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跟我来,我将会富足你的生命。」甚麽是富足生命的祕密呢?这个奥秘就是﹕以自我的形式死亡,以一个分离的个体消失,那麽整个宇宙以及祂所包涵的就都是你的了。停止占有,那麽所有的就是你的。占有是淼小有限的,而且你会死的。成为生气活现的秘密是在于能丢掉分离的想法的一个单一现象。而一旦它发生了,你就会感觉到生命在你身上灿烂起来了。
这事即使只是些微地发生了--如果你爱上了人,生命就灿然生辉了。只是两个人感到成为一体了,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要从爱裡面学到课题。只有两个人感到是成为一体的,多麽喜悦,多麽雀跃﹗试想,如果你爱上了整体,那麽将有多麽的狂喜和喜悦绽放了﹗那就是富足人生,无限生命。
分离你自己--有一些人如此自我地过活到竟然无法去爱;他们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了。过着分离的生活就是地狱,这是我对地狱所给的定义。过着没有分离的生活就是天堂。完全地消失而全然地融入整体了就是解脱–莫克夏(MOKSHA),涅槃(NIRVANA)。那就是终极的自由。
第二件事必要了解的是:生命是对立的。这也是道家最基本的着手处。所谓的对立性并不是指敌对的。这个正相反的相对立是指对立的双方是各为互补性的,他们相互支持。没有死亡,生命无法单独存在,因此死亡并非敌人。既然生命无法单独存在于死亡之外,死亡怎麽可能是敌人呢?它必然是朋友。它给生命提供了基础︰它助益了生命,它激化了生命,它挑战了生命。
想想看。如果你的色身想要获得永生,你就一点都无法活命,你将会无限地延迟所有事情。设想一下「如果还有明天为何要在今天去爱呢?而如果明天是无限的,为何要庸人自扰呢﹖为什麽今天要轻舞呢?明天再看看吧。」如果想要色身生命活得久,你的延迟也会成为永久的。
你无法延迟因为你无法确定是否还有明天。没有人知道下一个呼吸气息是否尚存,只有笨蛋才会延迟。智者活在当下地过活。他无法承担任何延迟,因为他知道「只有此刻才是属于我的,就只有当下这一刻才是我的。下一刻也许是,也许不是。我怎能延迟呢?我怎能说出『明天』呢?」
愚蠢人会一直延迟到明天,智者只活在当下。智者知道只有当下此时此刻别无其他时空,而蠢蛋会鑽牛角尖于可能延迟到永久的琐事--面对所有境界他只活在当下。即使他生气了,他还是活在当下。如果他恋爱了,他会说:「我们明天再看看吧。」对于所有愚蠢的事他执着地过活,而对于所有光明的事他却会持续延迟。智者也会延迟,但他只会延迟蠢事。
葛吉夫(Gurdjieff)曾告诉他的门徒说:「当我祖父逝世时我才九岁。临终时他叫我走近他的卧床,并在我的耳边喃喃交代。他是深深地这爱着这个小孩。他必定早已看出这个小孩的潜力。他在小孩的耳边喃喃地说,只有一句简单的忠言外我没有甚麽可以给你,而我也不知道你此刻是否能理解。但要记住!等到有一天你或许可以成熟到有能力来理解它。务必要记住!只是一个简单的忠告:『当你要做任何错事时,先缓一下等个24小时吧。而每当你要做对的事时,甚至连一刻都不能延缓。如果你要生气了,要动用暴力,要做出侵犯行为时,就延缓个24小时。如果你是要分享爱时,即使连一刻都不要延缓。就只要活在当下,立即地!』」
并且葛吉夫还曾告诉他的门徒:「那个简单的忠告转化了我整个生命。」如果你能把它延缓24个钟头,你还能生得起气来吗?不可能的。能保持宁静安心地把它迟缓24小时,就是你无法再生气的足够保证了。如果有人能把它延滞24小时,有谁还能生气呢?沉思静想个24小时后,整个荒谬事就会示现出来给你:整件事看起来太可笑了。
而葛吉夫的确藉着这个简单的讯息给转化了。有时候很简单的讯息可以转化你,但是你必须活着经历过那些讯息。
因为有了死亡,生命才存在。死亡给了生命强度。死亡挑战了生命,它激化你活下去,并且是以最大最适宜的强度生存过活,因为--天晓得--或许没有明天了。死亡总是在煽动激励你要全然性地过活。所以死亡不是反对生命的,而是朋友。
所有正反合的事物(polarities)就是这样:正和反,爱和恨,美和丑,日和夜,夏和冬。男人和女人也是这样。没有女人则男人无法是。没有男人则女人无法是。他们都是辩证法过程中的一部分。在这些两极的物性中都具有相吸引性和相排斥性,因为吸引和排斥是无法被拆开的。因此当你觉得被一个女人或被一个男人吸引时,而同时也觉得被排斥。一部分的你想要和她在一起,一部分的你则想要独处。你总是一再犹疑不定。如果你和女人或者和男人在一起时,你就开始渴望有自己自主单独的自由空间了。突然间你会很感兴趣要自己自主单独的,你甚至不知这个想要自由的欲望是从何生起的。是女人或是男人,或其他人,在挑动着。一旦你离开了对方,这个欲求,渴望,这个想要自由的热切期望就消失无踪了。然后你会觉的惊奇,很讶异。当你是单独时就感到寂寞。你感觉不到你所想像中的那种欢喜,你没感知到任何自由;你仅只感觉到孤单无聊包围着你。而你整个存在变成是寒冷的,冰冻的,黑暗的。想要跟人在一起的渴望再度生起。此时你热盼着爱,和期望能在一起。
这是介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难题。同时地,他们是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他们又想要在一起又想要各自地分开独处。因此介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冲突就持续上演着。
婚姻是一桩爱-恨事务,一种吸引-排斥的事情。如果婚姻要能持续久远,也只有在每天裡发生些小离婚才能持久--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久远。如果男人和女人决定不吵架了,那麽那只是了无生趣的婚姻。他们会在一起,他们会设法维持在一起,但是实质上他们从未在一起;他们将无法领会结合一体的珍贵时刻。他们只能假装。他们彬彬有礼,但不真实,不道地。
婚姻是一种亲蜜的恨意。它就是亲蜜的恨。它是一个友善的吵架,它是一种战争。是啊,介于两次战争之间也总存有一些和平的时刻,而且因为这两次战争更彰显出他们的美丽。
夫妻们一直在吵架--那就是他们之所以能把爱之火维护得生生不息。一旦他们吵架了,他们就各自走开了。心理上,当他们彼此离的远远的,他们会开始渴望对方,他们开始想念对方了。那麽他们就会开始去寻求探索对方。由于他们已经嚐过了孤单的感受,于是他们就会靠近些,很紧密地。此时他们只想紧密地在一起。一旦他们又品嚐到紧密性就又想再分离了。
所以别担心。它是个基本现象。你无法逃掉的。唯一能逃得了的方法是维持一桩假婚姻,那不是真的婚姻。「相互行礼如仪。」那只是一纸契约,如同「我需要你而你也需要我」:「我会抓你的背而你也会帮我抓背」--就是这样--「因为你需要我而我也需要你。你是我的安全保障,我将是你的安全依靠。」那是一纸法律契约而非婚姻也。
这是在进入探讨经文之前你必须了解的第二个基本原则。而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是:第三个基本原则是没有男人只是男人,以及没有女人只是女人。男人是两者,女人也是两者;两者都同时是两者。男人在他的内在裡包含了一个女人,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女人身上:女人在她的内在裡包含了一个男人。所以那并非只是外在男人或者是外在女人的一个问题,它也是一个内在的现象,因为内在的和外在的相契合了。就如同我所说过的「有下就有上」,我也可如此说「有外在,就有内在。」
你的内在实相正如同你的外在实相一般:它们是相应的,它们是平� 的。现在更複杂的事出现了,因为每一个男人的内在同时具有女性特质,而他就必要和她妥协的。那并非拥有一个你所爱的那个外在的女人般的问题;否则事情就不会如此複杂了。
每当有两个人恋爱了,实际上是有四个人--在每张床上有四个人。你可以想像有多複杂。每当有两个人在享受情爱之事,实际上是有四个人在做爱。总是在群交,因为男人在他的内在裡包含了一个女人,女人也在她的内在裡包含了一个男人。而这注定是必然如此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一对男人和女人的婚姻中所生出的。父亲的某些东西会在你身上--50%﹔母亲的某些东西也会在你身上--50%﹔父亲和母亲都会遗传给每一个人。生物学上你或许是一个男人…那仅仅显示肉体上你有男人的构造机能--但在灵魂深处你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你是两者。那就是为何我说的,我们是否需要使用一个字来同时表示男人和女人…
直到今日我们一直使用着人「man」--这个字意谓着包含了两者。那只是因为过去男人一直都是很独断的。但是将来钟摆或许会摇摆到另一端,而那将会更真实,因为此字「man」并没有含括了女人(woman),而「woman」此字则包含了男人(man)。最好是採用(woman)来当作两性的通用辞彙。
同样情形也可引用到「he」和「she」。「she」涵括了「he」,而「he」没有涵括「she」。最好是採用「she」来代表两者,(woman)也可代表男女两者。因为这样才可能有同性恋--由于基本的内在双性因素。外在你也许是个男人,而你或许也会变成和你内在的女性共鸣调和。这样是没问题的。你的灵性仍然是自由的。内在心裡你可以和内藏的男人认同,或者也可以和内藏的女人认同。
如果你的身体是男人而你认同了内蕴的女人,结果就会导致同性恋。很多方式和许多理由都可能发生。所以由于存在有内在的双性因素,就有机会发生同性恋了。
甚至现在科学可以完成身体的变性。这也是可能的,因为道家的发现也已经由科学证实可行了。现在只要稍稍改变你的荷尔蒙和一些化学,男人就可以变性为女人或是女人变性成男人--甚至生理学上的。那自然直接地显示出你是两者的。甚至身体上的差异仅是强调罢了。
有时候它也会自然地发生。有男人变成女人或是有女人变成男人的事件已经被发现。差异必是不大--也许是非常非常轻微:51%男人特徵,49%女人特徵;均� 些微偏向成为男人的特徵。生命过程可以做些改变--新荷尔蒙,新的食物,新气候,新气氛,新情绪,疾病,或是任何事,都可能改变均� 而使得男人变成女人或是女人变成男人。现在科学知道这是容易完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