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51 BBS

标题: 逃离德黑兰/救参任务/ 亚果出任务 / 逃离伊朗/ARGO (2012)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6-19 12:58
标题: 逃离德黑兰/救参任务/ 亚果出任务 / 逃离伊朗/ARGO (2012)
(, 下载次数: 0)
《逃离德黑兰》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 饰)负责人质营救事件。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Arg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演: 本·阿弗莱克
编剧: 克里斯·特里奥 / 约书亚·比尔曼 / 托尼·门德兹
主演: 本·阿弗莱克 / 布莱恩·科兰斯顿 / 凯尔·钱德勒 / 约翰·古德曼 / 克里·杜瓦尔
类型: 剧情 / 惊悚 / 历史
官方网站: argothemovie.warnerbros.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波斯语
上映日期: 2012-08-31(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2-10-12(美国)
片长: 120分钟 / 129分钟(加长版)
又名: ARGO - 救参任务(港) / 亚果出任务(台) / 逃离伊朗



作者: freesee    时间: 2017-6-19 13:14
本帖最后由 freesee 于 2017-6-19 13:16 编辑


作者: freesee    时间: 2017-6-19 13:21
标题: 国语高清

作者: freesee    时间: 2017-6-19 13:25

作者: freesee    时间: 2017-6-19 13:29
标题: 假电影掩盖下的惊心一幕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有一句名言:电影制作室是一个男孩能够拥有的最好的玩具。

  早已不是小男孩的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是一个有主见的成年人,一个特性鲜明的演员。最近几年,他执导了《失踪的宝贝》(Gone Baby Gone)《城中大盗》(The Town)这两部中型制作的影片,并因此成为一名成功的电影人。如今,作为《逃离德黑兰》(Argo)的导演和主演,他把一个电影制作公司的全部资源融进了一个本身就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部政治惊悚片具备了一切:围绕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身处险境的美国人展开的富有悬念的情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策划的帮助这些美国人逃跑的、比小说还离奇的次要情节,以及电影中的电影,后者因为本身就是假的而更加有趣。


  危机从伊斯兰革命者冲进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并劫持了超过50名美国人质开始。然而在恐怖和混乱达到高潮时,六人从使馆逃到了街上,并来到加拿大驻伊朗大使家中避难。这部电影叙述的是这六个人的故事,并非这个长达444天的危机以及危机的后果。(真实情形于1997年由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解密,克里斯·泰瑞欧(Chris Terrio)以乔舒亚·比尔曼(Joshua Bearman)在《连线》(Wired)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为基础,把这一事件出色地融入了剧本中。)为了在这六个人被发现之前拯救他们,中情局策划营救行动的高级特工托尼·门德斯(Tony Mendez)──由阿弗莱克(Ben Affleck)扮演,现实生活中有原型──设计了一个虚构的电影拍摄计划。他潜入伊朗,让这些被困的美国人假装成加拿大籍拍电影的人,目的是到伊朗为一部名为《阿尔戈号》的科幻电影取景,最后通过德黑兰国际机场搭乘一个普通的商务航班将这些人带出伊朗。

  人们常说,那些让人难以置信但又无比真实的事是虚构不出来的。实际上,你当然可以这么做,在神奇的电影世界,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但是如果不是植根于现实,你就别编这样的故事,因为门德斯的计划首先是反常的、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是极其大胆的:他的上司杰克·奥唐奈(Jack O'Donnell)(布莱恩·克兰斯顿(Bryan Cranston)饰)在兰利的总部对中情局局长说,先生,这是我们所有的坏主意中最好的一个。

本·阿弗莱克和布莱恩·克兰斯顿在电影《逃离德黑兰》中

  让整件事变得有意思的是中央情报局真的得到了好莱坞的帮助,创建了一个假的电影公司,给中情局的假电影披上了真实的外衣。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将他的滑稽风趣带到了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这个角色中。钱伯斯这个虚构的好莱坞艺术家实际上是门德斯的朋友和共同策划者。艾伦·阿金(Alan Arkin)饰演假导演莱斯特·西格尔(Lester Siegel),这个尖酸刻薄的过气制片人常常开着金色劳斯莱斯亮相。阿金的台词是最出彩的──其中的精辟妙语举不胜举,他将一个小角色演绎成了一部惊悚片中的滑稽灵魂人物。

  作为这部影片的英雄,阿弗莱克还不是很让人信服,然而他提供了足够的明星效应,帮助支撑这样一部毕竟是部主流题材的影片。作为这样一部由人数众多、背景各异的演员出演的影片的导演,他的表现足以让自己感到骄傲:《逃离德黑兰》集合了众多优秀演员──均非人们耳熟能详的明星,他们的表演浑然天成,毫无表演的痕迹。维克多·加伯(Victor Garber)饰演加拿大大使,他的六位不速之客分别由泰特·多诺万(Tate Donovan)、斯库特·麦克纳里(Scoot McNairy)、克里·比谢(Kerry Bishe)、克里斯托弗·德纳姆(Christopher Denham)、克利·杜瓦尔(Clea DuVall)和罗里·科克拉内(Rory Cochrane)饰演。

  作为制作一部半纪录片式鸿篇巨制影片的电影人,阿弗莱克坚定地克服了一个个挑战。(在电影摄影师罗德里戈·普列托(Rodrigo Prieto)、艺术指导沙伦·西摩(Sharon Seymour)、编剧威廉·戈登堡(William Goldenberg)和原创音乐亚历山大·德普拉(Alexandre Desplat)等合作者的帮助下。)托尼给六位吓坏了的假演员讲解各自角色的速成课给人感觉可信且鲜活。影片中的假科幻片剧本为方便好莱坞行业新闻报道而被称为“宇宙大火”。影片中的动作场景(在一场大火中横冲直撞的革命者)综合运用了取自归档信息来源的新闻剪报──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和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ings)的画面,加上一个一贯乐观的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和意在使其看起来有一定年代感而巧妙拍摄的片段。

本·阿弗莱克饰演的托尼·门德斯在为营救人质而想对策

  影片匆匆再现那一时期的事件,但没有脱离中心。简洁的开场将1979年伊朗革命置于1953年政变的历史背景之下。那次政变由美国和英国的情报机关策划,颠覆了民主选举产生的摩萨德(Mohammad Mossadegh)政府,取而代之的是巴勒维(Shah Mohammad Reza Pahlavi)领导下越来越高压的政权。革命者本身既没有被妖魔化也没有被浪漫化,众多热情高涨的年轻军人和目光锐利的官僚被刻画成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管镜头是多么短促,都让人击节赞叹。(影片的诞生与另一次与伊朗有关的危机同时发生,亦堪称奇。)当今大部分影片基本上就是娱乐,本片却以成熟的意趣与尊重去处理国内外的动荡政局。

  但它也是带着一种戏剧色彩去处理。《逃离德黑兰》是一部讲故事的影片,轻快而清晰地讲述它自己的故事,在叙述的骨架之外很少有多余的肥肉。它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品咂着电影这一媒介的傻气。古德曼饰演的化妆师可能会是艾德·伍德(Ed Wood)电影中的一名逃犯,或伍德邋遢风格作品中的某个角色。在听托尼介绍其孤注一掷的计划时,化妆师问:“这么说你是想来好莱坞,摆出一副大腕的派头,什么都不做?”当托尼说“是”的时候,化妆师取笑地说:“你再适合不过了。”剧本对电影这一媒介的诱惑力处理得很聪明:如果这些伊朗人并不是马上就被拍电影的前景所吸引,那么托尼根本就没有机会完成他的计划。

  在有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内核之后,《逃离德黑兰》精湛地表现出了一部电影能够创造出怎样的精彩。它没有逃避专业操控的快感,也舍得用虚构的东西突出以事实为基础的戏剧性事件。令人吃惊的是,虚构的元素也呈现得如此精彩。(有一个可以容忍、或许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外是催人泪下的大团圆结局。)在不透露任何剧情的情况下,我可以告诉你们,高潮部分会带来惊天逆转,还可以告诉你们,接踵而至的紧张悬念将达到几乎无法忍受的程度。如果你已经忘记一部好莱坞影片可以带来多大的愉悦,那么观看本片将是你能得到的好建议中最好的一个。


作者: freesee    时间: 2017-6-19 13:30
标题: 现实中《逃离德黑兰》幕后的一些花絮
1997年,中情局公开庆祝了其五十周年纪念日,在这次纪念活动上,一位已经退休七年的老间谍被授予了中情局的“开路先锋奖”,同时也被提名为美国情报界50位明星之一,并被授权解密其间谍生涯的故事,这也是中情局第一次授权解密高层行动官员公开讲述其间谍生涯。

这个间谍就是《Argo》一片的主角Tony Mendez,Mendez是个艺术家,他虽然在中情局度过了25年的职业生涯,不过他毕生的兴趣还是绘画,在本·阿弗莱克的电影推出前,Mendez与Matt Baglio合作推出了一部名为《Argo:How the CIA and Hollywood Pulled Off the Most Audacious Rescue in History》的图书,为影片造势,这本书完整的讲述了其解救六名美国人质的故事。

Mendez的传奇经历在1997年才被授权解密,在解密之前虽然也有不少的媒体隐约知道点内幕,但多是含糊其辞,没有能完整获取到整个计划,本文的参考资料来自于Mendez的回忆录及CIA的一些间谍回忆录。


《Argo》这个名字在历史上也是那部伪造的电影片名,这个名字有两层涵义,一是有关于希腊神话,二嘛,是个缩写,Mendez回忆起这件事还乐不可支。

影片中国务院问讽刺国务院官员的人是谁,底下人告知是Mendez,在巴列维倒台后,救出了不少巴列维的亲信,其实就在影片中六人组逃出大使馆之前,Mendez刚刚解救出了一位“接近伊朗王室的”高级情报来源回到美国。

影片中国务院与CIA一起讨论了很多的撤离方案,跟历史上很相似,当时还提出了雇佣走私集团,一是因为走私集团有大把的关系,二是走私不太依赖天气,当时德克萨斯的一位亿万富翁也正是用这种方法解救出了他的两名雇员,这位亿万富翁也同意帮助CIA,并告知CIA如果申请预算的时候遇到问题,他可以先出钱,完事后CIA再还他就行了。

影片中Mendez在观看《决战猩球》获得了灵感,在会议上Mendez谈起了这个计划,底下立马有人反驳这太高调了,很容易暴露身份,其实这正是Mendez整个计划的关键,Mendez解释说:“德黑兰现在的形势非比寻常,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设计出一个异乎寻常的掩护身份,所有的人都想象不到一个理智的间谍会使用这种掩护身份”。

John Chambers确实是第一个获得情报奖章的非政府雇员,Alan Arkin扮演的Lester Siegel虽然是虚构的,但历史确实有一位“Siegel”帮助了Mendez,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影片中的Studio Six,在历史上仅用了4天时间就制造了出来,行动成功后,Studio Six就完成了历史使命,据说,Studio Six接到了不少的剧本,其中一个是斯皮尔伯格的。

计划运行的时候,为了力求真实,在《名利场》、《好莱坞报道者》等杂志上都刊登过广告,美国的几大媒体确实被蒙住了,以为真的是要开拍一部新电影。

《Argo》的原著是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Lord of Light),这本书现在还可以在亚马逊买到。

Michael Parks扮演的Jack Kirby,是Stan Lee的搭档,两人一起创造了蜘蛛侠、绿巨人和钢铁侠,历史上,Jack Kirby确实画了《Argo》的漫画和设计图。

影片中,在伊斯坦布尔与Mendez会面的是CIA的一位传奇间谍,这个人在二战时就曾经被空投到欧战与抵抗军一起战斗,这个人在行动成功后依然活跃于德黑兰,为军事救援行动做准备。

影片里面一群少年在德黑兰拼图,是历史上Mendez最担心的两件事之一,因为Mendez才于行动之前将一位高级情报来源带到美国,一旦这些少年成功,Mendez就会面临暴露。

Mendez担心的第二件事就是两页纸的出入境申请表,这是巴列维王朝时期出入境检查的一种措施,幸好根据在机场的间谍汇报,现在比较松散,还没恢复到以前那么严格。

参加行动的除了Mendez还有另一位CIA间谍,此人会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他的掩护身份是赞助商。

加拿大政府曾召开内阁会议,出于人道主义目的,同意向被困在加拿大使馆的六名美国外交官发放空白护照,这是个意外的惊喜,CIA又申请了六本空白护照,并要求再给两本护照供CIA的陪同人员使用,加拿大政府同意了申请,又批准了六本备用护照,不过不同意为两位CIA的特工发放护照,因为加拿大政府不愿为职业间谍提供掩护。

撤离装备是先行送到加拿大在德黑兰的使馆,Ken Taylor和秘书检查文件时,发现伊朗签证上的日期写错了,原因是工作人员曲解了什叶派的波斯日历,幸亏发现及时,而且这个小错误也是很容易更正的。

当时确实有记者隐约触及到了有六个美国使馆工作人员跑了,是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人质名单做出的猜测,后来这个记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加拿大政府要求将这篇报道拖延到救援行动结束后再发布,作为回报,加拿大政府同意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让这个记者发布独家新闻。

刚到德黑兰的时候,Mendez和另一位间谍前往加拿大使馆时,不知道伊朗已经将原来加拿大使馆所在的那条街改了名,两人去错了地,到了瑞典使馆,瑞典使馆外站岗的警察还听不懂两人说什么,两人又用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询问,这个警察还是听不懂,碰巧一个能讲流利德语的年轻人经过,为两人指明了道路,Mendez怀疑这个年轻人很可能是革命卫队的一员,两人有惊无险的没露出什么破绽。

影片中Mendez准备离开时,CIA告知Mendez行动取消了,其实这事发生在Mendez前往德黑兰之前,当时就要动身时,Mendez接到了局长的电报,说让其暂停动身,因为卡特总统想在听取一遍整个计划,当时Mendez确实非常紧张,因为卡特是个对细节特别注重的人,很可能会取消这个计划,不过半个小时候,CIA就给Mendez发了电报:总统刚刚批准了这个计划,你可以前去德黑兰执行任务了,祝你好运。

影片中的最后,当Mendez带着六人组离开使馆后,那名将所有器材砸毁的士兵外号“大锤”,历史上,在准备关闭使馆时,这位士兵挥舞着12磅的大锤,将除了需要保存的东西全部砸毁,从而赢得了这个外号。

影片最后,革命卫队在机场追击Mendez的戏,在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当时还比较顺利,除了由于机械故障,飞机延误,机场的内线告诉Mendez,这只是个小故障,一个小时就能修好,这段等待的时间被Mendez誉为“生命中最难捱的时间之一”,当时每个人都紧张到了极点,幸好飞机确实很快就修好了,当飞机离开伊朗上空时,众人举起了酒杯,这个被誉为“间谍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行动”成功了。






欢迎光临 BooKs51 BBS (http://books51.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