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儒学课:三千年中国智慧精华读本 颜明德 epub+mobi+azw3 |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流淌于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符号。因此,学习和继承儒学的精华,也就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文化的精髓部分,通俗易懂,是学习儒学、认识和了解儒学的基础书籍。
【子分类】:
![]() | 中华儒学课:三千年中国智慧精华读本 颜明德 epub+mobi+azw3 |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流淌于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符号。因此,学习和继承儒学的精华,也就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文化的精髓部分,通俗易懂,是学习儒学、认识和了解儒学的基础书籍。
![]() | 生活的儒学 龚鹏程 扫描版 |
生活的儒学:内容概述
《生活的儒学》生活美的追求,是通于两端的,一端系在世俗生活的层面,即饮食男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一些现实生活的具体内容上;另一端则系在超越层,要追求美与价值。
《生活的儒学》若只流湎于世俗生活欲望的驰逐与享乐,将逐物而流,享受了生活,却丢失了生命。若仅强调美与价值,生命亦将无所挂搭,无法体现于视听言动之间。故礼乐文明,是即饮食男女以通大道的。道在饮食男女、屎尿稗梯之间,形成“不离世而超脱”的形态。
《生活的儒学》作者爬梳文献,重建中国饮食男女之史,以见王道政治及乐生宗教之大凡,替现代人重新认识儒家思想及生活美学,打开一扇窗户。
生活的儒学:作者概述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湾,祖籍江西吉安。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术融贯古今、会通中西,遍及文、史、哲、艺术、宗教诸领域,精通书法、武术,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有《“三教论衡”系列》(佛学新解、道教新论、儒学新思)《北溟行记》《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等。曾任台湾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佛光大学创校校长,中华道教学院副院长。2004年以后移居祖国大陆,倡导国学复兴,讲学南北。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 | 现代儒学论 余英时 扫描版 |
:
现代儒学论 目录:
序
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从明清思想基调的转换看儒学的现代发展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表现
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
“天地君亲师”的起源
钱穆与新儒家
现代儒学的困境
群己之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
儒家思想与日常人生
现代儒学论 【注】
《现代儒学论》从网络收集,免费分享!对您有助,是本站最大的荣幸。
《现代儒学论》禁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您喜欢《现代儒学论》,请耐心下载,ED2K资源需要有人做种,有时冷门资源需挂机等待。有特别需要的请去论坛求助资源,推荐大家用百度云盘共享。
![]() |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 张昭军 扫描版 |
: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
第一节 承接传统儒学之统绪
第二节 子学、佛学、西学的汇入
第二章 章太炎儒学思想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谨守朴学”,“随顺旧主”
第二节 从“与尊清者游”到“告谢本师”
第三节 “转俗成真”,趋于成熟
第四节 “回真向俗”,“切于人事”
第五节 思想学术,自成体系
第三章 章太炎对儒学的学术研究(上)
第一节 对儒学基本范畴的论述
第二节 对儒学经学的研究
第四章 章太炎c地儒学的学术研究(下)
![]() | 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 01 孔子研究 孔凡岭 扫描版 |
,对选文有简明的导读或提示。21卷文选约一千多万字,集百年儒学研究文献之大成,为今后的儒学研究提供了一部比较系统的学术参考文献;三、目录选编,每卷均精选与本专题相关的论著、论文目录,系统地反映了本专题儒学研究的百年历程,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专题文献目录,也可作为读者了解百年儒学的向导。《大系》三个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有述有作、述作结合,相辅相成的编纂思想。文选与目录索引两部分是 “述”,力求通过选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论著及专题研究的文献目录,全面反映百年来专家、学者研究儒学的学术水平,以“述”为主,每卷导论则是本卷主编研究本专题的学术论文,以“作”为主,体现了主编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水平。
![]() | 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 与作者论略 |
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
概述:
《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是由黄克剑、吴小龙编纂、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展现了现代新儒家学者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的思想,这是值得重视的。
《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中概述在十几年前,旅美学者杜维明曾著文论述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在现在看来,儒学的第三期发展不仅可能,而且已成为历史事实了。
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 目录:
《黄克剑:当代新儒学八大家论略》.pdf
《熊十力集》——熊十力著 黄克剑等编 页数485
《梁漱溟集》——梁漱溟著 黄克剑,王欣编 页数565页
《牟宗三集》——黄克剑,林少敏编
![]() | 中国儒学发展史 Zhongguo Ruxue Fazhanshi 2008 Scan-WSDU2 尚斌,任鹏,李明珠 |
中国儒学发展史
概述:
《中国儒学发展史》作者将儒家思想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框架之内,以中国儒学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为分期,《中国儒学发展史》以儒学发展史上主要人物的儒家思想为线索,结合时代背景、个人身世、别家论述等。
《中国儒学发展史》辨析各个历史阶段的儒学发展情况,把握儒学的源流、发展和特点,力图以广阔的视角和思辨的态度审视传统儒学在中国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作用、影响,功过与得失。
中国儒学发展史
内容截图:
中国儒学发展史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先秦和秦代时期的儒学
第三章 两汉时期的儒学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儒学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儒学
第七章 近、现、当代时期的儒学
中国儒学发展史 【注】
![]() | 中国儒学史 李景明&王均林&许凌云&姜林祥&苗润田&韩中文 扫描版 |
中国儒学史
概述:
中国儒学史是目前我们乃至世界上篇幅至巨的中国儒学通史。儒家文化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普遍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儒家文化以伦理恝置为中心;儒家文化以社会国家为本位;儒家文化以义务至上为准则;儒家文化以民本主义为依据;儒家文化以完美人格为理想;儒家文化以世界大同为归宿。
中国儒学史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近260万字的七卷本《中国儒学史》,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篇幅至巨的中国儒学通史。它是办学于孔子故乡的曲阜师范大学人文学者多年来研究儒学的一项颇有分量的成果,也是该校专门从事儒学研究的孔子文化学院向学界汇报其学术成就的代表作。
中国儒学史
内容截图:
中国儒学史 目录:
中国儒学史1先秦卷
中国儒学史2秦汉卷
![]() | 再塑民族之魂:易学与儒学 任俊华 扫描版 |
概述:
自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易学与儒学密不可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了解易学与儒学相结合的历史,也就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
本书对历史上著名的儒学人物和儒学经典文献中的易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中可以看出易学为儒学的发展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以及易学依靠儒学得以不断弦扬的历史轨迹。那些古今儒林高人,诸如孔子、荀子、孟子、董仲舒、焦延寿、扬雄、范仲淹、周敦颐、朱熹、王夫之、曾国藩、熊十力等,他们的智慧人生、治国方略与理论风采,书中都有通俗而深刻的概述,通过这些概述不难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内容截图:
![]() | 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全21卷) (傅永聚 & 韩钟文)扫描版 傅永聚韩钟文 |
作者: 韩钟文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书号: 9787101036879
发行时间: 2003年12月
地区: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是我院学术研究的开山之作,是一部大型的、相对成套的、专题成卷的儒学研究丛书。本套丛书力求通过选编20世纪以来儒学研究的代表论文论著,全面反映百年来专家学者儒学研究的成果及水平,以便为新世纪进一步研究儒学提供一部比较系统的学术参考文献。
![]() | 现代儒学论 (余英时)扫描版 余英时 |
![]() | 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 (张昭军)扫描版 张昭军 |
![]() | 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冯友兰方东美等) 扫描版 |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发行时间: 1993年12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
由黄克剑、吴小龙编纂、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出版了,展现了现代新儒家学者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的思想,这是值得重视的。十几年前,旅美学者杜维明曾著文论述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在看来,儒学的第三期发展不仅可能,而且已成为历史事实了。
![]() | 宋明儒学与长江文化 扫描版 郭齐勇 |
作者: 郭齐勇
图书分类: 文学理论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书号: 9787535139696
发行时间: 2004年10月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长江文化研究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缘由。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资料,作为亚洲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9%,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3%,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0%,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占全国的30%以上。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心向内地转移以及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文化研究日益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1995年8月在武汉举行的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把多学科、多层面、全方位研究长江文化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离开了长江文化,就没有中华文化;全面深入地研究长江文化,不仅有利于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而且对于从整体上认识长江流域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及其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乃至环太平洋地区的交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速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长江经济文化带的生成与发育,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实践价值。
![]() | 生活的儒学 扫描版 龚鹏程 |
![]() | 政治儒学 扫描版 蒋庆 |
作者: 蒋庆
图书分类: 哲学/宗教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书号: 9787108018489
发行时间: 2003年05月0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丛书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丛书,面向海内外学界,专诚征集中国中青年学人的优秀学术专著(含海外留学生)。本丛书意在推动中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奖掖新进人材,鼓励刻苦治学,倡导基础扎实又适合国情的学术创新精神,以弘扬光大我民族知识传统,迎接中华文明新的腾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