发光学中的三个前沿课题之一,它可以应用于辐射能量和信息储存,可以组成计算X射线诊断系统。苏勉曾自1984年与国外同时开展激励发光现象的研究和光激励发光材料研究,已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他所提出的光激励发光机理的能带模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他领导并参加的氟氯化钡铕的合成、发光性能及其在X射线增感屏中的应用,荣获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成果已用于生产,产品已在2000所医院使用,使X光辐照剂量减少80%。1987年研究成功另一种稀土高速医用增感屏,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苏勉曾还是学会工作和学术编辑工作的热心人。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及副秘书长、中国发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报》、《化学通报》常务编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发光学报》编委,《稀有金属》副主编。
苏勉曾的夫人黄竹坡也是一位无机化学家,他们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同学。黄竹坡生于1926年1月,原籍山东省昌邑。1943—1948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4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曾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并担任了无机化学、稀有元素化学及工艺学、化学文献、无机固体发光材料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多年来从事稀有元素氯化冶金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发光材料化学与物理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约80篇。1983—1985年承担轻工业部的研究课题——分散型6500K达标卤磷酸钙荧光粉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该成果已通过鉴定,并已应用于工业生产,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固体化学基础
题名/作者: 固体化学基础 崔秀山编著
ISBN号: 7-81013-420-5
出版发行项: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8
内容简介:本书从化学的角度以点阵和倒易点阵理论贯穿全书的主线,以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为重点内容,系统介绍晶体的宏观对称性和微观对称性、晶体的X射线衍射和晶体结构等内容。
-=-=-=-=-=-=-=-=-=-=-=-=-=-=-=-=-=-=-=-=-=-=-=-=-=-=-=-=-=-=-=-=-=-=-=-=-=-=-=-=-=-=-=-=-=-=-=-=-=-=-=-=-=-=-=-=-=-=-=-=-=-=-=-=-=-=-=-=-=
稀土光谱理论
作者:张思远 毕宪章
页数:285
出版日期:1991年12月第1版
-=-=-=-=-=-=-=-=-=-=-=-=-=-=-=-=-=-=-=-=-=-=-=-=-=-=-=-=-=-=-=-=-=-=-=-=-=-=-=-=-=-=-=-=-=-=-=-=-=-=-=-=-=-=-=-=-=-=-=-=-=-=-=-=-=-=-=-=-=
稀土化学
作者:苏锵
http://ce.sysu.edu.cn/images/linsa.jpg
作者简介:生于1931年7月15日,广东广州人。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1948~1950年,中山大学化工系;1950~1952年,北京大学化工系;1952年院系调整至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稀土研究工作至今已40余年。历任稀土研究室课题组组长和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任,发光学会副理事长,《稀土》、《化学学报》、《中国化学》、《无机化学报》、《应用化学》副主编和1989年第二届国际稀土光谱讨论会主席,1997年第三届国际F元素会议国际科学委员会会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2~1954年参加了从独居石提取钍和混合稀士的研究和建厂工作,所得的钍满足了锦州石油六厂合成石油所用催化剂的需要。1954~1955年建立了从含钒炉渣中提取五氧化二钒的中间工厂,全套设备移交工厂。1958年组织和参加了从独居石的混合稀土和包头稀土尾矿中提取分离稀土的中间工厂的建立,研究和综合了分级沉淀,分级结晶,氧化还原,离子交换和溶剂萃取等分离方法,获得了除钷(Pm)以外的全部单一纯稀土。1952~1962期间,提出了工业用的铈的湿法空气氧化法和利用钇的位置变化来分离钇的原理和萃取法,提出了分离稀土的流程,同时并开展了稀土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等溶液化学的研究。提出了不用贵重仪器分析镧、铈、钕、铽、镱(La、Ce、Nd、Eu、Tb、Yb)等稀土的方法。
  1972~1977年组织和参加研制掺钕的铝酸钇激光晶体,用于炮兵测距;组织和参加了无机液体激光物质及稀土发光材料的研制与推广。上述稀土的提取、分离、分析与应用工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后开展稀土固体化学和非三价稀土化学的基础研究,合成了一系稀土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研究其光谱和发光性质与磁化学。首次实现铽(Tb)和镨(Pr)的光氧化和四价铽(Tb)的萃取分离;并提出在空气下钐、铕、镱、铥(Sm、Eu、Yb、Tm)在一些硼酸盐发光材料中还原成二价简便与安全的新方法。为开发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离子吸附型矿中量丰富的镝(DY)和钆(Gd)在发光材料中的应用,与韩国合作研制镝(Dy)在高压汞灯中的应用,并通过吉林省科委的鉴定。近年,研制出新型的掺镝(Dy)的长余辉夜光材料,提出了可隆低全盛温度的湿化学法,获得高亮度和余辉材料,提出了可合成温度的湿化学法,获得高亮度和余辉时间长的稀土夜光材料。
  共培养博士生9名,硕士生16名。1990年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出版(稀土光谱)的英文论文集一本,1993年由河南科学出版社《稀土化学》专著一本,1994年主编《变价稀土元素化学与物理》会议论文集一本。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获钇—钡—铜—银—氧高温超导体的发明专利一项。
  曾应邀赴法国进行合作研究和赴德国作访问学者,赴韩国讲学,赴泰国、韩国、巴西、俄罗斯邀请报告,赴美、法、日、澳、波、芬参加国际会议并顺访荷兰与瑞典。曾与香港城市理工大学生物和化学系及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物理系进行合作。
  现正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中的“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资助的稀土基础研究项目。
-=-=-=-=-=-=-=-=-=-=-=-=-=-=-=-=-=-=-=-=-=-=-=-=-=-=-=-=-=-=-=-=-=-=-=-=-=-=-=-=-=-=-=-=-=-=-=-=-=-=-=-=-=-=-=-=-=-=-=-=-=-=-=-=-=-=-=-=-=
稀土配位化学
作者:黄春晖
简介:黄春辉院士
http://xgb.pku.cn/about/yuanshi/hch.gif
黄春辉,女,无机化学家。1933年出生于河北,祖籍江西。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复旦大学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院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春辉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前者内容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
著有《稀土配位化学》(1997)和《光电功能超薄膜》(2001)。此外还参加编写了《无机化学丛书第七卷 钪及稀土元素》,《稀土》等四本专著。发表论文300余篇,并被《Chem. Rev.》等著名杂志他引800余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三等奖各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黄春辉教授已培养出20余位理学博士和5位博士后,其中两位获全国优秀百篇论文(1999,2003),三位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
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三版)
作者:陈寿椿
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9
中图分类号: O611.3/05-2
图书简介:图书简介
-=-=-=-=-=-=-=-=-=-=-=-=-=-=-=-=-=-=-=-=-=-=-=-=-=-=-=-=-=-=-=-=-=-=-=-=-=-=-=-=-=-=-=-=-=-=-=-=-=-=-=-=-=-=-=-=-=-=-=-=-=-=-=-=-=-=-=-=-=
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基本原理
作者:[专著]/塞勒姆著;张敬畅, 曹维良译
出版年份:1987年5月,
编号:O641/3044
-=-=-=-=-=-=-=-=-=-=-=-=-=-=-=-=-=-=-=-=-=-=-=-=-=-=-=-=-=-=-=-=-=-=-=-=-=-=-=-=-=-=-=-=-=-=-=-=-=-=-=-=-=-=-=-=-=-=-=-=-=-=-=-=-=-=-=-=-=
无机化学-mit.rar
MIT的无机化学笔记.(英)
-=-=-=-=-=-=-=-=-=-=-=-=-=-=-=-=-=-=-=-=-=-=-=-=-=-=-=-=-=-=-=-=-=-=-=-=-=-=-=-=-=-=-=-=-=-=-=-=-=-=-=-=-=-=-=-=-=-=-=-=-=-=-=-=-=-=-=-=-=
Modern Inorganic Chemistry(英)
Author:C. CHAMBERS,A. K. HOLLIDAY
Release date:1975
Intro:This new book, like its predecessor, should also be of value in first-year tertiary level chemistry courses. The new syllabuses have made it possible to go much further in systematising and explaining
the fact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and in this book the first four chapters—the periodic table; structure and bonding; energetics: and acids and bases with oxidation and reduction—provide the necessary
grounding for the later chapters on the main groups, the first transition series and the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
-=-=-=-=-=-=-=-=-=-=-=-=-=-=-=-=-=-=-=-=-=-=-=-=-=-=-=-=-=-=-=-=-=-=-=-=-=-=-=-=-=-=-=-=-=-=-=-=-=-=-=-=-=-=-=-=-=-=-=-=-=-=-=-=-=-=-=-=-=
无机氧化物
-=-=-=-=-=-=-=-=-=-=-=-=-=-=-=-=-=-=-=-=-=-=-=-=-=-=-=-=-=-=-=-=-=-=-=-=-=-=-=-=-=-=-=-=-=-=-=-=-=-=-=-=-=-=-=-=-=-=-=-=-=-=-=-=-=-=-=-=-=
***********************************************************************************************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
-=-=-=-=-=-=-=-=-=-=-=-=-=-=-=-=-=-=-=-=-=-=-=-=-=-=-=-=-=-=-=-=-=-=-=-=-=-=-=-=-=-=-=-=-=-==-=-=-=-=-=-=-=-=-=-=-=-=-=-=-
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
作 者: 邢其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04-0
ISBN: 730103646
http://www.w999.com/pics/big/pic_new/7/33/223733.gif
图书简介:本书是一本习题集,由习题解答、解题示例、考题选编三部分组成。习题解答与邢其毅、徐瑞秋等四个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全部习题配套.
-=-=-=-=-=-=-=-=-=-=-=-=-=-=-=-=-=-=-=-=-=-=-=-=-=-=-=-=-=-=-=-=-=-=-=-=-=-=-=-=-=-=-=-=-=-==-=-=-=-=-=-=-=-=-=-=-=-=-=-=-
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
作 者: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704004275
作为一个化学专业的人.邢其毅我就不用介绍了吧.
本书简介:本书是在1980年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与第一版相比,本书在内容及章节安排上有较大变动,如将第一、二、三章合并,内容作了精简;将芳核的亲电取代一章合并到芳香烃一章中去;将合成高分子和有机合成新方法--相转移催化及偶极非质子溶剂的使用两章删掉,仅保留必要的内容,分散在有关章节中讨论;鉴于波谱分析的重要性,本版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较详尽的介绍。本版重新改写了立体化学一章,并提前到第三章,这样,便于把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贯穿于全书之中,也是本版的一大特色。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有关专业选用。
作者简介:
邢其毅院士
http://www.ssreader.com/images/ys/xingqiyi.jpg
邢其毅,1911年11月生,贵州贵阳人。1936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任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成果:编写教材及译著多种,主要有《有机化学》上下册(1957年)、《有机化学简明教程》(1956年)、《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1987年第一版被评为国家优秀教材)。研究有机反应及合成具有药用价值和分子结构有特点的化合物,曾进行不饱和脂肪酸及防已分子结构的测定,并提出简便测定结构的方法;提出一个具工业意义生产氯霉素的新方法,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参加并领导北京大学小组进行”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重大项目”我国特有草药及海洋生物的研究”,其研究人参中水溶性化学成分的工作,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开展我国花果香气的研究,已证明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有机化学中的氢键问题
题名/作者: 有机化学中的氢键问题 王庆文,杨玉桓,高鸿宾编
ISBN号: 7-5618-0617-5
出版发行项: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3
载体信息: 243页 20cm CNY6.50
-=-=-=-=-=-=-=-=-=-=-=-=-=-=-=-=-=-=-=-=-=-=-=-=-=-=-=-=-=-=-=-=-=-=-=-=-=-=-=-=-=-=-=-=-=-==-=-=-=-=-=-=-=-=-=-=-=-=-=-=-
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第二版)
作者:顾可权
出版发行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
自由基化学
作者:R.L.Huang
-=-=-=-=-=-=-=-=-=-=-=-=-=-=-=-=-=-=-=-=-=-=-=-=-=-=-=-=-=-=-=-=-=-=-=-=-=-=-=-=-=-=-=-=-=-==-=-=-=-=-=-=-=-=-=-=-=-=-=-=-
曼尼希反应和曼尼希碱化学
编者:方道正
出版发行项: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内容介绍:本书详细介绍了在有机合成化学上占有重要位置的曼尼希反应的发展史,应用范围,反应理论,各种类型的曼尼希反应及曼尼希碱的化学行者和用其合成的一系列具有各种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化合物.
本书可以供从事有机合成的工作人员,高等院校教师,高年纪学生及研究生参考,也是从事医药及火炸药合成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可参看正文的”内容简介”)
-=-=-=-=-=-=-=-=-=-=-=-=-=-=-=-=-=-=-=-=-=-=-=-=-=-=-=-=-=-=-=-=-=-=-=-=-=-=-=-=-=-=-=-=-=-==-=-=-=-=-=-=-=-=-=-=-=-=-=-=-
有机化学中的光谱方法
http://www.sinobook.com.cn/press/pd/301/bkimg/19818.jpg
作者:[英]Dudley H.Williams Ian Fleming著
王剑波 施卫峰 译
ISBN:ISBN 7-301-04865-3/O·502
内容简介:作为有机光谱鉴定的教材,本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的基本原理及其最新进展。本书第1版自1966年面世以来,先后连续修订,目前已出至第5版,可见其生命力的旺盛及受读者欢迎的程度。注重于应用光谱方法解决结构问题的实用性是本书的最大特点。作者仅以浅显的理论说明了这几种谱学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构型、构象确定上的应用,但书中却配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这样不仅以便于说明问题,也为读者查找使用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在第5章中,作者给出了相当数量的例子,旨在帮助读者提高用谱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还涉及了最新发展的各种谱学方法。本书对于应用光谱学课程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是一本极佳的参考书,也是从事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谱学研究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
章节目录:
目录 1.紫外和可见光谱 2.红外光谱 3.核磁共振谱 4.质谱 5.结构鉴定练习 索引
-=-=-=-=-=-=-=-=-=-=-=-=-=-=-=-=-=-=-=-=-=-=-=-=-=-=-=-=-=-=-=-=-=-=-=-=-=-=-=-=-=-=-=-=-=-==-=-=-=-=-=-=-=-=-=-=-=-=-=-=-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http://book.kaoyantj.com/kaoyanimg/20041114103941.jpg
作者:宁永成
出 版 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ichard
R. Ernst签名作序
本书第一版自1989年发行以来,被众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仪器公司作为教材或参考书所采用,并于1992年在台湾发行了繁体字版。
本书第二版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的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并从方法学的角度全面讨论了几门谱学在确定有机化合物构型、构象上的应用。针对化学工作者的需要,书中以大量的谱图解析实例来重点论述了谱学原理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以提高用谱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用于从事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谱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
本书目录
第一版序
第二版前言
台湾版序
繁体字版序
Foreword to the Second Edition of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and Organic Spectroscopy”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核磁共振概论
1·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2 化学位移
1·3 自旋-自旋耦合
1·4 宏观磁化强度矢量
1·5 弛豫过程
1·6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
综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核磁共振氢谱
2·1 化学位移
2·2 耦合常数J
2·3 自旋耦合体系及核磁共振谱图的分类
2·4 几种常见的二级谱体系
2·5 常见的一些复杂谱
2·6 辅助谱图分析的一些方法
2·7 双共振
2·8 核磁共振中的动力学现象
2·9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综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核磁共振碳谱
3·1 概述
3·2 化学位移
3·3 碳谱中的耦合现象及各种去耦方法
3·4 弛豫
3·5 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
综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脉冲序列的应用和二维核磁共振谱
4·1 基本知识
4·2 碳原子级数的确定
4·3 二维核磁共振谱概述
4·4 J分辨谱
4·5 异核位移相关谱
4·6 同核位移相关谱
4·7 NOE类二维核磁共振谱
4·8 接力类位移相关谱和总相关谱
4·9 多量子二维核磁共振谱
4·10 检出1H的异核位移相关谱
4·11 组合式的二维核磁共振谱
4·12 三维核磁共振谱
综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有机质谱法
5·1 有机质谱基本知识
5·2 质量分析器
5·3 电离过程
5·4 亚稳离子及其检测
5·5 串联质谱和色谱-质谱联机
5·6 色谱-质谱联机
综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质谱图分析
6·1 确定分子量和元素组成式
6·2 有机质谱中的反应及其机理
6·3 常见官能团的质谱裂解模式
6·4 质谱图的解析
6·5 质谱图的计算机检索
综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7·1 红外谱图基本知识
7·2 红外光谱原理
7·3 官能团的特征频率
7·4 红外谱图解析
7·5 红外光谱学近期发展
7·6 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综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紫外和可见光谱
8·1 基本知识
8·2 基本原理
8·3 各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
8·4 紫外谱图的解析
8·5 紫外-可见光谱的进展
综合参考文献
第九章 谱图综合解析
9·1 综合解析一维核磁共振谱和其它谱图的步骤
9·2 确定未知物所含官能团(或结构单元)
9·3 基于二维核磁共振谱推导有机化合物结构
9·4 推导结构或谱图指认例
综合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十章 谱学方法测定构型构象
10·1 核磁共振法
10·2 质谱法
10·3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法
10·4 仿酶模型化合物构象测定
参考文献
附录
1 用乘积算符分析脉冲序列的原理
2 常见官能团红外吸收特征频率表
3 Subject Index (spectroscopic methods and theories)
-=-=-=-=-=-=-=-=-=-=-=-=-=-=-=-=-=-=-=-=-=-=-=-=-=-=-=-=-=-=-=-=-=-=-=-=-=-=-=-=-=-=-=-=-=-==-=-=-=-=-=-=-=-=-=-=-=-=-=-=-
有机化学中的人名反应
作者:俞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1984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有机化学的661个人名反应,其中除经典的有机人民反应外,亦介绍了新的有机人民反应,例如卡米它尼-福库马吐逆质谱合成……
对于比较重要的有机人名反应除了介绍基本内容和有关文献外,并对反应历程进行了讨论.
-=-=-=-=-=-=-=-=-=-=-=-=-=-=-=-=-=-=-=-=-=-=-=-=-=-=-=-=-=-=-=-=-=-=-=-=-=-=-=-=-=-=-=-=-=-==-=-=-=-=-=-=-=-=-=-=-=-=-=-=-
加州大学化学考试
简介:加州大学化学考试的试题和答案.
-=-=-=-=-=-=-=-=-=-=-=-=-=-=-=-=-=-=-=-=-=-=-=-=-=-=-=-=-=-=-=-=-=-=-=-=-=-=-=-=-=-=-=-=-=-==-=-=-=-=-=-=-=-=-=-=-=-=-=-=-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Mechanisms
http://images.amazon.com/images/P/0471601802.01._PIdp-schmooS,TopRight,7,-26_SCMZZZZZZZ_.jpg
Hardcover: 1495 pages
Publisher: John Wiley & Sons; 4th edition (July 1, 1992)
Language: English
ISBN: 0471601802
Product Dimensions: 3.0 x 6.5 x 9.8 inches
Editorial Reviews
Review
“…the book remains tremendous value for money…more pages per buck than most other texts…so it will remain a firm favourite as a general organic text and an easy-to-use 1-volume reference…will undoubtedly appear in all organic chemistry libraries and probably on many chemists personal bookshelves too.”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Journal, Vol. 5, No. 6, November 2001)–This text refers to the Hardcover edition.
Book Description
From the reviews of the Fourth Edition …
“March has been uncompromising in his search for clarity and utility in presentations of a wide variety of essential organic chemistry. It remains an accessible and useful tool for both specialists and nonspecialists in the field. It does an excellent job both as a text for first-year graduate students and a handy reference for others.”-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The ratio of information to price makes this book a wonderful bargain.”-American Scientist
New to this Fifth Edition:
* Michael Smit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joins as coauthor for the Fifth Edition
* Contains 20,000 valuable, selected references to the primary literature-5,000 new to this edition
* 40 entirely new sections covering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organic chemistry since the previous edition
* Updated illustrations of molecular structures–This text refers to the Hardcover edition.
(From Amazon.com)
-=-=-=-=-=-=-=-=-=-=-=-=-=-=-=-=-=-=-=-=-=-=-=-=-=-=-=-=-=-=-=-=-=-=-=-=-=-=-=-=-=-=-=-=-=-==-=-=-=-=-=-=-=-=-=-=-=-=-=-=-
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http://images.amazon.com/images/P/0471585890.01._PIdp-schmooS,TopRight,7,-26_PE12_SCMZZZZZZZ_.jpg
Hardcover: 1824 pages
Publisher: Wiley-Interscience; 5th edition (January 15, 2001)
Language: English
ISBN: 0471585890
Product Dimensions: 9.4 x 6.4 x 2.6 inches
Editorial Reviews
Review
“…the book remains tremendous value for money…more pages per buck than most other texts…so it will remain a firm favourite as a general organic text and an easy-to-use 1-volume reference…will undoubtedly appear in all organic chemistry libraries and probably on many chemists personal bookshelves too.”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Journal, Vol. 5, No. 6, November 2001)
Review
“…tremendous value for money…so it will remain a firm favourite as a general organic text and an easy-to-use 1-volume reference…”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Journal, Vol. 5, No. 6, November 2001)
From Amazon.com
-=-=-=-=-=-=-=-=-=-=-=-=-=-=-=-=-=-=-=-=-=-=-=-=-=-=-=-=-=-=-=-=-=-=-=-=-=-=-=-=-=-=-=-=-=-==-=-=-=-=-=-=-=-=-=-=-=-=-=-=-
Organic Chemistry (Brooks, 5th Ed, 1999)
http://www.personal.psu.edu/faculty/c/s/csr4/Chem39/Chem38Text.jpg
作者:John McMurry
Press:Brooks/cole
内容:Good luck. I sincerely hope you enjoy learning organic chemistry and come
to see the beauty and logic of its structure. I heard from many students
who used the first four editions of this hook and would he glad to receive
mor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ose who use this new edition.
xxxii
John McMurry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symmetric Synthesis
http://www.wiley-vch.de/books/tis/cover/0471400270.jpg
Hardcover: 536 pages
Publisher: Wiley-Interscience; 1 edition (February 7, 2001)
Language: English
ISBN: 0471400270
Product Dimensions: 9.5 x 6.4 x 1.3 inches
Short description
Asymmetric synthesis promotes formation of chiral molecules from achiral molecules and can be either catalytic or non-catalytic. I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particularly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or obtaining enantiomerically pure or enriched compounds.
From the contents:
Preface.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Alkylation and Catalytic Alkyl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Aldol and Related Reactions.
Asymmetric Oxidations.
Asymmetric Diels-Alder and Other Cyclization Reactions.
Asymmetric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and Other Reduction Reactions.
Applications of Asymmetric Reactions in the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Enzymatic Reactions and Miscellaneous Asymmetic Syntheses.
Index.
***********************************************************************************************
MIT有机结构试卷2份
2份MIT有机考试试题.考的是有机结构.波谱分析,内附答案
***********************************************************************************************

分析化学 Analysis Chemistry

***********************************************************************************************
分析化学 Analysis Chemistry
Molecular Fluorescenc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http://images.amazon.com/images/P/352729919X.01._PIdp-schmooS,TopRight,7,-26_PE9_SCMZZZZZZZ_.jpg
Hardcover: 250 pages
Publisher: Wiley-VCH; 1 edition (October 11, 2001)
Language: English
ISBN: 352729919X
Product Dimensions: 9.7 x 7.0 x 1.0 inches
Review:This textbook explains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matter and living system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he author describes steady-state and time-resolved fluorometric techniques, the effects of photophysical intermolecular processes and solvent polarity on fluorescence emission, the mechanisms of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and fluorescent molecular sensors for ions and molecules.Copyright © 2004
Amazon Link
-=-=-=-=-=-=-=-=-=-=-=-=-=-=-=-=-=-=-=-=-=-=-=-=-=-=-=-=-=-=-=-=-=-=-=-=-=-=-=-=-=-=-=-=-=-==-=-=-=-=-=-=-=-=-=-=-=-=-=-=-
电分析化学
作者:蒲国刚等编著
出版时间:1993.1.
载体形态:414页20cm,
ISBN号:7-312-00382-6
-=-=-=-=-=-=-=-=-=-=-=-=-=-=-=-=-=-=-=-=-=-=-=-=-=-=-=-=-=-=-=-=-=-=-=-=-=-=-=-=-=-=-=-=-=-==-=-=-=-=-=-=-=-=-=-=-=-=-=-=-
电化学测定方法
作者:东京大学工学部腾岛昭,陈震等译
-=-=-=-=-=-=-=-=-=-=-=-=-=-=-=-=-=-=-=-=-=-=-=-=-=-=-=-=-=-=-=-=-=-=-=-=-=-=-=-=-=-=-=-=-=-==-=-=-=-=-=-=-=-=-=-=-=-=-=-=-
分析化学武汉3版作者:武汉大学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分子发光分析法(荧光法和磷光法)作者:彭采尔等,祝大昌等译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
-=-=-=-=-=-=-=-=-=-=-=-=-=-=-=-=-=-=-=-=-=-=-=-=-=-=-=-=-=-=-=-=-=-=-=-=-=-=-=-=-=-=-=-=-=-==-=-=-=-=-=-=-=-=-=-=-=-=-=-=-
共振荧光与超荧光
作者:彭金生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
彭金生教授:
1985年成立量子光学研究室。彭金生教授在原子的共振荧光理论、超荧光拍、虚光场的物理效应,原子的相干捕获和压缩效应等量子光学方面取得一系列国际水平的成果,先后三次被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委任为合作研究成员。
-=-=-=-=-=-=-=-=-=-=-=-=-=-=-=-=-=-=-=-=-=-=-=-=-=-=-=-=-=-=-=-=-=-=-=-=-=-=-=-=-=-=-=-=-=-==-=-=-=-=-=-=-=-=-=-=-=-=-=-=-
固体中的光散射( Light Scattering in Solids)作者:M.Carnado(卡多纳)主编
出版发行项: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载体信息: 382页 19cm CNY3.05
-=-=-=-=-=-=-=-=-=-=-=-=-=-=-=-=-=-=-=-=-=-=-=-=-=-=-=-=-=-=-=-=-=-=-=-=-=-=-=-=-=-=-=-=-=-==-=-=-=-=-=-=-=-=-=-=-=-=-=-=-
核磁共振基础简论
作者:毛希安编著
出版发行项: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
-=-=-=-=-=-=-=-=-=-=-=-=-=-=-=-=-=-=-=-=-=-=-=-=-=-=-=-=-=-=-=-=-=-=-=-=-=-=-=-=-=-=-=-=-=-==-=-=-=-=-=-=-=-=-=-=-=-=-=-=-
化学因子分析
作者:潘忠孝 编著
出版发行项: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
ISBN号:7-312-00363-X
-=-=-=-=-=-=-=-=-=-=-=-=-=-=-=-=-=-=-=-=-=-=-=-=-=-=-=-=-=-=-=-=-=-=-=-=-=-=-=-=-=-=-=-=-=-==-=-=-=-=-=-=-=-=-=-=-=-=-=-=-
实用荧光分析法
作者:夏锦尧编著
出版发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2.3.
-=-=-=-=-=-=-=-=-=-=-=-=-=-=-=-=-=-=-=-=-=-=-=-=-=-=-=-=-=-=-=-=-=-=-=-=-=-=-=-=-=-=-=-=-=-==-=-=-=-=-=-=-=-=-=-=-=-=-=-=-
原子荧光谱分析
原子荧光光谱学

作者:邓勃主编
-=-=-=-=-=-=-=-=-=-=-=-=-=-=-=-=-=-=-=-=-=-=-=-=-=-=-=-=-=-=-=-=-=-=-=-=-=-=-=-=-=-=-=-=-=-==-=-=-=-=-=-=-=-=-=-=-=-=-=-=-
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第一分册_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
http://www.hopebook.cn/bigimg/1_product_6775.jpg
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第二分册_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第四分册_电化学分析

著作者:梁逸曾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号: ISBN:7502531114
简介:第二版《分析化学手册》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增删和补充。全套书由10个分册构成;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电分析化学、气相色谱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核磁共振液谱分析、热分析、质谱分析和化学计量学。第二版《分析化学手册》中注意贯彻了国家标准GB《量和单位》的基本原则,注重所用与有关国际规定的一致性,在取材上突出实用性,注重基础知识、基础数据与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容,在内容上注重科学性与准确性,在编排上强调系统性与查阅方便。本分册由两部分(两篇)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以及一些有关的术语定义等;第二部分主要编入了119个MATLAB原程序及使用示例,同时也给出了关于使用MATLAB语言进行化学计量学编程运算的基本方法,书中为方便读者还在第一部分适当收录了一些必要的应用数学与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与概念,在第二分增加了关于MATLAB原程序变量的说明与使用示例。本书为从事分析化学研究的技术人员了解和使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与参考资料。
目录书名:分析化学手册--化学计量学(第十分册)书号:7-5025-3111-4
第一篇:化学计量学方法
第一章:现代分析化学与分析信息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化学计量学中常用的名词与术语
第三章:分析采样理论和方法
第四章:化学试验设计与优化方法
第五章:分析检测理论与信号处理方法
第六章:多元校正与多元分辨
第七章:化学模式识别
第八章:计算机数字模拟法
第九章:化学构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十章:人工智能与化学专家系统
第十一章:统计学和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第二篇:MATLAB原程序及其应用
第十二章:使用MATLAB语言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编程运算简介
第十三章:MATLAB原程序目录说明
第十四章:MATLAB原程序
第十五章:MATLAB原程序变量说明与使用示例
-=-=-=-=-=-=-=-=-=-=-=-=-=-=-=-=-=-=-=-=-=-=-=-=-=-=-=-=-=-=-=-=-=-=-=-=-=-=-=-=-=-=-=-=-=-==-=-=-=-=-=-=-=-=-=-=-=-=-=-=-
高效液相色谱法
著作者:邹汉法张玉奎等编著
出版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书号:7-03-006716-9
出版时间:2001
-=-=-=-=-=-=-=-=-=-=-=-=-=-=-=-=-=-=-=-=-=-=-=-=-=-=-=-=-=-=-=-=-=-=-=-=-=-=-=-=-=-=-=-=-=-==-=-=-=-=-=-=-=-=-=-=-=-=-=-=-
Molecular Physic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Principle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Product Details
Paperback: 430 pages
Publisher: John Wiley & Sons (November 25, 2005)
Language: English
ISBN:3527405666
Book Description
The book comprehensively explains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diatomic and polyatomic molecules and their spectra in two separate, distinct parts. The first part concentrates on th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molecular physics, such as the vibration, rotation, electronic states, potential curves, and spectra of molecules.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approximation for the calculation of electronic wave functions and their energy is also covered. The introduction of basics terms used in group theory and their meaning in molecular physics enables the elegant description of polyatomic molecules and their symmetries. Molecular spectra and the dynam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ir excited states is given its own chapter. The theoretical part is then brought to an end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field of Van der Waals molecules and clusters, a field, which has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the last couple of year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covers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e. laser, Fourier, NMR, and ESR spectroscopies, used in the fields of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and material science.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reactions by coherent controls is also treated.
Appropriate for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physics and chemistry with a knowledge of atomic physics and familiar with the basics of quantum mechanics.
About the Author
Professor Wolfgang Demtröder studied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at the Universities of Münster, Tübingen and Bonn in Germany. He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in 1961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onn. After working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nd researc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Freiburg from 1961 to 1967, he went as a visiting fellow to JILA in Boulder, Colorado. In 1970 he accepted a post as full professor at the newly founded 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Germany, where he still works. Professor Demtröder was awarded the Max-Born-Award of the English and German Physical Society in 1995. He is the author of about 150 scientific papers and several books.
Amazon Link
***********************************************************************************************

纳米化学 Nanochemistry

***********************************************************************************************
Carbon Nanotubes
Author:RICHARD E. SMALLEY
作者简介:Education Hope College, Holland, Michigan, 1961 – 1963 B.S. (Che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 1965 M.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ew Jersey, 1971 Ph.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ew Jersey, 1973
Industrial Position Research Chemist, Shell Chemical Company, 1965 – 1969 Chairman of the Board and Cofounder of Carbon Nanotechnologies, Inc., 2000 – Present
内容摘要:Carbon nanotubes are unique nanostructures with remarkable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ome stemmingf rom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ite, and some from their one-dimensional aspects.
Initially, carbon nanotubes aroused great interest in the research community
because of their exotic electronic structure. As other intriguing properties
have been discovered, such as their remarkabl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their unique Raman spectra, and their unusu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terest has grown in their potential use in nanometer-sized electronics and
in a variety of other applications, as discussed in this volume.
-=-=-=-=-=-=-=-=-=-=-=-=-=-=-=-=-=-=-=-=-=-=-=-=-=-=-=-=-=-=-=-=-=-=-=-=-=-=-=-=-=-=-=-=-=-==-=-=-=-=-=-=-=-=-=-=-=-=-=-=-
Nano-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Press:CRC Press
Digest:
This book is designed for a one-semester course on Nano-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or Nano- and Microengineering. A typical
background needed includes calculus, electromagnetics, and physics. The
purpose of this book is to bring together in one place the various methods,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that students and engineers need in solving a
wide array of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formulation, modeling, analysis,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nd
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and NEMS). This book is not
intended to cover fabrication aspects and technologies because a great number
of books are available. At the same time, extremely important issues in
analysis, design, modeling, optim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NEMS and
MEMS have not been comprehensively covered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
Nanoscale Materials in Chemistry
http://images.amazon.com/images/P/0471383953.01._PIdp-schmooS,TopRight,7,-26_SCMZZZZZZZ_.jpg
Hardcover: 304 pages
Publisher: Wiley-Interscience; 1 edition (July 13, 2001)
Language: English
ISBN: 0471383953
Product Dimensions: 9.6 x 6.0 x 0.8 inches
From Book News, Inc.
Nanotechn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its study are described in the editor’s lengthy introduction to this group of eight essays. Respectively, the essays consider nanosize metals, semiconductors, ceramics, optical properties, magnetic properties, catalytic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Klabunde teaches chemistry at Kansas State U. in Manhattan, Kansas; the other contributors are chemists in industry or (mainly) in academic settings in Germany,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ustralia,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S.Copyright © 2004 Book News, Inc., Portland, OR
Review
“…group of eight essays…the essays consider nanosize metals, semiconductors, ceramics, optical properties, magnetic properties, catalytic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SciTech Book News, Vol. 25, No. 4, December 2001)
-=-=-=-=-=-=-=-=-=-=-=-=-=-=-=-=-=-=-=-=-=-=-=-=-=-=-=-=-=-=-=-=-=-=-=-=-=-=-=-=-=-=-=-=-=-==-=-=-=-=-=-=-=-=-=-=-=-=-=-=-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 Processing,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http://www.euro-surface.org/bilder/Nanostruct.jpg
edited :Carl C. Koch
Pages:350
Year:2001
ISBN: 0-8155-1451-4
-=-=-=-=-=-=-=-=-=-=-=-=-=-=-=-=-=-=-=-=-=-=-=-=-=-=-=-=-=-=-=-=-=-=-=-=-=-=-=-=-=-=-=-=-=-==-=-=-=-=-=-=-=-=-=-=-=-=-=-=-
Topics Appl. Phys Vol 80 Carbon Nanotubes
一些论文
***********************************************************************************************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物理化学的介绍这几天贴出来.先发资源.
***********************************************************************************************
*************************************************************
更新日志:
*************************************************************
May21:
无机:
材料科学与技术丛书(第1卷)固体结构.pdf
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基本原理.pdf
MIT的无机化学笔记:无机化学-mit.rar
无机氧化物.pdf
Modern Inorganic Chemistry.pdf

May26更新:
有机:
MIT有机结构试卷2份
May27更新:
物化:
Molecular Physic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Principle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May29更新:
纳米化学:
Carbon Nanotubes
Nano- and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Nanoscale Materials in Chemistry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 Processing,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Topics Appl. Phys Vol 80 Carbon Nanotubes

June13更新:
物理化学:
Femtochemistry
Surfaces, Interfaces, and Colloids(Second Edition)
表面的物理化学
表面化学
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新方法
表面与界面物理
电化学测定方法_藤__昭
电化学基础_杨文治
二维表面化学
分子反应动力学基础
分子反应动力学-列文-伯恩斯坦
分子反应动态学
化学热力学_McGlashan
胶体与表面化学 (第二版)_沈钟等
结构化学基础(第二版)
统计力学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唐有祺


标签: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786429.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化学丛书 Chemistry Books PDF文档 长期更新中 → https://www.books51.com/78642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