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索引

用迅雷、快车和白盘同学们到评论一楼下载!!【QQ交流群:194822257 微信:zitao88】

宽带供源很艰难,希望大家下载后帮忙分流,方便自己,方便大众~


概述

作者在全书的结构安排和内容选取上都尽量择其要点,特别是对分析哲学的当代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幸亏有了“学术版”的名称,使得作者的这种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虽然作者也按照历史的发展线索尽量考虑到每个必要的细节。但无论如何,作者希望读者不要把本卷的内容完全当做一部现代分析哲学的“教科书”(实际上也不适合当做“教科书”使用),而是一部对分析哲学发展历史的专题研究著作。
之所以要把该卷的名称最后确定为《现代英美分析哲学》,完全是因为,“分析哲学”在现代英美哲学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学说或流派的名称,而更多的是一种对直接构成英美哲学研究方式和思维取向的总体概括,以至于对英美哲学家来说,“分析哲学”就是“哲学”的另一个名称而已。毫无疑问,本卷的名称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排除了在当代英美哲学中与分析哲学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哲学观念;相反,我们是把这些不同的思想观念放到与分析哲学的相互联系中加以考察,试图由此揭示现代英美哲学发展中的多元化特征。

第1卷 总论

  本书是8卷本《西方哲学史》的“总论”,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西方哲学观念之变迁”,由叶秀山先生撰述,作者从分析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入手,对西方哲学演进的内在逻辑,各种概念的形成、发展、相互关系和理论形态等,作了精要的阐述,凸现了西方哲学的深刻内涵,阐明了它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下篇为 “中西哲学、文化在西学东渐中的融合”,由王树人先生撰述,作者从佛典翻译切入,系统阐述了中西哲学融合的历史及其基本问题与特点,并从中探求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性。两篇相辅相成,体现了我国学者对西方哲学及中西哲学关系的总体把握。

目录:

上篇 西方哲学观念之变迁
一 学习哲学的态度和途径
(一)哲学之用途
(二)哲学作为自由的知识
(三)哲学与哲学史
二 西方哲学之本源——哲学作为一门科学
(一)哲学之觉醒
(二)时间与空间
(三)从时间到因果性
三 哲学的古代观念
(一)哲学与前哲学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辨证法
(三)古代哲学观念之大成与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
四 哲学的古典形态
(一)何谓古典哲学
(二)古典哲学的知识论观念
(三)康德的先验逻辑与知识论
(四)道德哲学之古典观念
(五)活生生的人的世界——艺术论与目的论
(六)古典哲学之同一哲学观念
(七)古典哲学之完成者——黑格尔
五 哲学的当代观念
(一)黑格尔以后
(二)胡塞尔的当代现象学
(三)欧洲思想危机时代的哲学——海德格尔对当代欧洲哲学之贡献
(四)异的哲学——当代法国哲学的探索
六 西方哲学中经验主义传统及当代分析哲学之趋向
(一)感觉经验与思维形式
(二)分析自身之被质疑
(三)分析学派在美国的发展
上篇参考文献
下篇 中西哲学、文化在西学东渐中的融合
小结
一 融合概念之辨析
二 翻译与融合
三 明末清初中西哲学、文化之融合
四 清末民初中西哲学、文化融合的基本问题与特点
五 中西哲学、文化融合的黄金时期
结束语
下篇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第2卷 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2卷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上下)(精)》内容是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它延续的时间很长,从公元前6世纪初早期希腊哲学产生,至公元 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关闭雅典的柏拉图学园标志着古代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结,长达1000余年。《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2卷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上下)(精)》不将罗马哲学看做希腊哲学的简单延伸与附属部分,而将其专门论述。
  希腊罗马哲学是理解与研究西方全部哲学与文化传统的重要窗口,因为希腊罗马哲学的精神如科学与人文精神等,一直贯穿在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对以后各时代包括当代的西方哲学研究都有深刻影响,并融渗在西方的科学、宗教与文化生活中。因此,研究希腊罗马哲学的历史,不仅对认识期哲学本身是有益处的,也可以增进我们对整个西方文化传统的了解。

目录:

绪论
爱琴文明
希腊古典文明
希肼化文明和罗马文明
希腊罗马哲学与东方文化
神话、宗教与哲学
希腊罗马哲学的分期和研究方法
上篇 早期希腊哲学
引言历史背景、发展线索与主要问题
第一章 米利都学派
第一节 泰勒斯
第二节 阿那克两曼德
第二节 阿那克西美尼

第二章 赫拉克利特
第一节 爱菲斯的晦涩哲人
第二节 永恒活火和万物皆流
第三节 逻各斯和对立的斗争与和谐
第四节 社会与法律、宗教与神

第三章 毕泰戈拉和前期毕泰戈拉学派
第一节 毕泰戈拉其人及其盟会
第二节 数是万物的本原
第三节 和谐有限的宇宙论
第四节 毕泰戈拉学派的几位代表人物

第四章 爱利亚学派
第一节 塞诺芬尼
第二节 巴门尼德
第三节 芝讲
第四节 麦里梭

第五章 恩培多克勒
第一节 西西里岛上的传奇哲学家
第二节 四根说不和“爱”与“争”两动力
第三节 宇宙论和天体、生命学说
第四节 同类相知的流射说
第五节 《净化篇》中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第六章 阿那克萨戈拉和复兴伊奥尼亚哲学的思潮
第一节 雅典的启蒙哲学家
第二节 种子和努斯
第三节 宇宙漩涡运动牛成论和科学思想
第四节 异类相知
第五节 阿凯劳斯和阿波洛尼亚的第欧根尼
第八节 希波克托底及其学派

第七章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
第一节 原子论的创始者留基伯
第二节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德谟克利特
第三节 原子与虚空
第四节 必然性和宇宙演化论、科学思想
第五节 影像说
第六节 社会进化和社会伦理心想

中篇 希腊古典哲学
引言 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趋衰和希腊古典哲学
第八章 智者运动
第一节 智者运动的兴衰
第二节 普罗泰戈拉
第三节 高尔吉亚
第四节 其他智者

第九章 苏格拉底
第一节 悲剧时代的哲学先知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哲学变革
第三节 理性上义的尽本哲学观念与方法
第四节 道德哲学与政治理想
第五节 审美、逻辑与语言

第十章 小苏格拉底学派
第一节 麦加拉学派
第二节 昔尼克学派
第三节 居勒尼学派

第十一章 柏拉图
第一节 柏拉图其人及其著作
第二节 前期理念论
第三节 后期理念论
第四节 社会伦理思想与政治哲学
第五节 审美思想与艺术哲学
第六节 宇宙创造沦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 希肼文明转折点上的哲学大师
第二节 逻辑和哲学
第三节 自然哲学
第四节 形向上学
第五节 伦理学
第六节 政治哲学
第七节 诗学

下篇 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
引言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第十三章 伊壁鸠鲁学派
第一节 伊壁鸠鲁其人及其学派
第二节 准则学
第三节 更新原子沦的向然哲学
第四节 以幸福与快乐为宗旨的伦理学
第五节 卢克莱修的《物性沦》

第十四章 斯多亚学派
第一节 斯多亚学派的产生、演变与源流
第二节 早期斯多业学派的逻辑学
第三节 早期斯多亚学派的物理学
第四节 早期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
第五节 中期斯多亚学派
第六节 晚期斯多业学派

第十五章 怀疑论学派
第一节 早期皮罗主义:皮罗和蒂蒙
第二节 中期学刚派的怀疑丰义:阿尔凯阳劳和卡尼阿德
第三节 后期皮罗主义:埃涅曲德姆和阿格里帕
第四节 经验派的怀疑丰义:塞克斯都恩披单柯

第十六章 新柏拉图主义
第一节 先驱者犹太哲学神学家斐洛
第二节 创立者普罗提诺
第三节 罗马学派、叙利亚学派、亚历山大里亚派和雅典学派
第四节 早期基督教的兴起和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的终结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第3卷 中世纪哲学

  《西方哲学史(第3卷中世纪哲学学术版)(精)》是一部西方哲学的大观,全书详细地概述了教父哲学、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哲学、黑暗时期的哲学、经院哲学的开端和兴盛、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之路等,适合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西方哲学史(第3卷中世纪哲学学术版)(精)》讨论了哲学的反思活动在与基督教的信仰实践的相遇会通的历程中开显出来的基本原则。哲学的反思活动所开显出来的原则也就是理性自身的原则。而由于这些原则是在理欠妥基督教信仰的反思活动中被开展出来的,所以,我们这里把它们看做基督教的内在原则,也就是内在于理性因而符合理性的原则。这里要指出的是,基督教绝非只有上海所讨论的原则,对于哲学家来说,基督教永远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理解的仰系统统,就如哲学本身永远是一个开放的自由体系一样。我们这里之所以讨论上面的大三原则,只是因为在我们看来,它们在哲学中的确立对于塑造哲学本身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正是这三大原则的确立使哲学走出维护历史中的绝对原则,维护历史中的人的绝对自由,从而维护历史中的人的绝对权利、绝对尊严与绝对责任的神圣道路。在这个意义上,信仰的理性化,同时也意味着哲学的神圣化。

目录:

绪论信仰的理性化与哲学的神圣化
“基督教哲学”概念与问题视野
哲学与宗教的界限:什么是哲学?
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原则
上篇
第一章 教父哲学
第一节 伊里奈乌与基督教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德尔图良的信仰主义:因荒谬而可信
第三节 奥利金的基督教哲学
第四节 大巴西尔的创世论与三位一体说
第五节 格列高利的“人沦”与向神之路

第二章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哲学
第一节 奥古斯丁: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节 时间观的变革:拯救现象与捍卫上帝
第三节 自由意志与原罪说:伦理学转向
第四节 历史哲学(一)
第五节 历史哲学(二)

第三章 黑暗时期的哲学
第一节 波埃修的“存在”(esse)之辨
第二节 爱留根纳:上帝与无

中篇
第四章 经院哲学的开端和兴盛
第一节 经院哲学的开端
第二节 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
第三节 12世纪的两个学派和阿贝拉尔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和西渐
第五节 早期经院哲学:巴黎和牛津
第六节 罗吉尔培根
第七节 科隆的大阿尔伯特

第五章 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之路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主义与另一条道路
第二节 ens、essentia、esse、substantia(存在者、本质、存在、本体)
第三节 托马斯阿奎那的真理观
第四节 “神圣学说”与证明之路

第六章 经院哲学的分化与衰弱
第一节 极端的奥古斯丁主义者:波纳文图拉
第二节 “完整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或阿维罗伊主义
第三节 “七七禁令”

第七章 约翰邓斯司各脱
第一节 司各脱的认识论
第二节 Being与Existence的区分:司各脱的存在论
第三节 司各脱的自然神学
第四节 司各脱主义和司各脱主义者

下篇
第八章 中世纪的共相问题之争:唯名论与实在论(上)
第一节 波埃修对形而上学共相问题的解释
第二节 阿贝拉尔的唯名论

第九章 中世纪的共相问题之争:唯名论与实在论(下)
第一节 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
第二节 奥康的唯名论思想.

第十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第一节 文艺复兴的基本精神或何为人文主义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哲学重新独立的尝试
第三节 宗教改革与理性权利
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自然哲学
人名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4卷 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

  本书是八卷本《西方哲学史》之第四卷,系统阐述了欧洲近代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及其英国哲学的发展情况。作者从文本出发,一改传统的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界的简单分析法,全面概述了其时的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思潮,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研究西方哲学的最新学术成果。
  第四卷“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周晓亮主编。本卷以16—18世纪的欧洲理性主义哲学和经验主义哲学,以及英国哲学的其他发展为主要内容,对此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哲学特质、主要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的思想观点,都做了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不但突出了当时认识论主流,也对政治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学的发展做了客观细致的评述。对国内以往研究较为欠缺的赫伯特的哲学、剑桥柏拉图学派、苏格兰常识学派、英国理神论等也做了认真的评介。

目录:

绪论
时代
认识论与形而上学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政治哲学·宗教哲学·伦理学
上篇 大陆理性主义哲学
第一章 笛卡尔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形而上学
第三节 宗教哲学
第四节 知识·科学·道德
第五节 灵魂与身体
第六节 笛卡尔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七节 笛卡尔哲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第八节 笛卡尔与伽桑第
第二章 斯宾诺莎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实体学说
第三节 身心关系论
第四节 方法论
第五节 情感理论
第六节 理智与自由
第七节 政治哲学
第三章 莱布尼茨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人类理智新论》中的认识论、《神正论》中的伦理学及其背景
第三节 单子论的哲学体系
第四节 逻辑·真理·自然哲学
第五节 社会·政治·法·历史
第六节 莱布尼茨与中国一
第四章 马勒伯朗士
第一节 笛卡尔的继承者
第二节 偶因论
第三节 认识论
第四节 意志论
中篇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第五章 弗兰西斯·培根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科学复兴的蓝图
第三节 对传统思想的批判与“假象论”
第四节 “新工具”:建立科学归纳法的尝试
第五节 自然哲学与人类哲学
第六节 哲学·神学·宗教
第六章 霍布斯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哲学的目的、对象和方法
第三节 物体与运动
第四节 认识论
第五节 政治哲学
第六节 论宗教
第七章 洛克·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l
第二节 哲学的主题:认识论
第三节 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第四节 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
第五节 实体学说
第六节 物体的性质与感觉观念
第七节 知识的性质、确定性和范围
第八节 社会·政府·宗教
第八章 巴克莱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经验主义的形而上学
第三节 反抽象理论
第四节 非物质主义(一):观念和心灵
第五节 非物质主义(二):对责难的反驳
第六节 自然哲学
第九章 休谟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人性哲学
第三节 印象、观念和知识
第四节 因果关系理论
第五节 怀疑主义
第六节 论宗教
下篇 英国哲学的其他发展
第十章 彻伯利的赫伯特
第一节 “真理是在合适条件下对象与能力的符合”
第二节 真理的基本性质与分类
第三节 “自然本能”与“共同概念”
第四节 感觉与“理性”
第五节 宗教观点
第十一章 剑桥柏拉图主义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本杰明·惠契柯特
第三节 约翰·史密斯
第四节 亨利·莫尔
第五节 拉尔夫·卡德渥斯
第十二章 托马斯·黎德与苏格兰常识学派
第一节 黎德哲学概况
第二节 “观念论”批判
第三节 感觉与知觉
第四节 常识原则
第五节 苏格兰常识学派
第十三章 英国理神论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约翰·托兰德
第三节 安东尼·科林斯
第四节 马修·丁达尔
第十四章 道德哲学家
第一节 塞缪尔·克拉克
第二节 莎夫茨伯利
第三节 弗兰西斯·哈奇森
第四节 伯纳德·孟德威尔
第五节 约瑟夫·巴特勒一
第六节 亚当·斯密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第5卷 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5卷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包括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社会科学三部分内容,详细阐述启蒙时代的法国哲学。一改以往刻板的写史方法,而以富于哲理的优美语言,客观概述了这一时期的哲学。对一些国内研究中的薄弱点,都有深入发微之处;对以往哲学史较少概述而其思想又有很大影响的人物,如人类学家布丰、文学家萨德和帕斯卡尔等也作了系统概述。

目录:

绪论:精神空间的变化
上篇 启蒙思想家
第一章 蒙田
第一节 启蒙先驱
第二节 思想和风格
第三节 《随笔录》

第二章 帕斯卡尔
第一节 科学家兼思想家
第二节 心的哲学
第三节 《思想录》
第四节 政治哲学:欲望、权力、秩序

第三章 培尔
第一节 培尔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解读培尔文本片断

第四章 丰特内勒
第一节 自然与哲学哲学家
第二节 人类精神本性
第三节 自然、历史、风俗

第五章 孟德斯鸠
第一节 渊博的人文学者
第二节 《波斯人信札》
第三节 历史哲学
第四节 法的精神
第五节 《笔记》

第六章 伏尔泰
第一节 精神王子
第二节 哲学文本
第三节 哲理小说、戏剧、诗歌、书信札记
第四节 历史著作
第五节 伏尔泰与中国

第七章 卢梭
第一节 近代知识分子第一人
第二节 道德与政治
第三节 《社会契约论》
第四节 教育或危险的增补性
第五节 语言、音乐、戏剧
第六节 浪漫主义或沉醉或焦虑的欲望

中篇 唯物主义
第八章 拉美特利与萨德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非道德化的唯物主义
第三节 萨德

第九章 狄德罗
第一节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
第二节 《达朗贝尔的梦》或谵妄的唯物主义
第三节 美学思想
第四节 宗教问题
第五节 《拉摩的侄儿》
第六节 现代文学与哲学的雏形

第十章 爱尔维修
第一节 《论精神》
第二节 人是环境的产物

第十一章 孔狄亚克
第一节 感觉论
第二节 语言论
第三节 对孔狄亚克的新评价

第十二章 达朗贝尔
第一节 唯物主义科学家
第二节 法国启蒙时代知识分子宣言
第三节 知识的划分与结构

第十三章 霍尔巴赫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自然主义
第三节 批判基督教
第四节 道德与政治观

下篇 社会科学
第十四章 布丰
第一节 创建人类学
第二节 布丰的贡献

第十五章 杜尔哥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三节 词源与隐喻

第十六章 孔多塞
第一节 社会数学
第二节 精神的进步

第十七章 西哀士
第一节 思想背景
第二节 宪法政治与间接民主

第十八章 圣西门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基本思想

第十九章 孔德
第一节 社会的科学
第二节 实证精神
跋:古典的浪漫主义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第6卷 德国古典哲学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6卷)》讲述了:“直观的公理”所规定的原则是,“一切直观都是外延的量”。首先,现象均表现为量,一个客体只有作为量的表象才是能够被思维的。其次,这种“量”是一种“广延”的量,即部分的表象先行于整体的表象,且.整体的表象是通过对这些部分的量之表象的延续的综合,始成为可能的。例如,我们表象一条线,总是从某个点开始,然后在意识中产生出所有的部分,最后形成十条线。康德认为,这条先验原理给先天知识带来很大的扩展,因为几何学乃是关于空间纯直观的广延的量的科学。

目录:

绪论
一 德国古典哲学的界定
二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三 德国古典哲学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四 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在中国

第一篇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第一章 德国启蒙运动
第一节 德国启蒙运动
第二节 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
第三节 德国启蒙运动的理论焦点
第四节 德国启蒙运动的自我理解
第五节 虔敬派运动
第六节 通俗哲学

第二章 与文学并肩而行
第一节 狂飙突进运动:赫尔德
第二节 从狂飙突进运动到古典文学:席勒
第三节 德国文学的旗帜:歌德
第四节 浪漫派运动:施莱格尔兄弟

第三章 自然科学迅速发展
第一节 “科学‘的理念
第二节 自然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
第三节 自然科学成就概观:天文学、数学、化学、生物学

第四章 学院哲学与学术自由
第一节 哲学在大学的地位
第二节 哲学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哲学与学术自由

第二篇 康德
第一章 生平与著作
第二章 《纯粹理性批判》
第一节 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第二节 先验感性论
第三节 先验知性论
第四节 先验理性论

第三章 《实践理论批判》
第一节 《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哲学中的位置
第二节 实践理性与自由的实在性
第三节 纯粹实践理性基本法则
第四节 纯粹实践理性对象
第五节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

第四章 《判断力批判》
第一节 《判断力批判》的缘起
第二节 反思判断力的提出
第三节 审美判断力批判
第四节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第五章 政治哲学
第一节 为知识奠基与为自由辩护
第二节 自由与权利
第三节 一种最好的政体:共和制
第四节 一个哲学的千年王国:永久和平

第三篇 费希特
第一章 生平与著作
第二章 知识学及其演变
第一节 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知识学的转向

第三章 呼唤自由的社会政治学说
第一节 索回思想自由与捍卫法国革命
第二节 “自然法权”和“锁闭的商业国

第四章 道德宗教与人性尊严
第一节 先验哲学与宗教
第二节 道德理想与上帝概念
第三节 超凡世界与极乐生活

第四篇 谢林
第一章 生平与著作
第二章 自然与精神
第一节 绝对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
第二节 生生不息的自然
第三节 自然的创造与级次
第四节 人与自然

第三章 《先验唯心论体系》
第一节 基本原理
第二节 理论哲学体系
第三节 实践哲学体系
第四节 目的论与艺术哲学
第五节 评价

第四章 绝对与人类自由
第一节 自由与体系
第二节 自由与上帝
第三节 自由与必

第五章 宗教与神话
第一节 真诚与浪漫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
第三节 神话与启示

第五篇 黑格尔
第一章 生平、著作、讲座及黑格尔研究
第一节 生平
第二节 著作
第三节 讲座
第四节 黑格尔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章 早期思想:批判和改造宗教、注重实践哲学
第一节 客观宗教、主观宗教、民众宗教
第二节 “理性的神话学
第三节 “爱”、“生命”、“历史命运
第四节 “我一向对政治有一种偏爱
第五节 “绝对的对立是有效的

第三章 耶拿时期:对当代哲学的批评和尝试创建体系
第一节 考察哲学现状、重新定位哲学十
第二节 重新定位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第三节 创建一个科学的哲学体系

第四章 精神现象学
第一节 写作过程和全书结构
第二节 “精神”和“现象学”的概念

第六篇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第7卷 现代欧洲大陆哲学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7卷):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上下)》包括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上册和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下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如果说由笛卡尔开创,经过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直至黑格尔发展到巅峰的理性主义哲学从17世纪直到19世纪上半叶占据欧洲哲学舞台的统治地位,它们体现了这个时期处在上升、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的理想和精神。那么,此后在欧洲大陆发生的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哲学思想同样是现代和当代欧洲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在思想领域的曲折反映!
  “现代欧洲大陆哲学”,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的欧洲大陆现当代哲学,上溯黑格尔以后的叔本华、尼采的意志哲学,下至当下发生的后现代哲学。在时间上,本卷是专门涉及现代和当代哲学,即使是最远的叔本华哲学,距今也不过一百多年。

目录:

绪论
时代背景
哲学转型
发展线索
后现代主义哲学
基本评说
几点说明
第一篇 意志哲学与生命哲学
第一章 叔本华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表象与意志
第三节 理念论
第四节 自由意志论

第二章 尼采
第一节 尼采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超人”
第三节 道德谱系
第四节 “永恒轮回”
第五节 论悲剧

第三章 柏格森
第一节 “时间一绵延”观念及其历史贡献
第二节 “时间一绵延”与“内在化”问题之展现
第三节 “意识一自由”与“直觉”
第四节 生命冲动与道德宗教

第二篇 新康德主义
第四章 早期新康德主义
第一节 朗格
第二节 里尔

第五章 文德尔班与西南学派
第一节 文德尔班
第二节 李凯尔特
第三节 价值与道德

第六章 柯亨与马堡学派
第一节 柯亨
第二节 卡西尔

第三篇 现象学
第七章 布伦塔诺
第一节 描述心理学
第二节 心理现象与物存论
第三节 布伦塔诺与胡塞尔

第八章 狄尔泰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精神科学的概念
第三节 精神科学的体系

第九章 胡塞尔
引言
第一节 生命与思想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时代背景与思想传承
第三节 哲学体系的阶段性展开

第十章 舍勒
第一节 生命的历程
第二节 现象学的哲学
第三节 哲学:作为现象学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第四篇 存在哲学与解释学
第十一章 克尔凯郭尔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研究概述
第二节 告别思辨哲学
第三节 走向现代哲学
第四节 “真理”与“信仰”
第五节 对基督教神学的解构:“个体”与“单一者”

第十二章 海德格尔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存在与时间》(上)
第四节 《存在与时间》(下)
第五节 思想的转向
第六节 后期思想

第十三章 雅斯贝斯
第一节 生平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生存与历史性
第三节 交往与关联超越
第四节 超越与密码
第五节 哲学信仰与宗教信仰

第十四章 萨特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现象学心理学
第三节 现象学本体论
第四节 社会历史本体论

第十五章 梅洛一庞蒂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回到现象
第三节 身体一主体
第四节 被知觉的世界
第五节 在世存在
第六节 自为与自在整体性的存在哲学

第十六章 伽达默尔
第一节 步入哲学之途
第二节 理解何以可能
第三节 实践哲学的当代重建与发展
第四节 实践哲学是解释学的主题

第五篇 心理学-哲学
第十七章 弗洛伊德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无意识理论与人的心理结构
第三节 性本能论
第四节 人格结构理论
第五节 社会文化学说

第十八章 新弗洛伊德主义
第一节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第二节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第三节 霍尔妮、沙利文、弗洛姆

第十九章 皮亚杰
第一节 认识起源于活动
第二节 逻辑经验与物理经验
第三节 认识是主客体的双重建构过程
第四节 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制约因素
第五节 发生学的方法论意义

附录 马斯洛的科学人本主义
第一节 新科学观与新人性观
第二节 以“似本能”为突破口
第三节 需要层次论
第四节 高峰体验说
第五节 自我实现论

第六篇 意大利哲学
第二十章 新黑格尔主义
第一节 克罗齐的精神哲学
第二节 金蒂莱的行动主义

第二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葛兰西与《狱中札记》
第二节 战后思想家

第二十二章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第一节 阿巴尼亚诺与帕莱松
第二节 帕契与普菜蒂

第二十三章 科学哲学与逻辑学
第一节 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三大学派
第三节 主要特征

第七篇 法兰克福学派
第八篇 后现代哲学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会员福利

资源无源时,可利用百度网盘 & 迅雷云盘取回

此内容仅供注册用户。请 %登录%.

神秘内容,请 登录 / 注册 后查看

会员可见全站福利 !




文章类别:

本文链接: http://www.books51.com/23388.html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8卷.现代英美分析哲学 → http://www.books51.com/2338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0 ratings, 0 votes0 ratings, 0 votes (0 次顶, 0已投票)
你必须注册后才能投票!
Loading...

添加新评论