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08:4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号华子、悲华、等。生于公元1890年1月8),圆寂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长安镇,近代著名高僧。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由于外婆笃信佛教,太虚深受佛教信仰的薰陶,九岁即跟随外婆至安徽九华山进香,中途经平望小九华寺、镇江金山寺,并入寺瞻礼。十岁朝普陀山,礼宁波的天童、育王、灵峰诸刹,对寺僧生活深致歆慕,于此种下学佛因缘。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1904年四月初,太虚十六岁,藉故离开长安镇,拟往普陀山出家。同年,奘年上人陪太虚前往宁波天童寺受戒。1908年,结纳自温州的华山法师。华山具有新学根底与革命思想,曾对太虚讲解世界大势与中国的新趋势,以及佛教非速革流弊,振兴僧学,无以适应时代潮流等思想;使他有了中国佛教亦须经过革命的思想。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1912年太虚由上海到南京,发起组织佛教协进」,主张以金山寺改办僧学堂,改革新中国的新佛教,设办事处于毘卢寺,开成立会于镇江金山寺。成立会当日,因教界新旧派的对立,会场上发生冲突,协进会因而停顿,此即大闹金山事件。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太虚从广州返南京创立中国佛教会。民国二年(1913),并入以寄禅和尚为会长的中华佛教总会,太虚被选任《佛教月刊》总编辑。不久,寄禅和尚逝世,太虚在其追悼会上提出进行“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号。撰文倡导“佛教复兴运动”和改革旧的僧团制度。由于他的“佛教革命”言行,受到一些守旧派的反对,乃辞去月刊总编职务。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民国六年(1917),太虚出关,在上海、宁波小住之后,代圆瑛法师赴台湾基隆月眉山灵泉寺住持善慧法师之邀,莅台讲演佛学。台湾讲演事毕,故于革新僧制之素志,弥增信念,因而立愿整顿僧制,开始为时三十年的改革运动和弘法事业。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民国七年(1918)从日本回国后,在上海与陈元白、章太炎、王一亭诸名士创设“觉社”,主编《觉社丛书》。翌年改《觉社丛书》为《海潮音》月刊。《海潮音》创刊迄今七十余年,目前仍在台湾发行,为中国佛教历史最久的一份刊物。

    1923年10月,率领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并考察日本佛教。自日本回国后,又应邀前往新加坡弘法。民国十七年(1928),太虚往南京讲学,并筹备创设中国佛学会。是年秋,会泉法师鼓励并资助太虚出国考察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诸国,宣讲佛学。并应法国学者建议,在巴黎筹设世界佛学苑,开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之先河。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民国十八年(1929),太虚游历欧美各国归来后,即来厦亲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闽南佛学院事务,并倡议组织思明(厦门)佛教会。在厦期间,积极推行佛教僧制改革,宣扬《建设现代中国僧制大纲》,以倡导“对三宝之诚信产生僧格;以六度之修学养成僧格”。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闽院经太虚的亲自教诲和整顿,院风院貌焕然一新,进而使学院成为全国一流的典型的佛教高等学府,蜚声中外,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名僧大德。闽院毕业的学僧,遍布海内外,有的从事佛学研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法师,有的住持名山巨刹,成为振兴佛教的栋才,如竺摩大师等。至今还有些住持丛林禅院的高僧,犹是当年受太虚亲自教诲的学僧。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爆发,太虚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吁全国佛教徒行动起来,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并首先发表《电告日本佛教徒书》,要求日本佛教徒以佛教“和平止杀”的精神,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二十八年,发起组织佛教“国际访问团”,远赴缅甸、印度、锡兰以及星、马各地,宣传抗日救国,发动各地华侨、华人和广大佛教徒、佛教团体,积极支援祖国抗战。因其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元旦,国民政府授予他宗教领袖胜利勋章。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民国三十六年(1947)3月17日,太虚于上海玉佛寺圆寂,荼毗后得舍利子300余颗。厦门分得舍利多颗,三十七年由其皈依弟子蔡吉堂、许宣平、虞愚等为建舍利塔于虎园路半山堂。1984年迁建于南普陀寺后五老峰山顶太虚台上。太虚台前亭后塔,亭中立一石碑,高约2米,上镌当代画家丰子恺为太虚大师造像。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佛光大辞典》记载:太虚大师为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并派遣学僧分赴西藏、印度、锡兰等地留学,以从事巴利文、梵文、藏文之研究。其造就培养之人才甚多,有法舫、法尊、芝峰、 大醒、大勇等人。

    其中以芝峯法师,法舫法师,大醒法师,法尊法师。此四位法师世称“太虚大师座下四大金刚”。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三年化碧书生血,千里成虹侠士魂。

    一到梅岑浑不忆,炉香经梵自晨昏。


0 0

主题推广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切换至【手机版】|主站|Archiver|小黑屋|BOOKS51论坛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51La

GMT+8, 2025-5-16 18:59 , Processed in 0.05539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