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ious Artists -里程碑 – CHANDOS公司30周年纪念套装 Milestones – 30 Years of CHANDOS 30CDs Box-set [FLAC]
文章类别:
- 17 1 月, 2024
- 0 条评论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资源信息:
专辑英文名: Milestones – 30 Years of CHANDOS
专辑中文名: 里程碑 – CHANDOS公司30周年纪念套装
艺术家: Various Artists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30CDs Box-set)
发行时间: 2009年02月
地区: 英国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概述:
唱片公司:Chandos Records
唱片编号:ANNI 0030(30)
资源出处:原版CD自抓 (Flac+Cue+Log)
专辑介绍:
Chandos是1979年在英国成立的小型唱片公司,致力于推广出版英国作曲家的作品。八十年代,这个品牌发展迅速,以优异的数码录音、新鲜的曲目、高水准的演绎赢得广泛好评。罗杰斯特文斯基、希考克斯、尼姆·雅尔维、鲍罗丁三重奏等许多优秀音乐家为它灌过唱片。该品牌近来在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虽然价格不菲,但总体录音质量十分优良,音色清丽透明,独具一格,是对英国音乐有偏好的乐迷的首选。
在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之际,Chandos最新推出了这套30碟的《里程碑 – CHANDOS公司30周年纪念套装》。这套CD精选出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出版过的一些优秀CD,其中很多是获过留声机大奖或企鹅三星评介的录音。尽管采用了环保包装,但总体制作精良,外纸盒较为坚固,每张CD也用较厚的纸套包装并印上了其首版时使用的CD封面。此外还附赠了一本300多页厚的精美CD目录。个人认为这是一套非常不错且值得收藏的CD,愿以此与各位乐友一起分享。
CD1. Tomaso Giovanni Albinoni: Oboe Concertos
阿尔比诺尼:双簧管协奏曲
阿尔比诺尼(Tomaso Albinoni),1671年生于威尼斯,1751年卒于威尼斯,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比诺尼、维瓦尔第、马尔切洛3人为代表,组成18世纪前半叶的威尼斯乐派。阿尔比诺尼先以小提琴演奏家成名,23岁在公开印行的作品上,他曾署名“威尼斯的业余小提琴家”,40岁时才向世人宣称自己是职业音乐家。阿尔比诺尼的创作主要是歌剧,他一生作有50部歌剧,这些歌剧虽在初期的喜歌剧发展上颇有贡献,但后来全部被世人遗忘,一般人都以为他是器乐作曲家。阿尔比诺尼一生创作的器乐作品其实超过100多部,但生前印行的只有9部(套)。
阿尔比诺尼作品的重要程度,其实不亚于维瓦尔第。当年,巴赫自己也曾要求他的弟子认真研究他的作品,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意大利协奏曲》就含有学自阿尔比诺尼华丽的协奏曲手法的痕迹。目前在西欧,阿尔比诺尼的作品已越来越受人关注。
阿尔比诺尼作有许多优秀的协奏曲,现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是作品2、作品5、作品7和作品9。作品7于1715年在阿姆斯特丹印行,题献给当时威尼斯贵族多纳特.科列玖,包括12首五声部协奏曲,但其中第一、第四、第七、第十号为小提琴、双簧管、中提琴、大提琴与数字低音的五声部协奏曲。第二、第五、第八、第十一号为两支双簧管的六声部协奏曲。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号为一支双簧管的六声部协奏曲。作品9在1721年由阿姆斯特丹印行,题献给当时巴伐利亚选帝侯麦西米欧.艾曼纽,也包括12首协奏曲。其中,第一、第四、第七、第十号为小提琴协奏曲;第二、第五、第八、第十一号为双簧管协奏曲;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号为两支双簧管的协奏曲。
阿尔比诺尼的协奏曲中,其实最优秀的是双簧管协奏曲。研究阿尔比诺尼的专家帕加尔纳认为,阿尔比诺尼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么优秀的双簧管协奏曲,是因为当时的威尼斯有双簧管演奏高手的缘故。(以上部分来自VC搜索,感谢发布者lookoner)
安东尼·罗布森(Anthony Robson),英国双簧管演奏家及指挥,录音作品甚丰,在欧洲各地的音乐会上也较为活跃,最近被聘为皇家音乐学院研究员。他演录的巴赫A大调双簧管协奏曲曾获得1995年留声机大奖提名,而他及其所领导的90古乐学会合奏团联袂演绎的这版阿尔比诺尼双簧管CD甫一出版即获得好评,《留声机》杂志对此的评价是“这个录音在每一个CD架上必定能占一席之位”。
CD2. Arnold Bax: Symphony No.4 | Tintagel
巴克斯:第四交响曲 | 廷塔基尔
阿诺德·巴克斯(Arnold Bax),英国作曲家,1883年出生在伦敦的斯特里瑟姆,1953年卒于科克。1942-53年任王室音乐指导。1900-05年求学于皇家音乐学园。1937年封爵。他是个辉煌的钢琴家,所作键盘乐曲流畅而富于内涵。对于爱尔兰题材,特别是叶芝的诗和爱尔兰的土地、海景抱有特别好感,因此他的音乐美妙如画,具有浪漫主义气质。
巴克斯虽为多产作曲家,但他的作品从未树立很高声誉。所作7首交响曲配器华丽,充满浪漫主义的旋律,其中含有如此之多的动听音乐,不应将它们完全忽略,但它们仅偶尔在音乐厅中演出,听众仿佛宁可聆听他的较为简练的音诗。巴克斯《第四交响曲》作于1930年,共分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以弦乐器及木管乐器的演奏带出了澎湃而欢快的旋律,创作灵感源于惊涛拍岸的大海,这也可能是巴克斯所有交响曲中气势最为恢弘的开始部分。第二主题由双簧管带出,旋律相对平稳但很华美。第一乐章的结尾以铜管乐器奏主和弦欢快地结束;第二乐章平静而富梦幻意境,难忘的旋律始终贯穿,而结尾也是平静的,描绘出了大海上平静的一天;第三乐章壮丽雄伟,似又回到了第一乐章的基调,开头部分由小号颤音带出,定音鼓与圆号奏出欢乐的旋律。接下来是一段戏谑的快板部。第二主题由双簧管引出,在乐章结束前再次出现,如同一段凯旋进行曲,使得整部交响曲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而这样的结尾在巴克斯交响曲中用得并不多。
本盘为已故苏格兰指挥家汤姆森(Bryden Thomson)与乌尔斯特管弦乐团合作为CHANDOS公司录制的《第四交响曲》及音诗《廷塔基尔》,曾获留声机大奖,企鹅三星评介。
CD3. Lili Boulanger: Choral Works
布朗热:合唱作品
布朗热(Lili Boulanger),法国作曲家,纳迪亚·布朗热(Nadia Boulanger)之妹。1893年生于巴黎的一个音乐世家,1918年因克罗恩氏病卒于梅齐。1912年入巴黎音乐院学习,师从科萨德、维达尔以及福雷,福雷曾对其音乐天分大为称道,经常借曲谱让其阅读。1913年以康塔塔《浮士德和埃莱娜》(Faust et Hélène)获罗马大奖第一名(她是第一位获此奖的妇女)。布朗热在2岁时染上支气管肺炎,身体一直比较孱弱,由于健康不佳,事业屡屡中断,但作品显示出她具有特殊才能。作品有为梅特林克的诗《玛莱娜公主》(La princesse Maleine)配乐;2首交响诗;2首用乐队的诗篇歌,弦乐四重奏等,去世前的时间大多数精力都花在了歌剧《玛莱娜公主》的创作上,可惜未能完成。
杨·巴斯卡·托特里耶(Yan Pascal Tortelier),法国著名指挥家,1947年出生巴黎,已故大提琴演奏家保罗· 托特里耶(Paul Tortelier)之子。1992-2003年任曼彻斯特BBC爱乐乐团首席指挥,期间录有大量作品。他与朱利安·劳埃德·韦伯合作演录的圣桑大提琴协奏曲也深受好评。2005-2008年任彼得堡交响乐团新设的首席客座指挥一职,目前担任大英国立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此盘获得过留声机大奖及德国唱片评论家大奖。英国《卫报》称该CD充满了杨·巴斯卡·托特里耶极富使命感的热忱,BBC爱乐乐团的演奏也配合得非常到位。
CD4. Frederic Chopin: Études
肖邦:练习曲
肖邦的27首练习曲,其中24首分成两集,每集12首,编为作品10号和作品25号。另外还出版了一卷没标明作品号的练习曲,起名为《三首新练习曲》。肖邦把第一卷作品10的12首练习曲献给了李斯特,因为肖邦认为李斯特是“自己作品的一个出色的解释者”。
作品10号包括12首不同调性练习曲,始写于1829年,那时肖邦刚19岁,肖邦在写《F小调钢琴协奏曲》练习自己新作品中技巧性较难的一些乐段时,他觉得与其反复练熟这些难弹的地方,还不如写一些解决同样技术问题的练习曲,于是,他写下了这一组练习曲。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也是由12首曲子组成,除第12首写于1831年冬天外,其余都写于1836—1837年间。肖邦的27首练习曲,除练习钢琴演奏技巧之用外,也是为旋律、和声、节奏以及情绪表现用的练习曲。它们几乎全都有特定的技术性,除七八首为中速或慢速外,其它都是快速度,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同于前人所写的练习曲,它们没有那种常常流于单纯的、机械的技巧练习和枯燥、平庸的缺点,“技巧的含义常常与美的含义相平衡”。它们不仅有针对性、较难的技巧练习,有些还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就象是一篇篇短小的音诗。因此,人们常常把肖邦的练习曲,说成是纲琴音乐史上的一种“革命”。
路易士·洛帝(Louis Lortie),1959年生于加拿大,13岁时即与蒙特利尔交响乐团作首次演出,16岁时随多伦多交响乐团一同到中国进行过历史性的访问演出。1984年曾获英国Leeds国际钢琴比赛第四名,同年在意大利Busoni国际钢琴比赛中,以评委全票通过获得金奖。作为国际上知名的钢琴独奏家,洛帝为CHANDOS唱片公司录制的30多张CD颇受好评,而1986年录制的肖邦练习曲尤受推崇,被相当多的评论家推为这套曲子的最佳录音,并得到了企鹅三星评介。他的录音包括有莫扎特、贝多芬、舒曼、肖邦、拉威尔、普罗克菲耶夫等的作品,而其中尤以诠释拉威尔、肖邦和贝多芬的音乐而著称。
CD5. Frederick Delius (1862-1934): Sea Drift | Songs of Farewell | Songs of Sunset
戴留斯:海上漂流、离别之歌、日落之歌
戴留斯的音乐属于变化音和声,形式和精神上属于瓦格纳以后的肖松、德彪西、施特劳斯和马勒的世界,他是最典型的为流逝的时光惋惜、为人间爱情之虚幻哀叹的诗人作曲家,但是在《生之弥撒》和《高山之歌》(Song of the High Hills)的某些段落中不无振奋、狂喜的朝气。他虽鄙视古典作曲程序,但是他的奏鸣曲和协奏曲之所以成功,却是因为他把自己狂想作风纳入了自成一格的奏鸣曲式。他的作品如《春天初闻杜鹃啼》(On Hearing the First Cukoo in Spring)和间奏曲《走向天堂乐园》(Walk to the Paradise Garden)(选自《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管弦乐配器精美绝伦,保证了他在英国常演曲目中的地位。他的歌曲和无伴奏合唱也是十分精美的。
戴留斯为人声与乐队创作的小品中,最著名的是为男中音、合唱与乐队而作的《海上漂流》(Sea Drift,作于1903–04年)以及为次女高音、男中音、合唱与乐队而作的《日落之歌》(Songs of Sunset,作于1906–07年)。《海上漂流》采用了惠特曼的诗词,其中有“浪花阵阵拍岸,前浪刚刚止步,后浪又来相慰。我的爱情啊,有何人追随?”。1922年,戴留斯出现瘫痪的最早症候,4年后双目失明,孤苦伶仃。1928年,有一名约克郡的青年音乐家艾里克·芬比(Eric Fenby)自愿任其听写员,才得以继续创作。这一时期到其离世前的作品有《夏之歌》(A Song of Summer)、第三小提琴奏鸣曲、《离别之歌》(Songs of Farewell)、《荒诞舞曲》(Fantanstic Dance)和一首取材于《红喜鹊》的田园曲(Idyll)。
该盘由次女中音Sally Burgess、男中音Bryn Terfel演唱,希科克斯指挥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及合唱团演绎,获得过留声机大奖。
CD6. Edward Elgar: Salut d’Amour & other Elgar favourites
埃尔加:《爱的致意》及其它精选小品
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英国作曲家,自幼随父亲学钢琴与小提琴,异常勤奋,主要靠自学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尤以小提琴见长。1885年承父业任伍斯特教堂风琴手。他的音乐真实自然,富于创新精神,对英国音乐的发展很有促进。其妻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对他帮助极大,其成功之作几乎全是在婚后创作的,著名的有:大合唱《杰龙修斯之梦》、《B小调小提琴协奏》、《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合唱曲《黑色骑士》和《奥拉夫国王》等等,他的艺术毫不偏狭,思维极为宽广,曾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风格庄严而淳朴,英国人民把他看作是英国的贝多芬。他一生忠心耿耿地为提高英国的音乐水平而努力,1904年曾封为爵士并获功绩勋章。此外,还获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坎脱勃莱及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博士学位,1924年被聘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
埃尔加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把高雅脱俗的陈述与流行风格相结合。和他的大型作品并列的有几十首较轻快的小曲。其特点是旋律妩媚、技巧精湛,这完全得益于其自年轻时所开始积累的实践经验。他成为掌握配器法技巧的超级大师之一,但他对于合唱效果之控制,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他的和声语言源自舒曼和勃拉姆斯,也具备他那一代人所特具的瓦格纳式变化音的色彩,但由于和比才、圣-桑斯的优美雅致相近似,整体显得比较轻快 。他的音乐犹如他的个性,从极其外向的亲切和蔼转为深刻内省的抑郁。
《爱的致意》一译《情人的问候》,作于1888年,原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它不仅是作者埃尔加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本曲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轻松而典雅,是极适用于舞会和沙龙等场合的音乐。乐曲为典型的”ABA”三段体加一个尾声构成。A段主题为E大调,4/4拍子,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情人的绵绵情话;乐曲的B段主题转为 G大调,柔美的曲调中多了一丝哀怨的情调;经过带有泛音色彩的华丽过门,乐曲又回到A段,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全曲在A段主题的变奏形式下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是情人还在喃喃私语……
奈杰尔·肯尼迪(Nigel Kennedy)1956年出生于英国布莱顿,其祖父曾任BBC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与克莱斯勒、海菲兹、鲁宾斯坦等大师合作演奏,过从甚密;祖母为钢琴家,约翰·麦高麦克的钢琴伴奏,也教过恩里科·卡鲁索的孩子;父亲约翰·肯尼迪也是一名大提琴演奏家,曾任皇家爱乐乐团的首席大提琴。使得肯尼迪大红大紫的是他在1989年与英国室内乐团一起录制的维瓦尔第《四季》,该CD曾以200多万张的销量而成为最畅销的古典音乐作品,打破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并在英国古典排行榜上稳居榜首位置达一年之久。1997年,肯尼迪荣获BRIT大奖中的“英国音乐杰出贡献奖,2001年获“年度男艺术家”奖。
本盘由小提琴家奈杰尔·肯尼迪和钢琴家佩蒂吉(Peter Pettinger)联手演绎,企鹅三星评介,在《BBC音乐杂志》的问卷调查中被评为埃尔加小提琴奏鸣曲的首选录音。这也是肯尼迪所录制的第一张CD。
CD7. Grainger: The Grainger Edition, Vol.1 – Orchestral Works
格兰杰:格兰杰作品集卷一/管弦乐作品
格兰杰(Percy Grainger),1882年生于维多利亚布赖顿,1961年卒于纽约怀特普莱恩斯。澳大利亚出生的作曲家、钢琴家,1918年入美国籍。1901年6月在伦敦首次举行独奏会;1902年在巴思首次演出音乐会(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协奏曲)。1903年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巡回演出。1906年在伦敦结识格里格(Grieg),格里格非常常识他的演奏,邀请他去挪威对其A小调钢琴协奏曲进行专门研究,后来他一直是这部作品的一位出色解释者。收集并编辑英国民歌,其中包括1905年在由里格举行的北林肯郡音乐赛会上收集的《布里格集市》(Brigg Fair)。他为此曲所作的改编曲深得戴留斯(Delius)的赞赏,后者的管弦乐狂想曲便是以这一曲调为基础而写成的。戴留斯与格兰杰成为莫逆之交。格兰杰在纽约首次演出是1914年,其后便在美国安家。虽然他的作品中以《牧羊人的呼唤》(Shepherd’s Hey)一类根据传统曲调而写的轻快乐曲最为著名,但像《沙洛·布朗》(Shallow Brown)那样由民歌改编的合唱曲也是别出心裁而令人难忘,并得到布里顿的赞扬。他毕其一生从事试验探索,是一个颇为古怪而又十分活泼、很有鼓动性的人物。他不用意大利文在乐谱上批示速度等等,代之以口语化英文,如“稍微延缓一点点(Linger very slightly)”、“渐渐把速度加快很多(Quicker lots bit by bit)”等。早在1937年已为初创的电子乐器写作,他称之为“自由音乐”。
希科克斯(Richard Hickox),英国著名的合唱、管弦乐和歌剧音乐的指挥家。他1948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音乐世家。1959年到1967年,他先后上完皇家文法学校(Royal Grammar School)、海威科姆学校(High Wycombe)和伦敦的皇家音乐学院后,成为剑桥皇后学院的一名学者。后来他离开学校,在1971年成立了伦敦市交响乐团后,一直担任乐团的音乐指挥,直到2008年去世。希科克斯担任指挥为CHANDOS公司演录了280多个作品,1997年以布里顿的《彼得·格里姆斯》获得格莱美大奖的最佳歌剧录音奖,另外还获得过五项留声机大奖。 本盘为CHANDOS公司发行的格兰杰作品集之第一卷,也是希科克斯与BBC爱乐乐团的首度合作的录音,为《留声机》杂志编辑之力荐版本。
CD8. Alexander Tikhonovich Grechaninov (1864-1956): Passion Week
格列恰尼诺夫:七天受难曲
格列恰尼诺夫(Alexander Tikhonovich Gretchaninov),俄国浪漫派作曲家。 由于其经商的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格列恰尼诺夫很晚才开始学习音乐——据他自己回忆,他长到14岁时才第一次看到一架钢琴,17岁时又不顾父亲的意愿,偷偷地跑到莫斯科音乐学院去学音乐,师从塞盖尔·塔涅耶夫(Sergei Taneyev)和安东·阿连斯基(Anton Arensky)。80年代末,由于和阿连斯基大吵了一架,格列恰尼诺夫转往圣彼得堡随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学习作曲及管弦乐编曲,直至1893年止。恩师极为赏识格列恰尼诺夫超凡的音乐想象力和艺术天分,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悉心栽培,并不时济以钱财相助,使得年轻的格列恰尼诺夫虽缺少了父母的资助也能继续学习下去。师生间的这种情谊一直维持到1908年里姆斯基去世后,因此在格列恰尼诺夫早期的作品(例如其著名的第一弦乐四重奏)中也不难窥见到里姆斯基对其产生的影响。在1896年前后,格列恰尼诺夫回到了莫斯科,开始为剧场、歌剧院、东正教教堂等谱曲。他的作品(尤其是声乐作品)在俄国获得了不俗的佳绩,而器乐作品在国外也受到好评,因此他也从1910年开始领取沙皇御准的年度津贴。俄国革命胜利后,格列恰尼诺夫仍留在了祖国,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移民之路,并于1925年移居法国,后于1939年转赴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直至1956年在纽约去世,享年91岁。
格列恰尼诺夫写有5部交响曲(第一部的首演由恩师里姆斯基执棒)、4首弦乐四重奏、2首钢琴三重奏等作品。《七天受难曲》作于1911-1912年间,是他早期的为俄罗斯东正教礼拜仪式而写的无伴奏合唱作品。该盘由查尔斯·布拉菲(Charles Bruffy)指挥,美国凤凰城巴赫合唱团及堪萨斯城市合唱团这两个姊妹合唱团携手演绎,广受好评,2007年获格莱美四项提名,并夺得了“最佳古典类工程专辑”奖。该碟在首版时为SACD,可惜在此纪念套装里做成了普通的DDD唱片。
CD9. George Frederic Handel (1685-1759): Chandos Anthems, Vol. 1
亨德尔:钱多斯赞美歌,卷一
亨德尔的《钱多斯赞美歌》(钱多斯又译“川度斯”、再“雷”一点的更译为“钱多死”),HWV246-256,共11首,作于1717-1720年间。1710年,亨德尔任后来的英国乔治一世的乐队指挥,随后曾访问伦敦,1712年在英国定居,并每年从皇室领取200英镑的薪俸。在伦敦生活的头几年里,因得到年轻而富有的伯林顿伯爵理查·玻意耳的赏识,亨德尔成为其门客之一。随后亨德尔担任了卡纳封伯爵府的临时音乐指导,卡纳封伯爵(Earl of Carnarvon)后被封为钱多斯公爵(Duke of Chandos),公爵府在米德尔塞克斯靠近埃奇韦厄(Edgware)的地方,名卡农斯(Cannons)。亨德尔的一生中,在卡农斯生活的这段时间是最为写意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而此时所作的《钱多斯赞美歌》更为其以后的其它合唱作品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罗曼·罗兰对这些赞美歌曾有高度评价,认为它们与亨德尔的清歌剧有着同等的重要性。这些赞美歌为三声部合唱的短小康塔塔,由双簧管、弦乐和管风琴伴奏。
本盘为《钱多斯赞美歌》的卷一部分,收有第一、第二、第三号,由克里斯托夫(Harry Christophers)指挥,十六合唱团及乐团(The Sixteen & Orchestra)演绎,企鹅三星评介。十六合唱团是一个以演唱早期的宗教音乐为主的英国合唱团,由英国指挥家哈利·克里斯托夫于1977年创办。合唱团成员主要是牛津、剑桥大学合唱团的前成员。2000 年,他们进行了名为“合唱朝圣之旅”的活动,在都铎式历史建筑里演出都铎时代的古代音乐作品,此后更每年都举办这个活动,足迹遍及英国10多处历史建筑。合唱团拥有自己的录音厂牌(CORO)和自己的管弦乐团。而CHANDOS公司因以Chandos命名,自然也不会放过亨德尔的这个作品了。
CD10. Hamilton Harty: An Irish Symphony | A Comedy Overture
哈蒂:爱尔兰交响曲、生日序曲
本盘为苏格兰指挥家汤姆森(Bryden Thomson)与乌尔斯特管弦乐团为CHANDOS首次合作的录音。 哈蒂(Sir Herbert Hamilton Harty,1879 – 1941)是爱尔兰指挥家、作曲家、管风琴家、钢琴家。12岁即担任教堂管风琴师,曾在贝尔法斯特和都柏林任职,1900年定居伦敦,他的作曲和出色的钢琴伴奏很快赢得人们重视,而后逐渐发展为以指挥为主。1920-1933年应聘担任哈雷乐队常任指挥,在任期间重整哈雷使之成为欧洲最优秀的乐队之一。1933年起任伦敦交响乐团和其他乐队指挥。作品包括:钢琴五重奏、《爱尔兰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女高音与乐队《夜莺颂》、交响诗《与大雁在一起》以及《利尔的孩子们》、合唱与乐队的康塔塔《神秘的小号手》等。其中,以其为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中几个乐章所作的管弦乐改编曲最为著名—— 在当时极受欢迎,但现在被认为风格暧昧。1925年受封爵位。
在迁往伦敦前,哈蒂曾写过一些作品参加了首创于1987年的都柏林Feis Ceoil音乐节比赛,而搬到伦敦定居后他仍继续写稿参赛。其获奖的作品中的一首即是1904年所完成的《爱尔兰交响曲》,这也是哈蒂唯一的一部交响乐作品。《爱尔兰交响曲》大体上是自传体式的,由4个乐章组成,其中采用了不少著名的民间传统曲调。在壮丽豪迈的第一乐章(也是四个乐章中最长的一个),小标题为“内湖岸边”,其中引用了两段传统曲调《复仇与光明》以及《留短发的小男孩》。第二乐章为谐谑曲,通常被单独演奏,小标题“赶集日”,引用了《黑莓花开》及《被我抛在身后的女孩》的旋律。第三乐章为即兴的慢板,小标题“在安特里姆山上”,是一段对于亡者的哀歌。第四乐章的小标题为“七月十二日”,主题采用了爱尔兰奥伦治会成员在阅兵式上常用的进行曲《博伊恩的水》,并再现了前三个乐章中的一些主旋律。《爱尔兰交响曲》被公认为哈蒂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的编曲手法生动活泼,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作曲家所具有的天资。
CD11. Gustav Holst: The Planets
霍斯特:《行星》组曲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 (Gustav Dheodore Holst,1874 – 1934),英国作曲家。生于具有瑞典血统的音乐家庭。1893年入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管风琴、作曲和长号。后在歌剧乐队中任第一长号手、管风琴手。1905年起,曾提任过伦敦圣保罗女子学校音乐科主任,皇家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研究过梵文并对东方哲学深感兴趣。作品富有独特的个性,偏爱于运用多调性技法。其代表作有为供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组曲《行星》(作品32,由七个乐章组成),歌剧《赛维特丽》、《在野猪头酒家》,舞剧《大笨蛋》、管弦乐《圣保罗组曲》等,其中《行星》组曲最为著名。 《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如此众多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但正是由于庞大,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通常仅演其中的三、五个乐章,有时则只是单独演奏一个乐章。这部作品启发了像星球大战这一类的电影音乐,也为交响乐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本盘由皇家苏格兰国立管弦乐团演奏,亚历山大·吉布森指挥,是CHANDOS公司第一张数码录音的CD。
CD12. Johann Nepomuk Hummel: Piano Concertos
胡梅尔:钢琴协奏曲
胡梅尔,1778年生于布洛尼,1837年卒于魏玛。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1785-87年和莫扎特一起生活,并从莫扎特学习钢琴。1787年在维也纳莫扎特主持的音乐会中首演。后赴荷兰和英国巡回演出,并曾在伦敦从克莱门蒂(Clementi)深造。1793年在维也纳从阿尔布雷希茨贝格(Albrechtsberger)和萨列里(Salieri)学习作曲。1804-11年任埃斯特哈齐亲王宫廷乐长。1816 – 1820年在斯图加特任乐长,然后在魏玛任职。曾举行广泛的巡回演出,1833年在伦敦指挥德国歌剧的演出。1828年出版了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圆号协奏曲、曼多林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和大量的室内乐曲,他的音乐具有曲调优美和富于技巧的特点。
胡梅尔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89及《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85分别作于1819年及1816年,1821年分别在莱比锡及维也纳出版。在这两个作品之前,胡梅尔的钢琴协奏曲在风格、形式上基本是紧跟莫扎特的,刻意摹仿的痕迹较为明显,但这两个作品以原浪漫主义风格写成,对后来的肖邦和门德尔松等作曲家的创作风格的发展方向产生过影响。
本盘由汤姆森指挥,钢琴演奏为斯蒂芬·贺夫,英国室内乐团伴奏,获得过留声机奖,企鹅三星评介。斯蒂芬·贺夫(Stephen Hough)1961年出生,当代英国钢琴家。除了演奏之外,他还会作曲、指挥,写诗、著书、作画,十分多才多艺。贺夫六岁习琴,八岁参加在伦敦南岸举行的全英钢琴大赛,当时担任评审的英国著名钢琴家莫尔(Gerald Moore)留意到这个小男孩的弹奏天份,特别在审评中提及。贺夫后就读于英国皇家北部音乐学院和在曼彻斯特的朱丽亚音乐学院,曾获得英国广播公司年度青年音乐家(键盘类)头衔、纽伦伯格钢琴大赛冠军、瑙姆堡国际钢琴大赛冠军等奖项。20世纪90年代末,他开始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作曲家和钢琴音乐家。贺夫一直是英国广播公司年度逍遥系列的常客,曾被英国媒体喻为“英国当今最好的钢琴家”。
CD13. Johann Nepomuk Hummel: Masses, Vol. 1
胡梅尔:弥撒曲,卷一
胡梅尔的作品丰富,包括弥撒、歌剧、清唱剧、奏鸣曲、协奏曲及室内乐等。他的创作显示他透彻地掌握了作曲技术,主题简明,节奏明快,曲式简洁,具有运用大量艰深技术的经过句和装饰音的特色。他对装饰音有独到的见解。他是最早背离古典传统,主张把过去的从上倚音开始的颤音奏法,改为从原音开始,从而可以突出原音的重音,使旋律线更为明确。
由于受莫扎特的影响较深,胡梅尔的很多作品被认为是在莫扎特的影子下写出来的。在礼拜仪式音乐的创作上,莫扎特的弥撒曲让人听起来觉得更像是歌剧,而胡梅尔的《降B大调弥撒》及《D大调弥撒》在风格和技巧上则与海顿的弥撒曲较为相似。1804年,胡梅尔前往奥地利艾森施塔特,担任埃斯台哈济王子的宫廷乐长,其前任便是海顿。胡梅尔的这两首弥撒曲作于其任职期间,《D大调弥撒》的第一首“主啊,怜悯我们!”庄严肃穆,与海顿的《战争弥撒》的类似乐段有着相似之处,而在《降B大调弥撒》的“荣耀归主颂”里,胡梅尔也展现了其不俗的赋格曲谱写技巧和能力,紧致而具推动力。这两首弥撒曲均为优秀的作品,可以说是填补了在海顿与贝多芬之间的合唱音乐的这段历史空白。
本盘由希科克斯指挥,90古乐学会合奏团演奏,获得过留声机奖。
CD14. Leoš Janáček: Glagolitic Mass / Zoltán Kodály: Psalmus hungaricus
雅纳切克:格拉高利弥撒 / 科达伊:匈牙利赞美诗
雅纳切克(Leoš Janáček),1854-1928年,捷克作曲家、指挥家、管风琴家、教师。虽大半生在19世纪度过,但实际是一位20世纪作曲家。少年时曾任唱诗班歌童,青年时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早期作品不太成功,但在与巴尔托什一起编辑民歌、为之配置和声并演出的过程中,对摩拉维亚民间音乐发生浓厚兴趣。1881年创办布尔诺管风琴学校,自任校长,并且直至1919年为止,一直参与该校组织工作。1894年其第三部歌剧《耶奴发》(Jenufa)的成功,再加上捷克共和国的建立,大大激发了雅纳切克的创作热情,在生命的最后10年中他创作了不少别出机杼而又充满活力的乐曲。在歌剧《布鲁切克先生的旅行》(The Excursions of Mr.Broucek)(1920)和乐队狂想曲《塔拉斯·布尔巴》(Taras Bulba)(1918)之后相继问世的有声乐套曲《失踪者日记》(The Diary of One Who Disappeared)、歌剧《卡佳·卡班诺娃》(Kata Kabanova)和《狡猾的小狐狸》(The Cunning Little Vixen)、钢琴与室内乐队的小协奏曲《小交响曲》、2首弦乐四重奏、管乐六重奏《姆拉迪》(Mladi)、《格拉高利弥撒》(Glagolitic Mass)以及另外2部歌剧《马克罗普洛斯事件》(The Makropulos Affair)和《死屋手记》(From the House of the Dead)。像这样灵感持久处于激亢状态的例子,在音乐史上即使不是绝无仅有,至少也是凤毛麟角。他的灵感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对一位年轻的有夫之妇的泡影一般的爱情:他于1917年与她邂逅,给她写了600余封情书。
雅纳切克的早期作品属于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的19世纪的境界。但在其成熟期中,从《耶奴发》开始,其个人风格逐渐成形。作品以喷涌而出的短小旋律为基础,节奏强烈,犹如一声声呼喊,而这都是因为他对语言节奏的热爱 而演化出来的。他的笔记本中记录着从城乡各地听到的一些短句,并一一列举说话时的情绪。旋律片断经历着突然的调性和情绪变化,以质朴但却不寻常的手法发展到强烈的感情高潮。
雅纳切克为女高、女中、男高、男低音、合唱、管风琴和乐队而作的《格拉高利弥撒》,作于1926年,1927年首演于布尔诺。根据米洛斯·温甘特的普通弥撒改编,各乐章标题仍为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是普通弥撒的方言版本。雅纳切克认为9世纪的古斯拉夫语为“格拉高利”文字,故命名。
科达伊(Zoltán Kodály),1882-1967年,匈牙利作曲家、教师。从音乐学院毕业后于1905年与巴托克结识,并在加兰塔开始民歌搜集的第一战役。1906年交响诗《夏日黄昏》(Summer Evening)初演。1907-14年间,科达伊继续民歌搜集工作。虽然他竭力主张民族文化应以民间音乐为基础,但他的音乐视野并不局限于此。1926年牢牢植根于民间传说的歌剧《哈利·亚诺什》(Hary Janos)完成。继之而问世的是1932年的另一部歌剧《纺纱房》(The Spinning Room)和1933年的管弦乐曲《加兰特舞曲》(Dances of Galanta)。同年科达伊与巴托克应匈牙利科学院之请,整理所收集的全部民间音乐素材以便付印出版。巴托克去美国后,科达伊便独自承担编辑工作。第一卷于1951年问世。此外还接受了两项重要创作任务:1939年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队建立50周年而作《匈牙利民歌孔雀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Hungarian Folk Song:The Peacock),1941年为芝加哥交响乐队成立50周年而作《乐队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和他在一生的最后30年中所孜孜不倦从事写作的几十首儿童合唱曲迥然不同。1942年他自李斯特学院退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去法、英、美、苏等国旅行,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第三部歌剧《青卡·潘纳》(Czinka Panna)于1948上演出。为纪念托斯卡尼尼而作的交响曲于1961年首演于卢塞恩。1965与1966年重访美国。就其和声语汇而言科达伊的音乐不象巴托克那样先进,也不是那么世界主义的。它以坚定的信念、完美的技艺和旋律的灵感见长。
《匈牙利赞美诗》,Op.15,为男高音、合唱、管风琴和乐队而作,作于1923年,是科达伊的重要作品之一。此曲取材于16世纪匈牙利诗人维格对圣经《诗篇》第五十五篇意译的韵文,为布达和佩斯合并为一城50周年纪念,受委托而作。
本盘为马克拉斯指挥丹麦广播合唱团、乐团版,《企鹅》评价三星。
CD15. Sergey Prokofiev: Symphony No. 6 | Waltz Suite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交响曲、圆舞曲组曲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1904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在毕业演奏会上独奏自己创作的《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并获安东·鲁宾斯坦奖。最初以钢琴家身份活跃在国内外乐坛。他早期作品的音乐语言清新而有朝气,继承了古典传统而又有大胆革新的精神,某些作品则受现代主义影响;晚期作品风格简朴而抒情,尤以《第七交响曲》最为典型。主要作品还有童话歌剧《三个桔子的爱情》,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声乐-交响组曲《冬日的篝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宝石花》,清唱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保卫和平》,歌剧《战争与和平》,以及不少钢琴、小提琴的器乐作品。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交响曲》作于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普遍被认为是《第五交响曲》的姊妹作,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多地是一部胜利的赞歌,而前者则更着重于战争的阴暗面而成为对二战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的一部挽歌。由于与党的路线背道而驰,《第六交响曲》从1948年开始遭到了斯大林领导下的苏俄政权的批判,但它在艺术评论界却是广获好评的。
《圆舞曲组曲》,Op. 110,作于1946-1947年间,1947年5月在莫斯科首演,普罗科菲耶夫自任指挥。该组曲由六首圆舞曲组成,改编自其三个作品中的圆舞曲:歌剧《战争与和平》、舞剧《灰姑娘》以及为电影《莱蒙托夫》的配乐。
本盘由贾维指挥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企鹅》评价三星。
CD16. Henry Purcell: Dido and Aeneas
普赛尔:狄多与埃里阿斯
亨利·普赛尔,1659-1695年,英国作曲家、管风琴家。父为马斯·普赛尔为国王御前乐师。自幼在皇家教堂唱诗班当歌童。从汉弗莱(Humfrey)与布洛(Blow)学习。1674年任命他为威斯敏斯特教堂管风琴的调音师,1677年18岁时接替马太·洛克为24名弦乐手组成的“国王专用小提琴队”创作乐曲。1679年继布洛之后任威斯敏斯特教堂管风琴师。翌年即发表了壮丽的弦乐幻想曲,但仅为私人自娱而并非为皇室乐队而写。1680年起普赛尔开始创作长系列的《迎宾颂歌》和其他一些正式场合演唱的合唱曲,其音乐之美远非歌词的拙劣所能遮掩。同年他也创作了第一批配乐,他为伦敦剧院,为德赖登、康格里夫、沙德韦尔、布雷迪、贝恩等人的戏剧而写作。1682年他在皇家小教堂成为三个管风琴师中的一个。1683年他的三声部奏鸣曲(两把小提琴与低音,用管风琴或羽管键琴)出版了,他在该曲集序言中承认,他的尝试“仅是对最有声望的意大利大师们的一种模仿”。1685年詹姆斯二世登基,他为加冕典礼写了赞美歌《我的心正在撰文歌颂》(My Heart is Inditing),四年后又参加威廉三世加冕典礼。1689年,他唯一的歌剧《狄多与埃里阿斯》(Dido and Aeneas)于撒尔西的乔塞亚斯女子教会寄宿学校上演。普赛尔一生最后几年的乐思越来越丰富,创作出诸如《感恩赞》(Te Deum)和D大调《欢乐颂》(Juvilate)这样最有艺术价值的教堂音乐。1695年他为女王玛丽(Queen Mary’s Funeral Music)葬礼创作赞美歌《上帝,您了解我们心中的秘密》(Thou Knowest, Lord, the Secrets of our Hearts),另写有4首铜管乐用的坎佐纳和2首悲歌,这些都属于他最成熟的作品,在同年晚些时候,用于他自己的葬礼。
普赛尔位居最伟大的英国作曲家行列中,这在他生前就已得到承认,但这种评价直到他逝世满二百周年之际方为人所认可。普赛尔协会和诸如霍尔斯特、沃恩·威廉斯这样的作曲家为恢复他的历史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更下一代的布里顿则以模仿他来表示自己的敬意,并乘20世纪主张要按原本风貌演奏普赛尔时代音乐的时机,使他许多作品得以重新搬上音乐会舞台。普赛尔具有辉煌的创造力,他对戏剧性有敏锐的感觉,再加上具有为同时代同行与非同行一致倾慕的“平易近人的格调”,所以他的音乐清新而能直接感人至深。他的歌剧《狄多与埃里阿斯》(Dido and Aneas)是英国最早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歌剧,其故事情节取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以非洲迦太基传说的爱情故事为背景─迦太基女王狄多(Dido),和特洛伊王子埃里阿斯 (Aeneas)之间产生了一段异国恋情,但是埃里阿斯身负重任,他必须率领经过希腊人浩劫之后存活下来的特洛伊人,前往意大利重新建立国家,于是埃里阿斯不得不放下他和狄多女王之间的爱情, 继续他的复国计划;由于先前狄多女王已经对埃里阿斯投入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在埃里阿斯坚持离去之后,专情的狄多女王也只有选择殉情的方式,表达她的悲伤。在《狄多与埃里阿斯》里普赛尔已经脱离了假面剧及戏剧配乐的传统,喧叙调、咏叹调、舞曲、合唱都在戏剧元素下有机得结合起来,虽然整个歌剧在规模上要比法国抒情悲剧小得多,但该有的元素一样不缺。尤其是最后的悲剧性高潮——女王狄多死前著名的哀歌“当我躺在尘土之下时”——在法国歌剧的大传统之外另辟蹊径,将悲剧推向了高潮,而不是和多数法国抒情悲剧那样在结尾弱化情感或者干脆将结尾改成大团圆。该剧除善于揭示出稀有的感情深度外,还在歌词与歌词节奏的精妙配合方面创造出新的水平。
该盘由帕洛特指挥塔弗纳合唱团及乐团,《企鹅》评介三星。帕洛特是英国指挥家,1947年出生,著有大量的有关巴赫、蒙特威尔第、普赛尔的文章,1973年创办了塔弗纳合唱团及乐团(Taverner Choir, Consort and Players)。
CD17. Sergei Rachmaninov: Trios élégiaque No.1 & No.2
拉赫玛尼诺夫:悲歌三重奏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号“悲歌”三重奏作于1892年1月,是继其单乐章交响曲之延伸。不同于其它的大多数由三、四个乐章组成的钢琴重奏,该曲为单乐章,是一简短但令人沉思之作。整曲的氛围已显露出当年1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的人格特质。柴可夫斯基在1893年的离世,令拉赫玛尼诺夫十分哀伤。早在两年前,柴可夫斯基因有感于鲁宾斯坦之死而写了一首A小调钢琴三重奏纪念这位朋友。而拉赫玛尼诺夫亦决定按相同的基础结构再写一首“悲歌”三重奏,以纪念柴可夫斯基。第二号“悲歌”完成于1893年12月,全曲共三个乐章,一开始即满溢沉重的悲伤。拉赫玛尼诺夫以最深刻的哀伤,悼念柴可夫斯基这位俄罗斯音乐大师。
本盘为鲍罗丁三重奏团演录,《企鹅》评介三星。鲍罗丁三重奏团(Borodin Trio)乃是世界著名的俄罗斯室内乐团“鲍罗丁四重奏团”的原始创立者之一所创建。第一小提琴手杜宾斯基(R. Dubinsky)于1976年移民美国后,偕同身为钢琴家的夫人爱德林娜(L. Edlina),及同时移民的著名大提琴家图洛夫斯基(Y. Turovsky)所共同设立。图洛夫斯基后于1992年离团,目前担任蒙特利尔音乐家合奏团指挥,其位置由L. Varga接任。身上同样流着斯拉夫民族血液的鲍罗丁三重奏团,一向拥有擅长于诠释斯拉夫曲目的美名。因此,柴可夫斯基的《“悲歌”钢琴三重奏》,与德沃夏克的《“悲歌 ”三重奏》都是他们的著名佳作。同样地,诠释这首由同一族人所谱写的曲目时,除了民族感情的催化剂外,三位演奏家良好的默契与洗练的技巧充分地发酵,而能将作品的悲怆魅力完全地表现出来,所以演奏得极其感人肺腑。当诠释“悲歌”主题时,钢琴以较轻的力道触键发出急促又悲怆的琴声,籍以营造出凄凉忧愁的气氛;大提琴以委婉悲凄的声调唱出悲哀的旋律,有如柴可夫斯基正在款款诉说自己的苦情;小提琴则以圆润中带着几分消瘦的音响,显现出作曲家那难舍的深情。三位杰出演奏家所散发的多彩音色与高张力的音乐表情,使得整个乐曲中充满着凄苦与激情,对聆听者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而能深深感受到作曲家当年的心境。
CD18. Ottorino Respighi: Belkis, Queen of Sheba | Metamorphoseon
莱斯庇基:贝京,示巴女王 | 变形 XII
《贝京,示巴女王》是一部根据历史传说写成的音乐。据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传说,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阿拉伯半岛西南产生了一个示巴王国。据《旧约》记载:犹太所罗门王在位期间,示巴女王亲自率领驼队,满载金银珠宝和香料去会见所罗门王。这个故事说明了在古代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已经存在着重要的商业关系。而示巴女王访问的目的,是请所罗门王解谜,以此测试这位伟大的国王的智慧。又据埃塞俄比亚的传说,最后示巴嫁给了所罗门王。其子曼涅里克一世创建了埃塞俄比亚的所罗门王朝。再据《古兰经》记载,这个故事里还有不少精彩生动的情节。如示巴女王会见所罗门王时,看见王宫里晶莹光洁的地面,误以为是水池,竟撩起衣裙准备涉水。
作曲家尽可根据这些记载和传说,用音乐语言去描述优美动听的故事。莱斯庇基的这部芭蕾组曲可算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这部组曲作于 1930~1931年,共分四个乐章:1、所罗门之梦;2、战争之舞;3、示巴女王贝京黎明之舞;4、狂欢之舞。第一乐章有如故事开始前的引子,在弦乐的轻声伴衬下,长笛的悠长旋律揭开了这个古老传说的序幕。在行进般均匀的节奏音型开始后,富有东方色彩的旋律由弱渐强地展开。听得出,有些乐段与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较相似,闭上眼睛,彷佛能听出,伴随着驼铃声和队伍的脚步声,示巴女王的驼队踏上了令人神往的所罗门王国之路。莱斯庇基曾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他不愧为这位交响大师的弟子,能承袭师道,又融入自己的风格和新的内容,这在以后几个乐章中仍有体现。
后三个乐章的标题都围绕“舞”字展开,但它们不是一般的为舞蹈伴奏的乐曲,而实际上是借这些“舞曲”的名称而发展衍生出来的、音乐内涵更为丰富的交响诗。第二乐章开始在定音鼓的敲击下,长号吹出了紧张单调的战争音型,乐队加入后,交响色彩渐趋浓厚,直至金鼓齐鸣、刀光剑影。铜管乐器在这里才始得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整个乐章可算是对乐队演奏水平的综合考验。第三乐章黎明之舞仍然用长笛奏出悠远抒情的引子乐段,在其他木管乐器和弦乐相继加入后,音乐趋于轻快热烈,最后的乐段似乎展示出女王的队伍已到达所罗门王国,示巴女王也走进了金碧辉煌的王宫,以“涉水”的姿态翩翩起舞。第四乐章极富大团圆式的热闹气氛,乐曲结束段,让人感受得到示巴女王与所罗门王共结秦晋之好的欢愉场景。
本盘为西蒙指挥爱乐乐团版,《企鹅》评介三星并获留声机奖。
CD19. Dmitry 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s
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协奏曲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1906-1975),前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生于彼得堡,十一岁开始创作,十三岁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925年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引起国内外的注目。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极多。1937年首演的《第五交响曲》显露出自己的创作风格:旋律剑拔弩张,节奏繁衍多变,情绪强烈,创造大胆,富有哲理性。他的不少作品带有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争议。他的主要作品《列宁格勒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易北河西岸》等电影配乐、歌剧《叶卡捷琳娜· 伊兹梅洛娃》、舞剧《黄金时代》、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歌选》等都影响较大。1960年后成为苏联作曲家协会领导人之一。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这无疑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全部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部。这部作品完成于1947年,题献给他的挚友同时也是他的室内乐搭档、苏联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据说,由于苏联当时的政治因素,在那段人心惶惶的岁月中,肖斯塔科维奇只能将手稿埋藏在抽屉的最底层,直到斯大林去世,该作品才于1955年得到首演并获得空前成功。第一协奏曲分为慢-快-慢-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夜曲》是一首充满了忧伤和沉思的抒情诗,以柔板的音乐表达严峻而含蓄的情感。没有对比性的主题,整个乐章在一支宽广的旋律上发展而来,安详沉着,一气呵成,可谓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一次大胆尝试;第二乐章快板的《谐谑曲》按内容的规模和意义来说都远远超出了“穿插”乐章的范围,在急速猛烈的旋风行进中,紧张而又极其尖锐的力度变化、繁杂的复调织体、鲜明的配器、发展部中段的赋格等等,带给人一种恶魔般狰狞辛辣感觉的同时,又包含着强大的生命力;第三乐章动人的《帕萨卡利亚》高尚而优美,在庄严的步伐里有着哀痛、崇高的哲学深思。乐章中间充满悲壮之情的高潮篇幅气势磅礴。高潮之后,乐队逐渐静息下来,独奏小提琴开始了一个称得上独立乐章的装饰乐段。这一装饰乐段建立在各乐章的主题材料之上,将之前的柔板、快板和《帕萨卡利亚》里的形象复活,激情四射的达到戏剧性紧张的最高点之后,“闯入”终曲; 第四乐章被作曲家称作《布尔列斯卡》,描绘的是热烈的节日氛围和舒畅的欢乐情绪。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中,有不少卓越的音乐范例是节日气氛和肯定生活的,《布尔列斯卡》可以看做是最鲜明的范例之一。
《升C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与其他的作曲家相比,人们谈论肖斯塔科维奇时,常常把他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联系在一起。确实,音乐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位重要作曲家的全部生存方式,像肖斯塔科维奇的一样,由政治来决定。作为公众人物,他在无数的讲演和他签字的文章中无奈地被迫吹捧官方路线。与此同时,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他对自己的处境深感畏惧和憎恶,但他不能公开承认。在这样的环境中,肖斯塔科维奇的每一新作品的“含意”自然遭到质疑。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是快乐的还是悲哀的?是调侃的还是严肃的,正统的还是持不同意见的?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几乎总是引起议论而不像世界其他地区在世的作曲家那样,仅仅把作品当作音乐来看待。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拥有我们对古典协奏曲所期待的一切:吸引人的旋律、辉煌的炫技写作、极快的华彩乐段。三个乐章的顺序(开始为奏鸣曲曲式的中板,接着是抒情的柔板以及生气勃勃的回旋曲式的终曲乐章)基本上与100年甚至200年前的协奏曲相同。首演后,在《真理报》臭名昭著的文章“混乱取代了音乐”和其他只能当作恭维的文章之后,苏联采访者发表了题为“一如选定的主题”的评论文章,认为这部作品在“风格上没有新的东西亦无惊人之处”。
肖斯塔科维奇运用了相当缩减的一个乐队,除了定音鼓和锣之外没有其他打击乐器。但肖斯塔科维奇精妙地应用了这个缩减的乐队,在音乐达到高潮时获得极有力的声音效果,尤其在第一乐章的戏剧性乐段,两支单簧管用其极少运用的尖声和穿透力强的高音音域演奏。这样戏剧性的乐段与更为嬉戏的插部交替进行,在第二主题中,它幽默的断音主题显然在这一刻出现了转机,使人联想起舒伯特的著名进行曲。这个进行曲的曲调用作第一乐章的结尾,在节奏性的弱音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再次回应并在弦乐的低音上中消失。
第二乐章是一首小提琴的悠长歌曲,结合着悦耳的木管独奏,再也没有了乐曲开始时的紧张、困惑和悲哀。小提琴在寻找澄清和证实,但不断地遭到否定。独奏的旋律以粗暴的宣叙调般的华彩乐段应答,表现出失意中所受的严厉斥责。感人至深的片刻出自乐章结束部第一园号再现乐章开始的主题,把它突然转变成摇篮曲,第三乐章的结束部在这摇篮曲上滚滚流出。
最后一个乐章开始,在小提琴和圆号间有一连串模仿的、讥讽的交替进行,很快便进入狂热、紧张不安的快板;这个由半音主导的回旋曲风格的主题更为活跃和复杂,具有痛苦和残酷成性的意味。这时乐队的势头被华彩乐段打断,其中对引子的素材加以变形并闯入自嘲的方式。作品的结尾找到争取支配地位的大调的调式并最终夺取胜利,然而随后的感觉更为不确定,而不是胜利。
本盘小提琴由莫德科维奇演奏,贾维指挥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企鹅》评介三星,并或留声机奖以及法国“金色音叉”奖。
同类文章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www.books51.com/860146.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Various Artists -里程碑 – CHANDOS公司30周年纪念套装 Milestones – 30 Years of CHANDOS 30CDs Box-set [FLAC] → http://www.books51.com/860146.html |
上一篇: Deana Carter -Everything s Gonna Be Alright[MP3]
下一篇: 隔世情缘 Kate Leopold 国英双语 [DVDRip]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