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金色花的秘密(1-9章) - 第 42 页

背景颜色  前景颜色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鼠标双击滚屏 (1-10,1最慢,10最快)

这是很複杂的,因为在宗教的世界里实验者和被实验的是同一个。这是複杂的、奇怪的,不可理解的,不合逻辑的。在宗教的世界里,知者和被知者是同一个。在科学的世界里,知者和被知者是分开的,事情是清晰地,明确划分的。但是在宗教里,每件事都溷合在一起,每件事都融入另一件事——甚至知者都不是单独分开的。宗教的知识无法与知者分开,它的知识恰恰就是知者本身。

 

要成为一个宗教的探寻着,一个人必须抛弃所有哲学。一个人必须扔掉所有先前的知识,因为所有之前的知识都是探寻的妨碍。带着先前知识,探寻将变得虚假——从最初就被毒化了。如果你已经下了结论那麽你怎麽还能继续探寻?(「这如同今天出发而昨天到达,就是最高明的黄帝也无法解答。」——庄子)成为一个基督徒不可能是虔诚的,成为一个印度教徒不可能是虔诚的。如果你是一个印度教徒你怎麽能够虔诚呢?成为一个印度教徒意味着你已经下了结论,你已经决定了真理是什麽。那麽现在探询的要点又是什麽呢?你要探寻什麽呢?所有你会做的都将是寻找支持你已下结论的证据和论证。但你的结论可能是错的——没人知道——因为你的结论不是你的,它只是社会递给你的东西。

 

社会非常有兴趣给你各种结论,社会根本不想给你意识好让你能够自己下结论。在你变得有意识之前,在你开始探索之前,给你塞满所有各种结论来阻止你去探索,因为探索者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探索的人是适合社会的,不探索的人是顺从的。他只接受各种指令、各种命令,并履行它们。他是墨守成规的,约定俗成的。一但你将一个信念塞进一个人的头脑,你就麻痹醉了他。信念是一种麻醉药。他开始相信,他继续相信。慢慢的,渐渐的,他开始想他的信念就是他的体验。

 

信仰是一个催眠系统。你继续提示孩子「你是印度人,你是印度教徒。」

 

你带他到寺庙,你将他引入宗教,所谓的宗教,还有各种仪式、典礼,不久他就开始被他是一个印度人的思想制约了,然后所有印度的都是对的,而不是印度的都是错的。

 

所有的社会都在做这件事。你已经麻醉了所有的孩子。他们意识的源头已经被毒害了。一旦你相信某件事,它就开始显得好像是事实。一旦你开始相信某件事,你就会发现各种对它的支持和帮助他的论据。然后你的自我也开始捲入了,现在他不只是一个是否真实的问题,在深处它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是对的,我还是你?,我怎麽可能错呢?——我必须是对的。」因此你选择所有支持你的事物,而生命是如此博大浩瀚,你能在里面找到所有的事物——不论你选择什麽,决定什麽。如果你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你会找到所有支持悲观主义的论据。如果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那里也有各种支持乐观主义的论据能够让你找到。

 

生命是二元的,生命是自相矛盾的,生命是多层面的。因而这个世界才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哲学、主义和宗教信仰。每一种宗教信仰都在局限的结论里存在着而各自感觉非常完美。

 

只有在现代,这些信仰者们才开始发现有了些难题。这是个伟大的祝福,因为他们开始意识都同时还有别的信仰存在。现在印度教不再那麽自鸣得意了,他知道世界上还有基督教。而基督教也不能继续相信它是真理的唯一版本了,因为这世界上还有回教、道教、佛教。而到底谁才是真知呢?这个时代是令人迷惑的——而它以前从未如此。

 

但是记住,这个溷乱是个极大的祝福,有些事将要发生,某种极为重要的事情将要发生。头脑里的溷乱是一个新黎明的开始。在未来人们将不会成为回教徒、印度教徒或佛教徒,人们只会成为探寻者。信仰正在消失,信仰的黑暗正在消失。未来没人再信仰什麽。人们将会探寻,他们会寻找,会信任。信仰是借来的,而信任是一个人自己的体验。

 

我现在教给你们的就是那种在未来会越来越多发生地宗教。我正在将未来带到现在。我在使你们成为纯粹的探寻者而不是信仰系统,准备进入体验而不带任何结论,开放自己准备接受真理而不管它可能是什麽——只是准备好接受真实的样子。

 

一个相信什麽的人是一个封闭的人,他的窗户和门是关闭的,他生活在一种监狱里。他不得不生活在监禁里——如果他打开窗子和门而阳光和风雨进来,那麽他的信仰系统很可能会被破坏。如果真理从所有方向进入,他将无法再保护他的信仰。他必须躲藏起来避开真实,他必须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没有窗户,那样就不会受到打扰,他就可以继续相信下去。这对社会来说是好的,但是对个人的健全发展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社会已经在给你各种玩具去玩——真如你给孩子们玩具好让他们融入玩耍之中而不会打扰你一样。那样父母就可以放心了,父亲可以继续看报纸,母亲可以继续在厨房忙碌,而孩子投身在各种玩具里面。

 

在印度的乡村,这已经成为惯例。贫穷的妇女也必须在田里工作而同时带着她们的孩子。如果孩子长大一些就能够自己玩了,但是当他们还很小的时侯还不能自己玩,他们就会成为母亲持续的打扰。他们会哭——他们饿了,或者他们尿湿了或着感觉冷了。这样妈妈不得不不断停下来照顾他们而耽误了工作,地主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的。所以这是一个惯例——给孩子吃一点鸦片,这样他们就会进入快乐的睡眠,梦到美丽的梦,而妈妈也可以保持不受打扰的工作。这对工作来说是好的,对妈妈来说是「好」的,对地主来说是好的,但是对孩子的健康来说却是极为危险的——那是毒品。但这就是已经发生的事。

 

社会给你信仰,从而你不再需要体验,你不会被探寻打扰。它这样做是因为探寻会佔有你所有的能量,那样的化你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员、一个好的站长、一个伟大的收藏家或者一个好员警。你会在探寻中变得疯狂,你会对内心世界越来越感兴趣,而外在的世界则会开始消失。

 

社会希望你过一种外向的生活,社会想让你成为高效率的、多产的——不管产品是好的还是坏的,那不是要点。即使你是在一个生产炸弹的工厂工作,你也必须是高效多产的。如果你在军队参军,你必须是有效率和永远服从指挥的。不管你在哪,不论工作是好是坏,那不是问题。不论社会决定什麽你都必须跟服,你不得不站在规定的线路上。而如果你成为一个探寻者,那就危险了,你会变得越来越内向。你考虑事情的重点将会改变,你的价值观将会不再一样。你不会再过多地在乎金钱,你不会再去想权利,你不会再有野心,你不会再佔有任何东西,你对财产的兴趣将会消失。你将会寻找内在的丰富,寻找内在神的王国。

 

但是这样你就变得对社会来说越来越没有效率。而社会不会提供一个新世界,即使那是个更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们将会是内向的,各自做自己的事而不是被别人呼来唤去做别人要求的事。那将会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们更加静心。那样的话政客们将不能再製造他们在过去曾经带给地球的那麽多灾难。如果人们是内向的,战争将会自动消失,谁还会在意打仗?谁还会在意去杀人和谋杀呢?

 

暴力已经被如此渲染得好像很美——打着国家和民族的旗号杀戮,以伊斯兰教的名义杀戮,以基督教的名义杀戮。这样杀戮变成美的。杀人就是杀人,不论你是为了基督教、国家还是民族都不会改变事实。那些只是杀人的藉口,毁灭的藉口,发疯的藉口。

 

每隔十年世界就发生一次大的战争,因为每个十年週期里人们在心里积攒了这麽多脓汁,以至于再压抑了,一个疯狂,一个全球性的疯狂就爆发了。

 

如果人们更加内向,战争会消失,政治会消失。如果人们更加内向,当然他们不会再有效率,因为他们不再是机器,但他们将会更加快乐。他们不会被持续的佔据,疯狂的佔据在各种事情里,但他们将会更加快乐,更加喜悦,更加欢庆。他们将创造出足够需要的东西,他们不会关注那些不需要的。

 

现在我们变得过于关注那些不需要的,我们能够不要它们,但是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被持续地训练成要不断地冲锋、奔跑和追逐。我们已经不知道其他的存在方式。

 

社会通过信仰麻醉你,从最开始就杀死你的探寻。宗教是让你的探寻从新觉醒。宗教意味着将你带到你的根源,你的本来面目。

 

记住,这不是好奇,这是非常虔诚的找寻。在不知道自己的情况下生活和死亡几乎是同样的。一个人怎麽能在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情况下生活呢?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那麽生命有什麽意义呢?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你又能做其他什麽事情呢?你如何能决定你的命运是什麽?是的,将会有很多噪音出现,但不会有一丝音乐存在。生活将会有很多算计,但是不会有任何庆祝。你将会有无数的东冲西撞,但是将不会到达什麽。从出生到死亡,你将会活在持续地紧张里,但是你不会知道美,不会知道生命的祝福和存在,因为你甚至不会知道你内心的美、祝福和存在,而那些是最贴近你的能够知道的事情,应该首先知道的事情。

 

进入生命的第一步就是自知。他不能只是好奇。有很多人的探寻只是出于好奇心,但是好奇永远不会成为生命的转变,那只会是再一次瘙痒而得到简单的满足。

 

从前有一个旅店的老闆,生意很不景气,已经入不敷出。无论他使用什麽办法都没什麽效果,他试着让别人来管理他的旅馆也仍然毫无起色。在绝望中他去谘询一个聪明的女人。

 

「很简单,」她将资费装进口袋后说:「你必须更改你旅馆的名字。」

切换至【手机版】|主站|Archiver|小黑屋|BOOKS51论坛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51La

GMT+8, 2025-5-19 07:24 , Processed in 0.04269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