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专辑英文名: Rossini & Verdi Overtures
专辑中文名: 罗西尼/威尔第:序曲集
艺术家: Claudio Abbado
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 美国
书我要,下载先! http://www.books51.com/ 祝您开卷有益!


概述:

专辑介绍:
Gioacchino Antonio Rossini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
1792-1868
  意大利作曲家。1792年2月29日出生于佩萨罗(Pesaro)的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小号手,母亲是歌手。10岁从蒂塞学和声,18O4年在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和钢琴,不久又学习作曲,并创作了一系列声乐曲、宗教育乐和室内乐。1810年创作了第一部喜歌剧《结婚证书》,1813年创作第一部正歌剧《坦克雷迪》(Tancredi),俱曾在威尼斯上演。1816年《塞维尔的理发师》(原名《阿尔玛维瓦》),在罗马首演时惨败,但日后却成为他最负盛名的佳作。至1823年,共创作 34 部歌剧。1824年移居巴黎,担任该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音乐总监,成功地上演了《威廉·退尔》等4部歌剧。1829年停止创作歌剧,此后近40年的时间,写了《圣母悼歌》(1842) 、《小庄严弥撒曲》(1864)和其他一些康塔塔、歌曲、钢琴曲等。1836年曾返回博罗尼亚,与父亲同住,1855年又回到巴黎,其寓所成为巴黎名士聚会之地。1868年11月13日逝世于巴黎附近的帕西(Passy),九年后迁葬佛罗伦萨,6000人参加了葬礼,安葬仪式上一遍又一遍地演奏他的《摩西》中的祈祷乐。
  罗西尼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歌剧作家,一生创作了近40部歌剧,把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体裁推向了高峰。他的歌剧遵循古典派的原则,旋律高雅,明晰,管弦乐绝不喧宾夺主,全音和声处处可见。尽管浪漫主义在当时已蔚为风气,但他始终嗤之以鼻,尤其对歌唱的新风格深恶痛绝。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充满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同时他作了一些颇为细微但又十分有效的创造,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为宣叙调配上弦乐伴奏以增强表现力;为避免以往正歌剧中歌唱家随意炫技而破坏戏剧完整性,将歌剧的炫技部分明确地记在谱上;有时将弦乐与宣叙调、咏叹调、合咱等段落相结合,组织起大型的歌剧场面,结构要比以往纯粹由“分曲”组成场面更为严密。
  他的代表性作品《塞维尔的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是根据法国戏剧博马舍的作品而作,仅用了13天时间,一时传为佳话。其搁笔之作《威廉·退尔》(William Tell),也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序曲,至今仍作为独立的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奏,这也显示出他卓越的管弦乐技巧。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曾投考米兰音乐院,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阿尔济拉》、《列尼亚诺战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及《法尔斯塔夫》。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Claudio Abbado
克劳迪奥·阿巴多
1933-
  意大利指挥家。1933年6月26日意大利米兰的一个音乐世家。早年在米兰音乐学院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后来进入威尔第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作曲,并随指挥家沃托(A.Votto)学习指挥。毕业后赴维也纳深造,1955年在萨尔茨堡师从古尔德(G.Gould)学习钢琴,后在梅塔推荐下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随斯瓦洛夫斯基(H.Swarowsky)学习指挥。1958年参加在美国唐格尔伍德举办的库塞维茨基指挥比赛(Koussevitsky Competition),获一等奖。
  两年后,应邀参与纪念斯卡拉蒂诞生300周年音乐会,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指挥演出。他组建了米兰独奏家室内乐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63年赴纽约参加第一届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Mitropoulos Prize),荣获第一名。在一个乐季中担任纽约爱乐乐团的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挥。
  196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卡拉扬认识了他,邀请他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中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马勒《第二交响曲》,这次成功的演出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的地位。
  1968年首次在米兰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La Scala)指挥演出贝利尼的歌剧《凯普莱特与蒙泰古》,由此获任歌剧院首席指挥(9年后升为音乐总监)。在此后的18年中,他大力扩充演出剧目,除传统剧目外,还指挥了一系列现代歌剧。同时他率领该院赴慕尼黑、维也纳、伦敦、华盛顿、巴黎等地演出。此外他还经常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爱丁堡音乐节、柏林音乐节和佩萨罗音乐节上担任客席指挥。
  1971年阿巴多与不设常任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签约,此后曾带领乐团展开了一系列的世界性巡回演出。1979年接替普列文出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在1983年至1986年期间担任该团的音乐总监,曾带领乐团赴世界各国演出。
  1984年首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威尔第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格拉》,1986年,出任该院音乐总监。在维也纳,他指挥演出的贝尔格《沃采克》、罗西尼《意大利姑娘阿尔及尔》等作品,反应热烈,好评如潮。1987年被委任为维也纳城的音乐总监(”Generalmusikdirektor” of the City of Vienna),对维也纳所有的歌剧院、音乐厅和音乐节的演出拥有最高的权力,打破了以前只有奥地利人任该职的惯例。
  1989年卡拉扬逝世,阿巴多被柏林爱乐乐团选为第五任音乐总监,事业达到高峰。1998年,65岁的阿巴多宣布,2002年将离开柏林爱乐。
  阿巴多最初是歌剧指挥,后来则主要指挥交响乐,曲目十分广泛,他对罗西尼、威尔第等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演绎尤为出色,同时他也擅长德、奥、俄的交响乐以及现代作品。自70年代开始,阿巴多录制了大量录音,主要由DG、EMI、Sony发行,包括贝多芬、马勒、门德尔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交响乐全集。
  阿巴多的指挥具有意大利风格,较为传统,忠于原作、注重细节,同时明快流利,富有生气,不乏热情,善于抓住音乐中最本质的东西。但一些作品也被认为缺乏个性。他指挥时他通常不看谱,认为这样可以使他跟团员的接触更紧密。排练时比较沉默,很少作口头解释,认为凭手势、眼神即可传达他想的东西。他说:“指挥应该研究作曲法,会演奏乐器,具备良好的节奏感及音感,熟悉人们的心理,还要有好记性。而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有为音乐献身的热情……还应当理解及尊重那些个性有别于自己的演奏家及歌唱者。”
  为了表彰阿巴多在音乐上的卓越贡献,许多国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荣誉,诸如意大利最高荣誉奖 Gran Croce,德国音乐最高荣誉 International Ernst von Siemens Music Prize,维也纳爱乐荣誉指环、桂冠指挥,法国文化部勋章,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奖,国际马勒协会金质奖章,剑桥大学荣誉学位等。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五大管弦乐团之一。1904年建立,前身为女王音乐厅管弦乐团。开始由著名指挥家汉斯·里希特担任指挥。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百分之七十团员从军,加上其会场女王音乐厅被烧毁,演奏活动被迫停止。1950年克利普斯担任首席指挥,再度开始音乐活动。1961年蒙特接任首席指挥,乐团产生飞跃的进步。1968年普列文接任首席指挥,1979-1988年阿巴多接任,1988-1995年托马斯接任。现任首席指挥是科林·戴维斯爵士,托马斯仍任首席客座指挥。普列文则是该团的桂冠指挥。
转发本资源来自Emule搜索,感谢原创人的无私分享
专辑曲目:
1. Semiramide
2. The Silken Ladder
3. Il Turco In Italia
4. Il Barbiere Di Siviglia
5. Tancredi
6. Guglielmo Tell
7. Aida
8. I Vespri Siciliani
9. La Forza Del Destino


标签: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www.books51.com/621983.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Claudio Abbado -罗西尼/威尔第:序曲集 Rossini Verdi Overtures [APE] → http://www.books51.com/6219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