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索引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美)
巴里·埃森格林
扫描版.pdf

(人评价)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 :
标签 :


会员福利

 

概述:

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2008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 

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权威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为更好地理解这两场危机和金融体系,埃森格林在不同的年代(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与大陆(北美和欧洲)之间切换,将两次金融危机高超地交织在一起,更将每个年代的风云人物和重大事件一一对应,从而深入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宏观政策的失误表现、失误起因及其危害程度。 

他精炼总结道,任由银行破产、不肯扩大开支等大萧条的这些错误举措,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一一纠正。但这种不加区分的应对很快给高负债国家带来侵扰。在民众的压力下,决策者们很快屈服,在不成熟的时机转向了常规政策。其结果就是美国枯燥缓慢的复苏以及欧洲无休止的衰退。埃森格林最后指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两次危机,下一场金融危机定会不期而至。

在探究这场没有尽头的危机的诸多作品中,可能没有哪一本能比得上巴里·埃森格林的《镜厅》。 

作者简介: 

巴里•埃森格林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国际经济政策历史的学术奠基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美国艺术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等。代表作有《嚣张的特权》《金色的羁绊》等。

在宏观经济史、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市场、外汇制度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其关于金融危机、汇率制度和最优货币区的实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内容截图:


注:回复可查看隐藏内容(ED2K & 百度云盘),注册可直接在论坛查看福利:)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s://www.books51.com/2720.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美)巴里·埃森格林 → https://www.books51.com/27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已有 3 条评论

  1. books51
    2017/09/09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书号: 9787508665504

    发行时间: 2016年09月01日

    目录: 

     

    全球经济与中国未来:埃森格林与何帆对谈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最好的时代

    第一章 新时代的经济学

    “庞氏骗局”居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惕,这说明,在20 世纪20 年代如痴如狂的金融氛围里,投资者会一时冲动,盲目轻信。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在同样如痴如狂的20 世纪头10 年,投资者也没有看穿麦道夫的骗局。

    第二章 金色环球

    对当时那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盈利能力的过高预期,进一步催生了对股票的投资热情。就像20 世纪90 年代互联网的使用鼓舞了对与互联网有关的公司投资一样,20 世纪20 年代,广播的使用鼓舞了对广播公司的投资。

    第三章 惨烈的竞争

    从欧洲回流的资金进了美国的银行,美国的银行又把这些钱贷给股票经纪商和经销商,让华尔街的股市泡沫加速膨胀。

    第四章 不换法律就换人

    如果金融自由化没有办法通过更改法律来实现,那么就会通过强制来推行。1999 年,主张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布鲁克斯林?伯恩在美联储主席和财政部部长的逼迫下黯然离职。

    第五章 债由何来

    美国进口中国制造的产品,同时向中国提供安全的流动资产;而中国则向美国出口,同时用赚来的钱购买美国国债。两全其美,各得其所。

    第六章 西班牙城堡

    人们认为,资本从像德国这样的富国流入像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这样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和中国的资本流入美国一样,北欧的资本流入南欧也是双赢的。各得所需,皆大欢喜。 

    第二部分 最坏的时代

    第七章 空弹壳

    4 月初的某个晚上,杜兰特在晚饭后去了趟白宫。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并没有乘坐自己的豪华轿车, 而是打了辆出租车。在跟胡佛总统谈话时,他说:“美联储收紧贷款的做法是想要杀死能下金蛋的母鸡。”

    第八章 再遭重创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提高关税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负面作用,但这一反复提及的教训, 使得各国的决策者在2009 年抵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诱惑,而这又使得其他国际政策协调变得更加容易。

    第九章 欧洲的海岸

    投资者最担心的事情—他们原本在德国的资金,因政府的干预而化为泡影—终于发生了。德国央行既不能说服银行家们提供联合担保,也不能从其他央行那里得到贷款支持。由于彼此之间都不信任,政府和银行如同梦游一般,不知不觉走向了灾难。

    第十章 美国也会跌倒吗

    新船长能够拯救这条正在下沉的船吗? 2009 年1 月,奥巴马就任时,人们怀有同样的疑虑。

    第十一章 大体可控

    官员们将安抚人心视作己任。但在2007 年上半年,几乎没有为扭转经济下行出台政策, 这说明,决策者真的相信他们自己所说的话。

    第十二章 证据不足

    AIG(美国国际集团)发行了大量针对雷曼兄弟破产的保险,但是某些投资者自作聪明, 认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选择是节省购买保险的费用,因为大家普遍认为雷曼兄弟会像贝尔斯登一样得到救助。

    第十三章 下跌螺旋

    在短短的一年内,AIG 金融产品公司信贷相关收入增长了4 倍,但这一异常数字并没有引来实质性的质询,更不用说采取什么纠正行动。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能够预言美国的监管体制即将崩溃,这一案例最有说服力。

    第十四章 鱼腥和铜臭

    如果把那些离岸存款和批发资金放在一起,那么冰岛的银行业规模已经远远大于这个小国的经济规模。结果只有两种:要么是政治家实现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冰岛梦,要么是一场噩梦。 

    第三部分 向更好的时代进发

    第十五章 复古还是维新

    在总统就职典礼当天的凌晨2 点半,接替罗斯福担任纽约州州长的赫伯特?雷曼关闭了纽约的银行。股票交易所也关门了,这是历史上第三次休市。也许有人会说,这才是华尔街的第一个“雷曼时刻”。

    第十六章 人人有份

    21 世纪的决策者们成功地阻止了危机演变为另一场大萧条,但这减弱了对大刀阔斧改革的支持。奥巴马总统可能并非有意让自己的举措和罗斯福正好相反,将复苏置于改革之前。但事实的确如此。

    第十七章 高桥是清的反击

    日本的经验证明,货币扩张政策和财政刺激配合,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很难找到类似的成功案例。

    第十八章 二次探底

    1935 年刚就任法兰西银行行长的让?塔内里说,捍卫金本位制不仅是“单纯的国家需要”,还是“更广泛范围内的责任”。这是在“确定与错觉、节俭与投机、辛勤劳动与贪图近利”之间做出选择。

    第十九章 防止最坏的情况

    2011 年,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的时候,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简洁地总结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危机应对政策的主要成就。金说:“我们避免了一场大萧条。”

    第二十章 压力与刺激

    压力测试和银行休业政策一样,看起来非常严肃郑重,于是市场又相信了。回头去看1933 年的银行休业政策,或许我们得承认,这些政策都有“摆拍”的成分在内。

    第二十一章 非常规政策

    正如默文?金所言,决策者防止了一次大萧条。但他们本应做得更好。由于他们未能做得更好,经济复苏迟迟未见起色。 

    第四部分 避免重演

    第二十二章 华尔街和商业街

    问题在于,在这样的模式下,清算中心可以分担风险,但与此同时也把风险集中了起来。这样的改革无非是创造了更多大而不能倒的机构。这是不是一种进步,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

    第二十三章 非正常经济的正常化

    人们只看到金融机构没有乖乖掏钱,就开始反对各种应对危机的政策,包括经济刺激政策。政府在救助大银行,大银行却还在发奖金,政府居然没有好好教训这些恶棍。

    第二十四章 做到最糟

    一直以来,欧洲始终在尽可能地把问题变得复杂。它们忽视了银行体系的问题;忽视了南欧国家竞争力的恶化;它们自作聪明地让希腊在2012 年加入了欧元区,却从不关注希腊常年财政困难。

    第二十五章 黑衣人

    欧洲的危机首先是一场银行业危机。由于欧洲领导人的“妙计”,一场银行业危机成功地变成了金融危机、增长危机和政治危机。

    第二十六章 欧元生与死

    如何说服17 个欧元区国家一致同意?如何说服27 个欧盟成员国一起改革?建成欧洲的货币联盟大厦的任务,变成了一项永不停工的室内装修工程。

    结 论

    正是由于政策决策者成功地减少了80 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这预示着我们将在不到80 年内,遭遇另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出场人物表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2. books51
    2017/09/09

    大量历史真实数据的分析,对大萧条和0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衰退进行了深刻地剖析。经济的内在规律决定了经济危机不可避免,人性使得所有人都注定在危机的沼泽里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要是附注能设置在每一页下面就更好了,毕竟附注里有大量彩蛋。

  3. books51
    2017/09/09

    章节名:宏观研究者眼中的救市
    2017-05-30 15:41:32
    对刺激政策效果的评估见仁见智 。但批评者若仅指出 ,失业率高达 1 0 . 1 % ,比原来的政策目标整整高出 2个百分点 ,是有失公允的 。同时 ,若是像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 ·金所说的 ,我们避免了一场大萧条 ,也会有偏颇之处 。如果没有经济刺激政策 ,失业率会有多高 ?如果没有刺激政策 ,会不会真的出现和 2 0世纪 3 0年代大萧条一样的经济低谷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就要有相应的经济理论 ,能够比较在有经济刺激政策和没有经济刺激政策的不同情形下的经济体系的反应 。如果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模型 ,对财政乘数的估值会较高 ,对刺激政策的评价也会较高 。如果是古典的充分就业模型 ,公共支出的提高会导致利率上升 ,于是 ,相当数额的私人支出会被公共支出挤出 ,这意味着刺激政策并无对产出的正向促进 。在一个可以天马行空地创造模型的理论世界里 ,什么结论都有 。但模型的世界 ,尤其是世界本身 ,并非是天马行空的 。理论依赖于证据的检验 ,来决定其是否符合外部的世界 。随便举一个例子 ,古典模型认为 ,刺激政策会导致利率提高 ,而凯恩斯模型并不这样认为 。在实践中 ,利率一直保持在低位 ,这对凯恩斯模型更为有利 ,对古典模型则不利 。政府机构 ,如 C B O (国会预算办公室 )会为了政策决策 ,利用几种不同的模型预测经济前景 。 C B O主要选择那些结论和现实世界吻合程度较高的模型 。根据 C B O的几种模型测算 , 2 0 1 0年第二季度 ,有相较于没有刺激政策 ,有刺激政策能拉高美国的真实 G D P 1 . 7 % ~ 4 . 5 % 。之后 ,年 , G D P实际下降了 3 . 4 % 。 C B O的预测中间值表明 ,如果没有刺激政策 ,产出的损失可能要高 2倍 。根据这一预测 ,相比于没有刺激政策的情况下 ,刺激政策创造了 2 0 0万 ~ 4 8 0万个就业岗位 。 1 2其他国家的对策不一样 ,效果也各异 ,恰好可以作为对照 ,观察美国的情况 。如果其他国家遇到的困难和美国的相似 ,但刺激支出相对较少 ,而如果其他国家的经济衰退持续时间更长 、程度更深 ,就能说明刺激政策的效果 。像 I M F这样的国际组织经常做这种 “反事实 ”的推理研究 。曾任 I M F首席经济学家的奥利维尔 ·布兰查德的研究表明财政乘数大于 1 (在他的研究中 ,对财政乘数估计的中间值是 1 . 3 ) 。

    评估财政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困难在于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结果 。衡量 Q E的主要困难在于几乎没有可用的模型 。各国央行所采用的宏观模型通常并不区分不同的金融市场 。这些模型无法有效地捕捉金融市场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经济体系的 ,这可能正是 2 0 0 8年之前的金融不平衡没有被发现的原因之一 。政策的评估和政策的制定一样 ,大多数时候都是凭感觉 。需要观察的先是利率的变化 。 Q E 1实施之前 , 1 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 3 . 3 5 % ,到 2 0 0 8年年底已降为 2 % 。但问题在于 ,这一下降在多大程度上是实施 Q E所致 ,在多大程度上是其他因素所致 。经济疲弱 、对通货紧缩的担心 、逃向安全资产 ,这些因素都会压低国债收益率 。

    其他政策评估:

    房地产市场HAMP-效果:有限

    多德-弗兰克法案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

    衍生品转入清算中心—效果:减少银行利润,难以持续(How About 区块链?)

    They don’t know about liquidity trap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